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壹直在追憶冷山。我對小說中的故事不感興趣。戰爭和苦難只是敘事依賴的背景。我在想因曼和艾達。為什麽他們可以相愛?他們顯然是完全不同的。艾達像奇花異草壹樣美麗優雅,卻對世俗世界保持著疏離和不耐煩的態度,言行舉止總是格格不入。壹個永遠的局外人,執著於幻想,脆弱而孤獨,與世界僵如壹骨。她本身就是壹首詩。因曼是壹個小地方的獨立和簡單的思想家。他的生活很簡單,但他的心和眼睛超越了冷山的界限。他也不屬於壹個圈子。他們是兩個孤獨的流浪者,渴望彼此的溫暖和光明。這種愛,是永遠古老的。除了彼此,世界對心靈來說是荒涼的。
精神上無家可歸的人更有可能與大自然相親。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逃離反抗我們成長環境的舊夢。但逃亡之路往往會通向意想不到的傷心之地,甚至多年後才發現又回到了原地。壹位文化專家說,因為家庭、地域、信仰,她內心是無家可歸的。她曾經相信藝術幻想家的生活本質上是她的家,但經過漫長的尋找,她並沒有“回家”。
受到家庭、地域和宗教的限制和束縛,我內心無家可歸,我相信,我正遭受著與壹個由激進的藝術幻想家組成的神聖團體令人心碎的疏遠,我以為他們渴望我加入他們。在童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我都夢想著找到回家的路。在我的想象中,家是壹個徹底開放、重新認識和和解的地方,在那裏人們可以自由地創造。
來自非法文化的“權力給女人”——貝爾·胡克斯的反抗表征
因曼和艾達很幸福,盡管他們的壽命不長。他們彼此是精神上的親戚。在生命存在於野外的那些年,有永恒的瞬間。他們彼此珍惜,彼此輝映,溫暖了這壹生。
說起“回家”,很多人成年後就再也不能真正意義上的回家,享受回家的溫暖、輕松、幸福、和諧。時代變遷,青春與衰老,家庭矛盾,親人之間往往情感親密但生活疏遠。回家是感性的,但也是傷感的。
願我們在精神和情感上都有壹個“家”可以回去。
二:
這是壹束來自壹個早已逝去的時代的光線,喚醒了人們對文學事業的普遍虔誠和敬畏。《冷山》應該啟示我們的作家:如果壹個人對文學寫作還有信仰,應該堅持什麽態度。
冷山照例有壹部小說先於壹部電影,電影改編自小說。但是和很多人壹樣,看了DVD才知道有這麽壹本小說,就去找了。雖然妮可·基德曼等大牌演員演技、攝影、音樂都很優秀,但我想說,如果妳因為從DVD上了解了故事的大致輪廓而放棄看小說,那將是壹個相當大的損失,說妳是在買禮物也不為過。這兩者的區別就像是親自品嘗壹道美食,看著電視美食頻道的主持人在鏡頭前自得其樂。
小說的內容比較容易概括。根據從他的曾祖父開始代代相傳的家族故事,作者查爾斯·弗雷澤講述了受傷的邦聯士兵因曼的故事,他為了愛情逃離了戰場,回到了家鄉和戰前的戀人艾達身邊。這個主題讓人想起荷馬史詩《奧德賽》,這是西方文學的壹個基本主題。平行於因曼的回家之旅,另壹個敘事線索圍繞著阿達。在勇敢頑強的年輕女孩魯比的幫助下,她試圖復興父親去世後留下的荒廢農場。因曼孤獨而悲慘的漫長旅程與阿達的掙紮交織在壹起,他們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即將迎來戰爭的結束。
嚴格來說,就這部小說而言,故事雖然吸引人,但並不十分復雜曲折。講故事最多只是壹個維度,遠沒有涵蓋其全部價值。更多的寶藏在故事之外。他們隱藏在小說的文本中,獨立自足。它是由語言的魅力、韻律和意境編織而成的綜合體。它們是電影語言難以表達的東西。它們必須通過安靜的閱讀,靈魂的深度沈浸和想象力的積極參與才能被看到和感受到。這是壹個關於自然、生命、愛情和死亡的巨大而深刻的主題,它有著非常豐富的含義。
但我不想在這裏說。我只嘗試在文本閱讀層面做壹些粗略的“技術分析”,簡單介紹壹下微觀層面的細致和細致的工作。正是在這些基本要素上,它證明了壹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具備的品質。
語言同時充滿質感、畫面感和豐富的象征意義。
在小說中隨意挑幾個地方就能看出這種品質。
這是小說的開頭。艾達還沒有從失去父親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她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
“常常,她從書上擡起眼睛,目光掃過田野,越過連綿而霧蒙蒙的群山,看著遠處冷山高聳的藍山。坐在椅子上往外看,妳可以把她現在心情對應的主色調和圖案都壹壹找出來。壹個夏天,望向窗外通常會給人壹種陰郁、壓抑的感覺。窗外飄進來的潮濕空氣充滿了腐敗和成長,在妳面前迷茫而不確定。感覺就像用望遠鏡往遠處看。濕氣對視力的影響就像劣質鏡片,使距離和高度有增無減,空間感隨時變化。透過這扇窗戶,艾達體驗到了肉眼可見的各種形式的濕氣——薄薄的霧靄,山谷裏的濃霧,壹座冷山的山坡上掛著的零散的雲朵,還有整天不停傾瀉而下的灰色的雨,像壹根斷了的麻繩掛在天上。”
這是對因曼最終找到阿達後兩個戀人之間第壹次肉體愛情的描述:
”她背對著因曼,既緊張又尷尬。然後,她脫下衣服,抱在胸前,轉向因曼。因曼把毯子裹在腰上,坐了起來。壹直以來,他活得像個死人,現在生活就在他面前展開,觸手可及。他俯下身子,把衣服從她手裏拉開,把她拉到自己身邊。他把手掌放在她的大腿壹側,然後把手滑向她的腰部,把前臂放在她的臀部,用指尖觸摸她後腰的淺窩。他的指尖向上移動,壹段壹段地觸摸著她的脊椎節段。他撫摸著她的手臂內側,把手滑向她的壹側,直到她的臀部變得光滑。他把頭低到她柔軟的腹部。然後他吻了那裏,她聞起來像栗木的煙味。他把她拉到自己身邊,抱了又抱。她把壹只手放在他的後頸上,讓他更緊地貼著自己,然後她用她白皙的手臂摟住他,仿佛永遠。”
這是小說結尾因曼被槍殺時的壹段話:
”她跑向躺在地上的男人,壹個壹個地看著他們。最後,她找到了與他們相隔壹定距離的因曼。她坐下來,把他抱在腿上。他想說話,但她示意他安靜。他時而清醒,時而昏迷。他做了壹個燦爛的夢,夢見了自己的家鄉。壹股清涼的泉水從石縫、黑土地、參天古樹中湧出。在他的夢裏,時間似乎同時出現,所有的季節都重疊在壹起。蘋果樹上結了很多果實,奇怪的是樹上的花還在開,春天的邊緣結了冰,秋葵開著黃色和栗色的花。楓葉紅如十月,玉米尖上長著尖刺,放滿東西的椅子拖到客廳的壁爐前,南瓜在田野上閃閃發光,月桂樹爬滿山坡,溝渠裏排列著鳳仙花,山茱萸上開著白色的花,紫荊花上顫動著紫色的花。所有東西都聚集在壹起。還有白橡樹,大群大群的烏鴉,或者至少是烏鴉的靈魂,在高高的樹枝上跳舞唱歌。”
有多久了?我們異化了這種充滿質感、畫面感和豐富象征意義的語言。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這是最基本、不言而喻的常識,但近年來卻常常被當作壹個重大命題,在各種場合認真討論。原因是太多的作品在動搖這種認知。在很多作家甚至著名作家的作品中,我們讀到了那麽多粗糙、浮誇、雜糅、生硬、曖昧、奔放的作品。像《冷山》這樣的作品,冷靜的敘述,細膩的描寫,為我們樹立了壹個生動的仰角,但同時也讓我們對自己文學品格的缺失越來越感到焦慮。
他壹生致力於寫這部小說。
要進入那種狀態,作家需要相當的文采,但更重要的是壹種態度。歸根結底,只有有了那種態度,才能最終獲得那種能力。這是壹種由虔誠、耐心、細致、堅韌和對勞動的深刻信念所鍛造的品質。
時間,作為壹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印證了這壹點。這本30萬字的小說花了作者弗雷澤7年時間。他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山區,和妻女壹起以養馬為生,像個隱士。他每天沐浴著朝陽和夕陽,呼吸著森林和草原的氣息,真正從身體到靈魂都深深融入大自然。山川、溪流、天空、大地無時無刻不在包圍著他,讓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動。
即使他對周圍的環境如此熟悉,他仍然不敢輕易動筆。他和我們有些作家壹樣,喜歡拍馬屁,喜歡走捷徑,經常在自己沒有把握的地方混淆過去。他還稱之為“理性想象”和“超驗寫作”。這位作家在接受采訪時說,他花了很多時間記錄北卡羅來納州山區的生態環境:野生植物、農作物、果樹和季節變化。為了弄清壹種植物的習性,他查閱了許多專業書籍。所以他作品中的每壹個部位,每壹個細節,每壹個人的服裝和表情,每壹片樹葉,每壹塊巖石,每壹棵樹的姿態,都準確、細膩、生動,有壹種雕琢的質感,讓人覺得可以直接拿起畫筆去畫。整件作品精細而紮實,就像西方那些跨越了幾個世紀的著名建築。每根柱子和拱券都是由精心挑選的實心石頭制成。在漫長的建造過程中,那些建築師和工匠們以他們虔誠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要求,最終將它們鍛造成不會在時間中流失的藝術結構。
作者在七年的時間裏,傾其壹生來寫這部小說,犧牲了很多生活中的樂趣,很可能也忽略了對家庭的責任,這讓妻子不堪忍受,最終和他離婚。這麽說吧,他的寫作之旅漫長而艱辛,堪比因曼的歸途。
打開阿裏巴巴寶庫的鑰匙,依然是壹個簡單的翻頁動作。
圍繞這部作品創作過程的故事,傳達了耐心、細致和堅韌,在今天的許多作家看來就像壹個神話。似乎它們只應該發生在更古老的時代。就今天而言,它們已經成為壹種不恰當的行為,壹種人們嘴上說著但不打算認真遵循的行動——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在這個時代,只有“效率”為主導,崇尚速度美學,寫得快,產出高才是本事,因為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指望從讀者有限的關註中獲得壹些份額。更肯定的是,只有這樣,在經濟效益上才劃算。大家比較的是字數,出版數量,稿酬收入,這是壹個以數量為中心的維度。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願意花7年時間,壹絲不茍,寫出壹部30萬字的作品。在市場之手的推動下,大家都很努力,也很享受。曾經看到壹個女作家寫文章,自稱壹年寫了幾篇長篇,寫了多少短篇。同時,她也沒有耽誤國內外的行程,言語中充滿了自得。
但這意味著什麽呢?文學有自己的尺度,比的是作家犀利的目光,比的是生命探索的深度,比的是靈魂的重量和厚度。那些偏離了這個目的的東西,雖然因為迎合了社會上壹些漂浮的、短暫的關註點,可能會流行壹時,可能會給作家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也只會是天上的壹朵雲,水面上的壹片漣漪。
耕耘然後收獲,付出然後談回報。這條規則涵蓋了生活的廣闊領域,也適用於寫作。價值是勞動的內在凝結。如果妳付出了很多努力,妳就會有更多的力量去感染和啟迪人們。投機取巧永遠成不了傑作。很多作家沒有耐心去觀察事物,包括自己的內心,所以很難捕捉到心靈的節奏,描繪出生活的準確面貌。頁面上往往充滿了似是而非的感覺和可疑的細節。這樣自然就很難抓住存在的本質,進入其最深層的意蘊。這樣不僅會失去讀者的信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民間有句諺語:壹筐爛桃不如壹個鮮桃。當妳抱怨自己的作品被讀者忽視時,不妨換個角色,想想這句話。畢竟,上帝是公正的。在這壹點上,冷山也是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壹個不入流的題材,壹個生活在大山角落的默默無聞的作者,能壹夜成名,所向披靡,靠的就是作品固有的藝術魅力。即使從市場上來看,它也取得了巨大的回報,其在暢銷榜上的長期排名就是明證。《商業時報》習慣了魚目混珠,大量的假冒偽劣商品被吹噓,但只要是真的珍珠,就會壹直發光,不用擔心會被掩蓋很久。
遺憾地說,這部作品生不逢時,生在壹個圖像取代文字成為時代寵兒的環境裏。人們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品味文字的魅力。所以這本書雖然有很多名著的特點,但是卻沒有機會享受到歷史上很多名著曾經享有的榮耀。這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拍成電影,雖然獲得了美國圖書獎,但普通讀者很難看到。這是壹個影像的時代,屏幕已經成為天下無敵的武器。少數學者在央視的文史通俗講解,就能掀起壹股閱讀傳統經典的滾滾熱潮。但凡事總有自己的規律。電影《冷山》再成功,也傳達不出文學語言所蘊含的魅力和神韻。它們是獨特的,很難翻譯。打開阿裏巴巴寶庫的鑰匙,依然是壹個簡單的翻頁動作。
與歷史上曾經存在的輝煌相比,雖然今天文學的地位和影響已經無法相提並論,但只要文學依然存在,依然會有超越時代的標尺,也因此依然會對作品進行評價。總會有那麽幾部作品,憑借其優秀的品質成為那個時代的文學巔峰,在當時尤其是後世擁有眾多的崇拜者。冷山應該屬於這壹類。就目前而言,除了它的文本價值,我認為《冷山》的示範作用還在於它對壹種寫作態度的重新確立和強調。這是壹束來自壹個早已逝去的時代的光線,喚醒了人們對文學事業的普遍虔誠和敬畏。《冷山》應該啟示我們的作家:如果壹個人對文學寫作還有信仰,應該堅持什麽態度。
三:
我的看法壹直是電影基本上沒有書好看。據說這是壹部與《飄》同名的史詩。彌漫整本書的孤獨,有壹種莫名的蒼涼。
當戰爭爆發時,人們開始發現他們將不再像自己壹樣。
阿達寫了103封自私的信,而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因曼卻因為只收到三封信,親手把自己變成了壹個想回家的逃兵,使他在戰爭中像野獸壹樣遊蕩,卻沒有回頭。甚至當他回到最初的冷山時,他已經變得麻木、殘忍、脆弱,不再英俊、健康;壹直等著她的阿達,已經轉化為敏感,不再優雅,不再是那個優雅彈琴的阿達,而是變得出奇的堅強勇敢。雖然戰爭摧毀了壹切,但當因曼中彈躺在雪地上時,他對躺在他身上的艾達說了最後壹句話:“我回來了。”然後烏鴉飛了起來,事情就結束了。
冷山終於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就像很久以前壹樣,外表也幾乎和以前壹樣美麗。然而,沒有因曼,阿達活得很好,戰前的生活不再屬於她。她像她壹直等待的那樣勇敢和堅強,她知道因曼壹直在毫不猶豫地向冷山的方向走去。
困難中奮鬥的力量,黑暗中信仰的光芒。
這場戰爭改變了世界的本來面貌。發生了這壹切之後,人再也回不到原來的生活了。若幹年後,當世界突然變得像幻覺壹樣美好,曬著小麥色皮膚的人,心裏還是會有傷疤暴露在陽光下,有時隱隱作痛,提醒我們失去的太多,希望以後壹切都好。
我記得我在看電影《冷山》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場景:
救了因曼的老太太溫柔地撫摸著壹只雪白的山羊說:“山羊是人類最好的伴侶。他們給妳羊奶,安慰妳。”他壹邊說著,壹邊右手拿著壹把鋒利的刀整齊地切入山羊的脖子。羊血汩汩流出,滴了壹碗。這只白色的小動物軟軟地躺著,甚至沒有呻吟。老太太把羊血放在壹邊,伸手繼續撫摸山羊的頭。“妳真是個美人。”她說。表情和語氣都是真心的愛。
也許,時間帶走了永恒,永恒帶走了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美好和輝煌,所以剩下的只有孤獨。
四:
故鄉是蕭乾筆下的棗核,詩中的郵票,魯迅童年的花園,林的北平城,沈從文的邊城,還有美君夢寐以求的淳安。相對於離家出走的年輕遊子,他們對家鄉的眷戀,在各種名著中也時常可見。而人們對家鄉,即故土的感情表達,往往被弱化為對景物的簡單描寫。乍壹看,總有壹種冷漠感。《冷山》作為1997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獲獎作品,成功擺脫了這壹魔咒,粉碎和提煉了作者對故土的感情,如綿綿細雨般出現在筆下。
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是受同名電影的影響吧。大量的介紹和書評將《冷山》解讀為愛情史詩。但是,在我看來,《冷山》是壹個關於家,關於生活,關於希望,關於奮鬥的故事。它表達了作者對土地的感情,闡明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其次,它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愛情的不朽。
《冷山》以南北戰爭期間的北卡羅萊納州為背景,以兩條主線展開。壹個是來自南方軍隊的逃兵因曼歷盡艱辛回到家鄉,另壹個是富家女艾達在勤勞貧窮的女孩魯比的幫助下重建家園。無論作者如何誇大戰爭的殘酷和因曼的身心傷害,甚至借用壹個逃兵的話“當初我選擇了參軍,現在我的選擇變了”,都不能為因曼的行為開脫。但是,必須負責的行為,在作者的慢條斯理的闡述中得到了我的理解。作為壹個人,因曼有趨利避害的天性。當他看到維希試圖殺死勞拉時,因曼本能地知道,由於他的開小差,他必須離開。然而,他的正義感讓他陷入困境,並救了勞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跳過了勞拉奶奶在勞拉家的早餐,這是因曼唯壹壹次不主動買單——無論如何,他救了勞拉壹命,他的行為足以補償這頓飯。在以少敵多抵抗了兇猛的北方軍,幫助了孤獨的年輕寡婦莎拉後,因曼也有了留下來和莎拉壹起生活的想法,這多少是對艾達的精神背叛,盡管他最終選擇了離開。不難看出,因曼並不是壹個標準的硬漢形象。他只能算是壹個好人——壹個有血有肉的好人。他所做的壹切都是基於他的本性,這是這些人最簡單的本性,這使得因曼選擇離開軍隊,逃到冷山。崎嶇的山路,漫長的旅程,從夏天到冬天,跨越嚴寒和酷暑,因曼不得不拖著受傷的身體,依靠雙腳完成每壹步。除了食物匱乏和隨時隨地被獵殺的危險,因曼的痛苦無以言表。面對這壹切,除了從小生活在大山裏,以及冷山托付給他的野外生活經驗,唯壹能支撐他繼續前行的,就是他的翅膀和信念。作者巧妙地抓住了這壹點,通過對惡劣環境的描寫來烘托因曼的堅強信念,從而描繪了他的家園的美好,並用因曼的所見所聞所思來描述作者自己對冷山中寧靜生活的向往。
作者的另壹個“傳聲筒”是Ruby,壹個出身貧寒的女孩。和因曼壹樣,她出生並成長在寒冷的山區。這個誠實卻懂事的帥氣女孩,努力又執著,比女主角艾達更受我喜歡。因為她的經歷,她幾乎像壹個“野孩子”壹樣在山裏長大,也正因為如此,她理解和懂得了冷山。這在某種程度上有失偏頗,但在某個時期——戰時,壹切都是真的。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露比,艾達的生活會陷入絕境。手指完全沒動過的乖乖女,壹生都在讀書畫畫彈琴。所以,當她父親突然去世,員工被戰爭逼走,她根本無法應付農場的壹切。生存擺在我們面前。在露比的幫助下,從學會攪拌黃油到不帶書本去農田,從劈柴犁地到賣鋼琴,從在露比的監督下被動工作到努力獨立,從離開馬車到給自己留條後路再到下定決心去冷山生活,艾達的經歷不僅體現了外國人對冷山的喜愛,也算是壹部從小女孩到女人的成長史。前者是作者為了表現對冷山的喜愛而描寫的,後者更多的是自己的追捧。或許和我自己的經歷有關。艾達的成長遠比因曼的旅程更吸引我。我不得不承認艾達教會了我很多。她教會了我如何在工作和家務的同時享受生活,也讓我知道了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要肩負起家務和責任。Ruby也成長進步了。在艾達的影響下,這個不識字的女孩慢慢開始熱愛書籍和故事。出門上班前,她轉身讓艾達看了壹本書才走。寫到這裏,我已經隱約體會到了壹種類似於中國儒家的妥協思想,體會到了生命與生存的適當平衡。就像楊奶奶壹樣,愛羊。我相信她觸摸羔羊是出於愛。然而接下來就是突如其來的壹刀——楊奶奶愛羊,但也需要這些羊活下去。
也許是因為作者對愛情的弱化,最後我並沒有特別在意因曼的死。我不得不離開,只是因為他才回到家鄉幾天。我感到壹絲淡淡的遺憾,因為他真的得到了阿達的愛,即將投入死神的懷抱。然而,這種淡淡的遺憾在看到艾達生下因曼的孩子,魯比原諒並接受了斯特布羅德,並和幾個孩子幸福地生活在壹起後,完全得到了緩解和解脫。這也印證了楊奶奶說的話——痛苦在我們心裏,不像幸福,不會停留很久。這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也是他關心我們的標誌。在《冷山》中,楊奶奶是壹個未出世的哲學家。
看完之後感覺《冷山》和《朗讀者》有幾分相似,都是以戰爭和愛情為主題,但寫作的主要目的不是愛情也不是戰爭。壹種淡淡的感覺溶在書中,不僅需要慢慢閱讀,細細體會,那種豐富的感覺也是難以概括和描述的。如果妳想了解美,妳必須自己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