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上之雲》是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作者常以“遠不及司馬遷的太郎”自名)在1968至1971年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主要講述了明治時代出身於四國松山的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岡子規三個主人公的故事,從而描繪出壹幅明治時代恢宏的青春畫卷。2009年起,NHK電視臺開始播放由小說改編而成的13集特別歷史劇,試圖重拾過去的“榮光”,喚起國民精神。
? 這部劇制作精良,人物刻畫水準壹流,值得花上些時間去觀看。電視劇的第壹集劇名為《少年的國》,第二集為《青雲》,講述了這三個人年輕人離開家鄉松山來到東京求學的經歷。對於我們年輕人或許有些借鑒意義,故分享幾個有意思的片段。
?(壹)“身邊事物要簡潔明快”
在收到秋山好古的信後,秋山真之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東京,首先是找到哥哥的住處。
晚上,兩個人吃飯,晚飯能稱得上菜的只有些腌蘿蔔,大米飯,以及哥哥好古酷愛的酒。 更奇怪的是,好古只有壹個碗 。吃飯流程是,好古在碗裏倒滿酒,壹飲而盡後再把這個碗遞給弟弟。弟弟用它來盛飯吃。好古則在壹邊看著他吃,時不時還催促道:“吃快點。”真之對大哥的處事方式很感興趣,於是恭敬地問道:“哥,為什麽只有壹個飯碗?”
? 壹般人的回答自然是生活所限,壹個碗也就夠了。秋山好古則是借此直接開始對弟弟進行訓誡:
這樣的回答堅毅而剛強,充滿了勃勃的生氣。這時候的秋山好古在日本陸軍大學就讀,是陸大第壹期的學生。陸大壹期,簡單說來,相當於我國黃埔壹期。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同樣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單純儉樸的生活並不意味每天都是饅頭涼水,這是壹種生活態度。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會讓人分散精力,而精力壹旦分散,再想收就很難。將生活化繁就簡,抓住核心的東西,這就是正道吧。可能也正是因此,古往今來,前賢們都反復強調勤與儉的生活方式。
?(二)“錢的方面麻煩別人的話,就會畏畏縮縮!”
? 來東京整整壹年後,秋山真之想考大學的預科,但學費是壹個大問題。他想申請常磐會的獎學金,成為舊藩主的資助生。於是和哥哥商量。但是好古毫不猶豫地否定了他的想法。
? 前壹句話還相對容易理解,畢竟有求於人,自然很容易畏縮逡巡。後壹句就相對抽象,人生留下皺折的痕跡,大概就像壹把寶劍上有了銹跡。心理上的有求於人,必然會影響到處事的方式。唯有凡事本著靠自己的原則,才能如快刀斬亂麻般擊破障礙,壹往無前。
? (三)“永遠不要放任自流”
秋山真之和正岡子規考上了東京大學的預科,同學都是當時日本最傑出的人才,能順利考上,本身也說明了兩人的實力。考上之後,三人喝酒慶祝壹番。
這時候子規問道:“大哥認為當今世上最偉大的人是誰?”
好古回答:“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是我認為壹個叫福澤諭吉的人最偉大。”
子規楞了,因為福澤諭吉(著有《勸學篇》、《脫亞論》等)是明治時期著名的教育家。顯然,好古不是壹個單純的軍人。照例好古會對兩個弟弟有壹番誡勉。
? 考上大學預科,在當時算是壹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正如好古所說的,任何壹個地方的人都會自然地形成類似壹個光譜的分布狀態,有的勤勉上進,有的隨波逐流,有的放任自流。對標的對象如果是身邊的人,用其他人的狀態來決定自己的狀態,這本身就是壹種懈怠。放縱自我的人,也會危害到其他人,最終卻是毀滅自我。進入壹個新地方,最怕的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因而放松對自我的要求。
? 看這部前兩集的時候,我在想:在我們的人生中,如有像好古這樣的兄長,常常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加以勸誡,可以算得上是壹種幸運。當然達到好古的要求並非易事,但是生活本身也並不容易。可是轉念壹想:好古並沒有壹個這樣的哥哥。就像王教授在日記裏寫的那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強者;有的要別人來設定目標,有的給別人設定目標;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誌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壹對概念中,都會選擇做後壹種人。”
? 對了,阪上之雲,意思就是山坡上的雲,看到山坡上的雲彩,總是讓人心生起攀登的勇氣。
201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