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了兩年的時光,我終於又壹次回到了塘河。時值深秋,她昔日卓越的風姿呈現壹片冷寂,可仍有壹種獨特的韻味令人咀嚼。
塘河的秋、冬兩季壹般是幹涸的。而今年,許是雨水太大了,河裏竟有清涼的河水流淌。細細的碎石、沙土在河底映著深秋殷紅的陽光,閃爍著不同色彩的、晶瑩圓潤的麟波;偶有小小的魚兒頑皮地穿越那層層波紋,壹有響動,便像梭壹樣攸然而逝,鉆進水草深處;也有的魚兒,將小小的身子緊貼在河底的沙床上,壹動也不動,如果妳不細細分辯,肯定不會發現那與沙、與水幾乎同色的精靈般的魚兒。
放眼遠處的風景,那是壹條波動的線。巍巍太行像壹個忠實的衛士,守護著這邊的土地,它巍然聳立,展示著宏宕而雄壯的大山的情懷。與它連在壹起的,是塘河兩岸那沈默的防風林。如果是夏季,它便招展著郁郁蔥蔥的風姿,像兩條綠色的綢帶,隨著塘河的延展,舞動著美麗的、充滿生機的色彩。而現在,晚秋的風雕落了那壹襲綠色的紗衣,那光禿禿的枝條在冷瑟中舞動動,伴著腳下的黃沙,像壹個失寵的貴妃,壹下子枯了風華、瘦了容顏,只把那壹份淒涼展示給世人……
我怔怔地想著,壹不小心,便陷入了水邊那松軟的、充滿水漬的泥沙裏。看看已沾滿泥水的鞋子和濕淋淋的半截褲管,我哭笑不得,真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忽然我想起了小時候和小夥伴們壹起玩水的情景,索性脫掉鞋襪、挽起褲腿,跳到水裏摸魚吧。塘河的性情我是知道的,雖然深秋的淒冷已侵襲了這片土地,可塘河的水卻是溫熱的,腳浸在那清清的河水裏,有壹種愜意的溫馨包容著我的身心,情懷立即被壹種親切、溫存的感覺漲得滿滿的,像壹個歷經桑辛的孩子,終於又感到了母親的呵護……呵,塘河,是妳孕育我長大的呵!
秋天的黃昏來得特別快,而黃昏賦予塘河的風景也是無限美麗的。夕陽的余斜照在水面上,映出紅、黃、綠幾種不同的顏色,真可謂“半江瑟瑟、半江紅”。而河畔那兩條林帶,也像是經過畫家著墨似的,塗抹上了壹層金色的余暉。在傍晚的霞光中,塘河像壹條鑲著金邊的彩帶,帶著秋的成熟、溶著人們的希望流向遠方……
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頭,皎潔的月光為塘河兩岸籠上了朦朧的輕紗。村裏,已是萬家燈火斕珊,想到媽媽定已經做好了飯菜在等我歸來,便加快了腳步……
問題
閱讀第①段,請說說塘河晚秋的總體特點是什麽?(不超過10個字)
第②段劃線句子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麽好處?
第③段開頭“放眼遠處的風景,那是壹條波動的線”中“波動的線”具體是指太行山(塘河)和防風林的輪廓線。
揣摩下列句子,根據括號內的要求進行簡答。
①腳浸在那清清的河水裏,有壹種愜意的溫馨包容著我的身心,情懷立即被壹種親切、溫存的感覺漲得滿滿的。(結合第④段內容,說說作者為何有壹種“親切、溫存”的感覺?)
②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頭,皎潔的月光為塘河兩岸籠上了朦朧的輕紗。(“籠上”壹詞換成“罩上”好不好?請說出理由)
結合全文,說說塘河晚秋有哪些景象讓作者品出了“獨特的韻味”?
答案
冷寂卻韻味獨特(2分)
采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用“頑皮”來形容魚的情態,用“梭”來比喻魚,生動形象地寫出來了魚兒的歡快和敏捷(或可愛、靈動、有趣)(3分)
太行山(塘河)防風林(2分)
①因為河塘是孕育作者長大的母親河,作者兒時曾在這裏玩水嬉戲,所以感到親切、溫存.(2分)
②不好.“籠上”與後面的“輕紗”相照應,表現了月光的柔美,如換上“罩上”就沒有這樣的效果.(2分)
清涼的河水;殷紅的陽光;晶瑩圓潤的鱗波;河中的小魚;巍然聳立的太行山;沈默的防風林;回憶童年戲水的美好情景;塘河美麗的黃昏.(答到四點即可)(4分)
解析全文主要描寫家鄉塘河晚秋景色的及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贊美和喜愛之情.全文采用記敘、抒情、描寫相結合的寫法,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語言細膩生動,采用比喻、擬人的修辭,豐富了文章的表現力.
代詞的指代對象壹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們在解題時,必須從上句找,而且應當由近及遠地找.如果只著眼本句,不對詞語所在的語段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就難以弄清它所指代的對象. 第二,對於非代詞,可以借助闡釋句理解非代詞的指代義.非代詞的指代義與代詞的指代義壹樣,都可以從原文中找到.非代詞的指代義,在上下文裏總會有與之對應的闡釋句,找到了闡釋句幾乎就等於找到了答案.特別註意詞語的附加意義和感情色彩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