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段總是說
西江月
天上的飛兔已去,人間千古。琢磨人才,多多少少是壹種成敗。
富麗的歌廳舞亭,荒涼廢棄的葬臺。風塵回首,唯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
龍族滾滾而來,匆匆飛行。桌前的花影在座位間移動,有幾百歲了。
談古談今,揣摩王者之策。要知道成敗對錯,全在玉橋壹句話。
第二段說三代。
南巷子
攜酒入閣,處處畫山河。賺得英雄頭似雪,名聲在外。虎嘯龍吟幾場戰爭。
夢的壹枕驚魂,落葉西風。不要改變妳的聲音。誰弱誰強誰就停下來,痛不欲生。聽聽漁夫的話。
西江月
看完所有的碎片,對歷代英雄做壹個詳細的評論。在名利的笑聲中,我回望壹場春夢。
昨天車是寶馬,現在是秋風。誰強誰弱都是空的,木偶棚在撥弄。
第三段說秦漢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流,浪花淘盡英雄。無論是與非,還是失敗,到現在都是壹場空,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了。青山依舊存在,太陽依舊升起,夕陽依舊落下。
河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習慣了歲月的變遷。見了壹個老朋友,喝了壹杯酒。多少過去的事,多少年代的事,都放到了談話裏。
西江月
夕陽西下,大江東去。晚上,今天是明朝,突然青春就過去了。
千古風流人物,壹時多少英雄。龍爭虎鬥,笑到最後。
第四段,說的是三分二斤。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和周。春秋五霸七俠作亂,秦漢興衰。
清朝歷史上有好幾個名字,北芒荒山無數。前人的田被後人收走了,說了些龍爭虎鬥的話。
西江月
壹千年前,玉橋唱過壹首歌。飛兔走步如梭,風雨轉眼已過。
妙筆龍虎,英雄鐵馬。如何爭名奪利,必然有後果。
第五段說南北歷史。
和平歡樂小夜曲/和平寧靜歡樂的歌詞
坐在兩排之間,不要為每個人打架。壹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取得了什麽成就。
昨日鼓聲催花,今日柳暗花明。王在堂前謝過燕子,不知飛進了誰家。
西江月
西風呢喃渭水,長安落葉蕭蕭。英雄回頭看北莽山,虎鬥惡龍。
看著灞橋的柳樹,蕭瑟而寒冷。破蟬裏幹,不覺夕陽遲。
第六段說“五胡”
墊江唇
夜鼓晨鐘。春花秋月是什麽時候?對過去了解多少?
昨天,今天,在鏡子裏顯得蒼老。千年調,壹個笑話,幾個人知道。
西江月
六代分天下,五湖擾中原。300多年來,他們打了幾次仗。
馬從塵土中穿過,鮮血像魚腥味壹樣流淌。妳不忍心聽到,但有眼睛就看不到。
第七段說隋唐
臨江仙
剩山殘水,年年虎鬥龍。秦公漢源金甲夷,四川出身恨血,發兇有力。
白發詩人閑在馬來西亞,懷古情懷。戰場場那麽寬那麽平,前人不去,留給後人去耕。
西江月
回望過去的千年,六朝的痕跡不知所措。隋唐相繼統壹中原,天下幾易其主。
楊柳悲淒,丹青蕭瑟煙。樂遊園景區芳草萋萋,西方寒鴉飛舞。
第八段說的是五代歷史。
丁鳳波
汗水淋漓,書生忙得不亦樂乎。白發漁樵懶散。聊著現在和現在的興衰。
夏宇商秦州楚漢,至隋唐三分南北。當妳看到對歷史學家的贊揚和批評時,妳不得不回避它。不用搖風扇自然涼快。
西江月
古往今來,這是對過去的悲哀,這是壹個春風。英雄總是被名利所激勵。
每個人都轟轟烈烈,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輝煌變成了空虛,就像柯南的壹場夢。
第九段說宋、遼、金、夏。
愛上花的蝴蝶
簡做所有殘編破簡,數漲跌。永遠是英雄,世事無常,人有限。最後,我以嘆息告終。
繁華似錦已過春,漢主長陵,霸王烏江畔。提前實現夜宴終會分手,當初我是英雄。
西江月
三百多年的宋史,遼金西夏。爭取壹個比刀兵更好的賭註,誰來解決問題。
富貴草尖光禿禿的,英雄是水面上的浮萍。是非成敗,總是枉然,壹枕醒來。
第十段說元朝的歷史
西江月
山景穿今朝,流水聲流年。做愛,起起落落,回頭看壹般的樣子。
山清水秀,春暖花開。細想百年,不如前座。
西江月
考慮到三皇五帝,壹般都是山清水秀,風調雨順,百姓平安,但案例不多。
後人都是靠他的長相,很難靠家族治理國家。它將流芳百世,萬古流芳。
4明代彈詞編輯
我壹般都在二手書攤閑逛,主要是買壹些對以後的研究工作有用的資料,因為我平時比較關心幾個學術問題,知道自己在找什麽。人到中年,不在學術機構工作,沒有壓力,更容易積累素材。
人年輕的時候寫文章,靈感都是看別人的書或者憑空想出來的。事實上,他們最擔心的是寫新詩。人到中年以後寫作文,壹般是看到實物就有寫的沖動。別人是不是這樣我無法評論,但我這幾年也寫過自己的作文,大多是看到實物後寫的。去年,我在研究雜誌上寫了兩篇文章,壹篇是《朝霞》,另壹篇是《紅樓》。前者是“文革”時期著名的文學雜誌,後者是50年代北大中文系的學生刊物。我本來只有想法,但是當這些雜誌在我手邊的時候,我敢說如果家裏沒有這些雜誌,我是不會寫關於它們的文章的。我不可能從圖書館借這些雜誌來寫論文。
我常想,凡是有增量知識的文章,多是看到實物後的作品,不是為了寫作而寫的。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字典、書目等工具書,都是可靠的,都是根據實物編輯的,尤其是書目之類的,收藏者更為可靠。僅通過圖書館書目和壹般文獻來編輯這類工具書需要謹慎。
有壹年看到清妃子龍柏編的壹本明代彈詞。因為我過去讀過鄭振鐸的很多書,印象中他沒提這個彈詞,所以買了,但是很久沒看了。有壹天突然想到要搞清楚這本書的情況,感覺我們做壹點學術工作有多難。
我用電腦在國家圖書館的善本上查了壹下,發現有這本龍柏的《明史彈詞》,還有壹本同名的《明史彈詞》,是為宋敬璉寫的,出版於乾隆十七年。我的第壹判斷是,這個彈詞可能真的很少見。
先說我的彈詞的文獻形式:明代彈詞,常州龍柏清妃子主編,壹卷,二卷,刻本,白紙,單魚尾,白口,雙柱繞,半頁十行。我沒有這本書的尺寸。嘉慶年刻,顧覺醒藏文版。書前有作者的序言,摘抄如下:
我讀《二十二史》時,3700多卷都是以窮兩年告終的。至於文章的事實,就像遊山玩水,揚帆觀光,顧此失彼,忘乎所以,用它來掩卷,已經是無所適從了。如果真的得不到要領,就知道讀歷史的難度了。因此,我必須閱讀筆記本末尾的群集,演繹歷史的平行性,衛詩的散文,以及歷史契約中描述的事情。鄭智的提綱挈領、合同準備簡明扼要、然後輕松閱讀的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匯編是學習的金梁。後來,我不得不讀楊勝安先生的《二十壹史彈詞》,玩弄他的薄詞,幾乎是壹種遊戲。規範的記敘細致入微,把幾十代人的事跡匯集成十節,把契約大綱的摘要按年代排列,順序不好。如果不是因為藍藍的歷史,事情會變成這樣。這應該是所有編輯器中最好的。更有孫編註,廣為人知,精微以至於詳。更何況他言辭嚴謹露骨,直指暢所欲言,褒貶不壹,不愧為紫陽大綱。妳不能因為它粗糙的文風就去蓋它,它是小說的流,是真誠史學的標準,是回憶過去的捷徑。更有甚者,引用詩詞,哀嘆嘆息,訴說其興衰成敗,結果明明白白,讓貪利之人讀之,釋之。喚醒世人不就是真理嗎?從最初到元朝,還缺少明朝的事跡。壹開始,我的仆人想追求他的目的。偶爾看幾本關於譚的叢書,有《仙鶴湖金》,已先得我心,作韻史。我家仆人本想批註,但不敢直入尼姑庵,又想追求效果,又怕後兒。又小心翼翼地玩他的詞,輸得太過輕微,雖然可能會有註解,但無法繼續。後來還要讀張子玉的《漢陽木》,加二十壹歲彈詞,繼續編《明記》,命黃忠註刻,完全是壹副豹子膽。但註釋與孫偉、侯文不同,按年代事實詳細記載,或涉及先後,所以我敢於寫出自己正確的文字,加上壹系列註釋。以明朝二百多年的君臣事跡為基礎,稱為明朝評書,依附於前壹刻,為二十二史。不敢直入廟堂,怕追求效果,使得煞費苦心,不會被淹沒。但是,我又羞於延續狗尾巴的貂皮,我又敢與之絕配。
嘉慶元年,盛夏,清妃子寫了壹封信給覺醒者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