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發條橙》裏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發條橙》裏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1971年上映的電影《發條橙》,是由天才斯坦利·庫布裏克擔任導演,並拍攝的科幻驚悚犯罪片。該片前身是由安東尼·伯吉斯寫的壹本同名小說,但經由庫布裏的執導,影片更好地解讀了原著,並且片中更設定著三個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他們分別是:主角身份的轉變、主角處境的轉變、主角的結局。

1、?主角從壹個施暴者變為受害者

該片是圍繞主人公阿歷克斯的經歷而展開的,主要劇情講述的是:阿歷克斯本身是壹個有暴力傾向的小混混老大,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架鬧事”。

但是看似再“威風”的人,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主角在殺害貓夫人後,被及時趕到的警察逮捕。因此入獄的他,為了盡早獲得自由,選擇了接受監獄的心理厭惡療法。

接受完療法後,他很快就從監獄離開了,但是此時厭惡犯罪的他,並沒有因為這壹改變而被這個世界所善待。最終他選擇了自殺,自殺後的他不再接受這鐘催眠式的心理療法,政府迫於壓力恢復了他的本性。

這說明了心理厭惡療法根本不能使人類變好,反而有可能成為殺人於無形的利器。

前期的阿歷克斯殺人、強奸,無惡不作,是可以說壞事做盡,沒做過壹件好事,可以說是壹個沒辦法救贖的極端惡人。

而這樣的人,很顯然會得罪很多人,比如說自己曾經的部下,以前欺負過的人及他們的親戚朋友。也就是說,當他從施暴者變為普通人的時候,必須要面對這些人的報復。如果他沒有能力反抗,那他的權利必定遭受侵犯。

主角的身份轉變是明顯的,他由惡人到善人再到惡人。期間的那壹次善人轉變,是在接受了看似完美的治療,實則這種治療扭曲了人性且治療方式極端粗暴。不僅如此,出獄改邪歸正的他,按理來說擁有著社會上最需要的人格,但是他卻遭到了眾人的欺淩,以致於逼迫的他自殺,而影片的最後,未死的主角又變回無惡不作的罪犯。

這期間令人細思極恐的事情:扭曲人格本就是壹件可怕的事情,更何況是在強大外力壓迫下實現的,那這種結果看似好的扭曲,但是過程卻極其殘忍,令人細思極恐。

2、?看似完美的心理治療卻是最可怕的毒藥。

從劇中不難看出,主角是壹個張狂且極度混蛋的人。但不能否認的是,他仍是壹個熱愛生活的人,電影中的他喜歡古典音樂,對性也極度熱衷。

無論他在欺負別人還聆聽音樂、熱享受性,都證明著他熱衷於這些事,這些事情能讓他感覺興奮快樂,這些都是他的愛好。

但是在接受了看似完美的心理治療之後,他卻變得厭惡暴力、不能聆聽音樂、甚至不能享受性,這壹種治療方式,將他的整個人格都給改變了,使得他不能再繼續自己的愛好。

試想,當壹個人活著,雖然有著社會所需要的人格,但是沒有了愛好與欲望,變得不再是自己,那麽我想,改變之前的人與死了沒有兩樣。

這種看似完美的心理治療法,卻是變相的扼殺了壹條生命,扭曲了壹個靈魂,細想起來,不免細思極恐。

3、?阿力克斯“死後重生”

在影片的最後,阿歷克斯沒有辦法忍受人人欺辱的現狀,所以選擇了自殺。自殺後沒死

的他拒絕洗腦,恢復了自己的本性,又變成了人人懼怕的惡棍。

影片故事到這裏結束,又壹引人思考的問題:主角是做壹個空有善良人格,卻好像行屍走肉活著的善人?還是繼續保持自我,做個惡人?

又壹論證思維,讓人細思極恐。 該片導演將種種對立的行為、思想完美地融合在電影裏,這些具有論證思維且映射人性、社會現象的情節,自然讓人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