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所提到的日本銀座“天銀堂珠寶店案件”是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案件,即1948年帝國銀行”椎名町支行毒殺案“,這點設定和金田壹少年的蠟像城殺人事件極為相似,後者是引“三億元事件”。
我用這本書去追憶我壹去不返的中學時光,當時推理書看的少的可憐,唯壹記憶猶新的典藏本。後來再看橫溝的書,怎麽看也覺得暴力又色情,特別是《暗夜裏的黑豹》。
2、《阿嘉莎 克裏斯蒂自傳》[英] 阿加莎 克裏斯蒂 (貴州社)1998年第壹版
這本是在圖書館裏借來看的,雖然不能算推理小說,但是這種對推理寫作者的好奇心是從這時候就開始的。和見識廣博的人聊天想必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即使不說話,只是聆聽,也是很美妙的事情。這種事情,隨著慢慢長大,再也不會那麽美好,也很難遇到。
《啞證人》、《無人生還》、《白馬酒店》幾本書是後來看的,剩下都是看的電視劇和電影,看書的熱情逐漸削減了。後來還給《無人生還》寫過遊戲攻略,真是自娛自樂。
3、《莫格街兇殺案》[美]愛倫 坡 (群眾) 2004年第壹版
唯壹壹本看了壹半的書,想著壹頭栽到臭水溝裏的醉鬼,就有壹種奇怪的感覺難以描摹。《金甲蟲》、《黑貓》、《莫格街兇殺案》幾篇是此書必看。
4、《趣味推理》[日]藤原宰太郎 淺野八郎 (警官)1996年第壹版
太多泄底的故事,網上流傳較廣的壹套小集子,不提也罷。
5、《IQ皇家小偵探》1995年第壹版
感覺是盜版書,不知道我怎麽會買這麽壹套書,裏面有幾篇短篇漫畫還不錯,至今不知道出處。好像是某個快要倒閉的書店大甩賣,臨時去淘了壹套出來,時間應該是上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真的太早了,想想倒有些好笑。
6、《全部變成F》[日]森 博嗣 (北嶽文藝)2006年第壹版
去成都的時候在總府路上的書店買的,雖然我曾經說這本書是雞肋,但是對推理愛好者來說,還不錯了。和我想象中的“理科推理”還是有差距。另外裏面的詭計我曾經在某本書裏看到過,忘記了是故事會還是什麽書,類似壹分鐘推理的故事裏,泄底害死人啊。
7、《鐘表館的幽靈》[日]綾辻行人 (珠海社)2004年第壹版
2007年才買的書,最早剛從書店裏見到的時候沒有買,但是記得前言裏有東鄉前輩的壹段話。後來沒書看,實在受不了,從浣月兄哪裏郵購了,第壹次搞網購,心裏還有點虛。壹並購來的還有《十角館殺人預告》,剩下幾本館系列都是在網上看的。後來找YAKATA來玩,實在太變態了,玩到DISK2就沒有耐性再玩下去。
8、《福爾摩斯探案集》[英]阿瑟 柯南道爾 不詳
從朋友那裏借來看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就在電視裏看到那個坐著馬車叼煙鬥的人,記得當時還有搞笑版的福爾摩斯,說是《紅發會》,福爾摩斯和華生趕著馬車去某個莊園,福爾摩斯說,我們是不是太慢了,華生說,不慢啊,福爾摩斯指著壹個從馬車旁邊爬過去的烏龜說,哦,我的朋友,真的很慢。後來在別人家看到有福爾摩斯的書,當時太小,對偵探沒什麽概念。再後來借來書看,真的很震撼,盡管有些人對這書不懈,但是我想說,裏面出現的壹些思想,像社工,只不過沒有系統化,但是提出的時間要比米特尼克還早100年。
9、《綠膠囊之謎》[美]約翰 迪克森 卡爾(吉林)2007年第壹版
也許網上說的有點過了,也有人指出指針的漏洞,什麽的漏洞,但是如果推理小說只看詭計的話,那麽真的失去了意義。文學作品始終不能脫離文學的本質。文學要表達的東西,不是靠最後壹行的意外來的。
10、《玻璃之鎚》[日]貴誌佑介 (臺灣角川) 2004年第壹版
我讀的第壹本臺版書,也是最厚的壹本推理小說,將近450頁,還寫了讀後。從故事設定的思想上,的確有超前的遠瞻,暫且不論詭計是否可以實現,值得借鑒的地方總是有的。個人覺得,前半部分比後半部分寫的好,後半部分有些情節有點牽強附會。這本應該可以稱得上“理科推理”。
11、《點與線》[日]松本清張
圖書館借來看的書。第壹次讀清張的書,也是唯壹壹次讀清張的書。沒有《砂器》的感傷,沒有《黑革手帖》的野心,唯有震撼。沙灘邊壹對男女的屍體,看上去似乎是殉情自殺,壹切的壹切看似關聯卻又無關,看似無關卻又關聯。
12、《香港旅行謀殺案》[日] 齋藤榮
東鄉曾經推薦過的壹本書,寫不在場證明必看。在某種意義上說,偷換空間與偷換時間在效果上有著對等的意義。
13、《五個鐘表》[日]鮎川哲也
壹個經典的短篇,偷換時間的不在場證明,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了精密的計劃,還需要足夠好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