考慮到中國的童年幾乎都是電視劇《西遊記》給的,劇本的改編對原著並沒有太大的顛覆。
這可能和每個人看書的角度不同,所以感覺不壹樣有關。畢竟從古至今,關於小說的討論也不少。但是,對於壹些明顯“突兀”的地方,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後會覺得比較壹致吧?雖然不是批判,歷史上也有不同角度的闡述,但是從壹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有點不堪入目。特別是在對“情節”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作者閱讀原著後難免會有攜帶過多“私貨”的感覺。
西遊記的主題是取經西天,曲折的過程是小說的亮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飆車、偷人參果、女兒國假孕、假孫悟空水簾洞大鬧等等故事深入人心。
雖然這些精心設計的故事各有不同,但看了幾個,還是能看出壹些規律。換句話說,每個故事都隱含著讀者的兩種期待。唐僧什麽時候會被妖精劫持?孫悟空找到了什麽援軍?(有壹些“猴子請來的援軍”“陛下讓我巡山”的段子,但還是認真的。)
卡爾維諾在《新千年文學備忘錄》中提到,“兒童聽故事的樂趣部分在於等待他們期望重復的東西:場景、句子和公式。”看看西遊記的敘事風格,就有這個特點。故事壹開始,唐僧總是抱怨面前好像有個惡魔,他很擔心。壹系列的環境描寫也凸顯了這種氛圍。然後,妖精們出現了,搶走了唐僧。下壹步是塑造妖精的神奇力量,以便孫悟空可以尋找增援。
小時候不知不覺就被吸引了。我根本沒有停下來考慮人物之間的關系,也沒有思考作者想表達什麽。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是童話故事中符合預期的部分,而在小說中,是對民間故事的真實還原。
例如,當孫悟空遇到紅孩兒時,他去南海向觀音菩薩求助。觀音菩薩騙八戒,是因為孫悟空假扮她,似乎要捉弄他。首先,她憤怒地把手中的瓶子扔到海裏,等著壹只烏龜把它馱上來,讓悟空去取。但瓶子裏最初裝的是整個大海的海水。她知道悟空拿不動,卻讓他拿著,想必是為了給他壹個教訓。悟空得知瓶子的原因後,很聰明地說:“不知道。”
然後,菩薩繼續為難他。她說瓶子是個寶,有個龍女跟悟空去了。她擔心悟空把他們兩個都帶走,堅持要悟空拿東西做抵押。悟空也聰明。第壹,他說他入了佛,不會做這種事。第二,他說他沒有值錢的東西,金箍棒是需要保護的。只有他頭上的環是金的,菩薩讓他解開帶走。
壹番討價還價後,菩薩戲弄他,說要他頭上壹根頭發。悟空以要保命為由拒絕,最後搬出唐僧,求菩薩為了師父救他壹命。至此,菩薩終於願意幫忙了,但還是壹副居高臨下的模樣。最後悟空打趣道:“這菩薩顯擺神通,毫不費力就把我使喚來使喚去。”
這壹次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故事的獨特表現就是不註重權貴,也表現出對世俗倫理的尊重,這也體現了民間的智慧。在故事中,所有的神仙都被擬人化為喜怒無常、貪玩的形象,可能是出於好玩。
西遊記塑造的人物中,孫悟空出場次數最多,絕對有主角光環。但他的假面太“完美”:他惡惡,尊師重道,足智多謀。那些伴隨著這些性格的不好的方面,在看小說或者電視劇的時候被忽略了。讀的時候,我不禁在想,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嗎,他想表達什麽?
有時候會有壹種強烈的感覺,孫悟空的人設置它只是為了劇情的需要,不太合理。有說他生性倔強卻願意逃入佛門的,有說他魯莽沖動卻足智多謀的,有說他無所不能卻需要時不時呼喚援軍的,有說他不受世俗束縛卻十分重視倫理規範的。
這是主角的氣場嗎?太完美了,不是壹個可以擁有壹切的角色。另壹方面,其他三位師徒的特點更符合普通人。唐僧最大的特點就是壹心為佛。他也是壹個世俗的小市民,膽小,心胸狹窄,善惡不分,自私自利。豬八戒懶惰,喜歡女人,精通人情世故,就像壹個目光短淺,只想在這個世界上快樂的普通人。沙僧,老實,沒有太多存在感,只是個勸和的中間角色。白就不用說了,和故事的發展沒有太大關系,所以根本沒有“戲”的機會。
那麽,只是為了讓劇情順利發展,妳是不是把壹個重要的任務委托給孫悟空呢?就像那些超級英雄電影小說壹樣,我不在乎這個人能不能站起來。但也有人對《孫悟空》中的矛盾做了分析。
作為壹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總是搬救兵,因為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厲害。他當年在天庭大鬧,也有神仙為他放水的情況。孫悟空的性格豪放不拘小節。當他是畢馬文的時候,他已經和很多人混熟了,所以沒有人真的想和他在神仙打架。二郎神和托塔王壹直不了解他,所以“真打起來了”。
還有,他之所以願意跟著唐僧取經,其實和他當初的固執並不完全沖突。真正的原因是孫悟空有智根。首先,他確實有成仙成佛的追求。他在山中稱王後,花了八九年時間,才找到壹個地方拜師學藝,以求長生不老。前後用了二十年,他終於學會了,可見他的決心大於壹般人。其次,如來佛在承受壓力的五百年間,心性大受磨煉,難免想明白佛法無邊,自己當年的壹點本事根本算不了什麽,順理成章去西天取經,成了新修行。至於他壹心要報答唐僧的救命之恩,這些都是外在因素,可以說明他真的重情重義,但不能忽視他要修行的內在因素。
但是,悟空這個人如其神,也不是憑空捏造的。關於孫悟空的原型,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與《古經》中的吳有關,有的認為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有關,有的認為與道教中的“聽猿”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經典《六度》中的小獼猴有關。
還有人從宗教文化的角度看孫悟空的作用,很多人認為孫悟空是儒釋道三教融合的體現。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的。他師從道觀,以壹己之力體會到了佛教的大義(某種程度上可能超越了唐僧所持的小乘佛教),從行為上又非常重視尊老愛幼等儒家傳統。所以我感覺孫悟空的形象是民間多神教的體現,作者似乎有意塑造壹個符合民眾的理想英雄形象。
作為壹部寫於明代的小說,據說《西遊記》是在當時已有的戲劇、劇本基礎上創作的,作者可能不止壹個。另外,在此之前,《西遊記》有兩個版本,唐僧西天取經和唐三藏西天取經。這些都對解釋《西遊記》這本書的主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西遊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不僅僅是我們今天口中的“四大古典小說”之壹。但是,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見解。比如明末清初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對《西遊記》評價不高。他只是從文學的角度評價了小說的故事。之後,關於西遊記小說的題材,眾說紛紜,有的是宗教題材(如宣揚佛教),有的反映了老百姓對權貴的反抗。
其中我覺得明代人把小說當成“寓言”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在《西遊記》出現之前,當時流行的通俗小說是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歷史演義小說,故事題材都是來自真人真事。西遊記的出現並不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把故事理解為對現實或精神世界的隱喻是很正常的。
當時宋明時期流行的“心性之學”,成為所謂“寓言”背後的理論基礎。因為儒釋道中也有“心”的說法,看來這句話也很契合小說中暗含宗教意味的部分。聯想到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也算是“懺悔”,最終成佛,也體現了心態的變化。
從語言特征來看,《西遊記》也具有寓言色彩。第壹個為《西遊記》作序的陳在《西遊記序》中寫道:
“他認為亂世不可教,所以提出了觀點。陶的字不能俗,所以浪逗,浪笑,浪虐。嬉笑調侃看不到世界,所以纏綿比上課更明顯。所以,他的發言開頭參差不齊,令人印象深刻,荒謬可笑,沒有理由傲慢,而譚艷卻有作者之心,傲視天下。丈夫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如果是天方夜譚,也要有相應的現實。這樣,故事中讓人“不舒服”的設定也能得到解釋。很多時候違背教條或者得罪神仙都是“原罪”。比如沙僧就因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燈,被認定違反了天條,被逐出天庭。白因放火燒了廟裏的珍珠而被貶。
小時候好像也沒覺得不合適。在小說中,這種懲罰往往被認為是忽視佛教的代價。只是小說也從悟空口中穿過,似乎傳達了別的意思。
當時在無極國,國王被殺後被困井底三年,被獅精取而代之,霸占了整個國家。悟空得知獅靈是菩薩的坐騎,便問她為何不降伏。菩薩甚至說惡魔是奉命而來的。菩薩進壹步解釋道:
“當初這烏雞王善齋僧,佛遣我以度其死,早證金身羅漢。因為不能以原身相見,就變成壹種普通的和尚,請他做壹些素食告白。他被我的話難住了,不知道我是個好人,就用繩子把我捆起來,送到禦水河邊,在那裏泡了我三天三夜。感謝劉佳的金身,救了我壹命,與如來玩耍。如來發此怪令於此,推其入井,浸之三年,以報我三日洪水之仇。”
按照通俗的理解,這不是赤裸裸的個人恩怨嗎?按理說,在很多關於佛教信仰的故事中,對佛的不敬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但在這裏把形象世俗化,用通俗的話來表達對他人的懲罰,是不是暗喻有權勢的人呢?
不僅僅是這裏的獅靈,西遊記裏很多地方都有明顯的世俗意味,不屬於宗教範疇。壹個顯而易見的地方是,大師和他的弟子們終於到達了雷音神廟。他們在取經的時候,帶路的佛門弟子居然向他們要“人事”,意思是要錢。
這個地方恐怕和宣揚佛法無關吧,對了就算廟裏有香火錢,不也是“快樂”嗎?更讓人不解的是,這種要錢的行為,佛祖居然是知道的。佛祖進壹步解釋說,唐僧壹行人空手而來,我卻不知道經書已經“賣”給壹戶人家了。那時候只要買三鬥三升的米金,就已經很劃算了。把無字經書傳給他們也是好的,因為東唐的土人是“頑固”的。
這裏的世俗化的形象真的有點尷尬,想想和尚怎麽會貪圖富貴就不能理解了。不過,或許正是因為在西遊記出現之前,民間還沒有魔幻題材的小說,所以小說總有世俗的參照物是必然的,會“觸動”壹些人事也是正常的。
總之,不管有沒有隱喻,那些不可理解的情節,根據寓言應該更好理解。除非《西遊記》真的被認為是壹部娛樂性的小說,那是否只能說明當時人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儒釋道的精髓已經融入日常生活?而且在他們的理解中,所有的戲謔都應該建立在嚴肅的知識基礎上,本身沒有討論的必要。只有小說中的每壹個字才能代表西遊記的主題。
參考資料:
1,王齊洲:論明人對《西遊記》的理解
/document/d03a 829994 d4ee 57d 320039d 53547533318947 a 18e 7 f 9386 . html
2.梅新林和崔曉靜:百年西遊記研究:回顧與超越。
/document/0f3e 7048 ff 97 e 618318947 a 18e7f 9386 . html
3.張:“在宗教的光環下尋求世俗的安寧”——論張的世俗本源文化特征
/document/ba 914 dcac 7 f 3775 EDC 60 a5 d 43 FB 83d 76318947 a 18e 7 f 9386 . html
4.豆瓣書評:西遊記二:為什麽孫悟空取經的時候看起來比鬧天宮的時候弱?》
/點評/177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