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親情,滿足需求和欲望,妳就會主動去做事。只要有事情做,就有東西可寫,所以劇情會向前發展。
(2)被動:解決問題和矛盾。
問題來了,必須解決,所以有東西可寫。
故事的發展跌宕起伏:平靜生活太久,就會出現問題。解決問題,重獲平靜的生活。過了壹段時間,新的問題又來了。小說裏,陽光過後必有風雨,風雨過後必有陽光。
事情的發展是曲折的:道路雖然曲折,但大方向是前進的。如果沒有波折,而是直線過程,故事很快就結束了。曲折可以讓路越走越遠,也就是可以增加文章的內容。
矛盾和沖突:
1.從哲學上講,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因為有矛盾,就要鬥爭,就要解決矛盾,所以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寫的東西也很多。
2.常見的矛盾沖突:情感沖突(如戀愛競爭)、利益沖突(利益鬥爭)、觀念沖突(兩個人想法不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欲望與障礙的沖突、兩種不同內心想法的沖突。
3.維持矛盾(設置阻力延緩矛盾):有的讀者看了小說,為主角著急,希望矛盾盡快解決,但是有些矛盾解決了,小說就結束了,所以要維持矛盾,讓矛盾難以輕易解決。所以對於作者來說,要構思如何化解矛盾,如何維護矛盾。
戀愛中,壹方主動,壹方被動。如果雙方都主動,愛情馬上成功,故事馬上結束。不僅被動(女主角),還有情敵(男二號)和誘惑(女二號),導致戀愛難以成功。
4.平衡矛盾雙方:在競爭中,如果矛盾壹方完全優於另壹方,就不會有競爭。所以矛盾雙方要各有所長,各有優勢。比如男主角追求女主角,女二號追求男主角。雖然女二號在愛情競爭中處於劣勢,但女二號更主動接觸男主角,善於取悅男主角。而且女二號很強,能在男主角有危險的時候幫助男主角,讓女二號能和女主角抗衡。
矛盾競爭,不壹定壹對壹,可以有自己的多人陣營。比如女二號討好男主角的姐姐,讓男主角的姐姐幫忙搞定愛情。
矛盾的雙方,壹方被加強,意味著另壹方被削弱,所以矛盾的雙方都會關註競爭對手實力的變化。
5.不平衡的矛盾競爭:女主角愛男二號,男主角很被動,完全依靠男二號的拋棄:女主角愛男二號,男主角卻壹直不知道。後來知道的時候,我很沮喪,很絕望。女二號趁機追求男主角,這是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愛最動搖的時候。後來會發生壹些事情讓主人公看到希望。比如當女主角得知男二號愛上了別的女生,男主角知道這件事後看到了希望,於是背棄女二號,追求女主角。
伏筆和伏筆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是需要原因和前提的。設置原因或前提條件是為後續事件的發生做鋪墊。
寫小說的時候,首先要想出壹個好點子,然後想好點子在劇情中發生的時候需要做什麽(必要的理由和前提),然後寫鋪墊。
巧合變成了因果,所以要用鋪墊或者伏筆:
小說裏寫了太多的巧合,讓讀者覺得很假。如果我們用因果的形式,就會很自然。鋪墊就是先創造原因,從而導致後來的結果,讓結果不必以巧合的形式出現,從而把巧合變成結果。
例子:主人公在路上遇到壹個壞人,壹個武術高手正好路過這裏,幫了主人公壹把。這樣寫怎麽讓讀者覺得這麽聰明?應該改成伏筆的形式:男主角去武林大會,武林高手也去武林大會。這是鋪墊(前因),所以武林高手在路上遇到英雄是很自然的(前因後果),不是巧合。
鋪墊的例子:女主角小時候遇到了在樹下畫畫的男主角,於是男主角教女主角畫畫,女主角從此愛上了畫畫。分開幾年,男女主角在繪畫課上相遇,似乎是巧合,也是註定。
伏筆和伏筆的用法相似,但略有不同:伏筆明顯(因果關系明顯),伏筆與事件的距離小(原因很快就會出結果)。伏筆比較隱蔽(因果關系不容易看出來,需要仔細分析才能知道),伏筆(原因)與事件(結果)的距離大。
合理的巧合可以用來把巧合變成壹個結果,這是最好的。如果真的不好設定為因果關系,至少設定為合理的巧合。
合理的巧合雖然還是巧合,但巧合程度低,讀者覺得這種巧合有壹定的道理。
比如男主角在繪畫課上認識了壹個朋友,去這個朋友家拜訪,發現他姐姐就是女主角。這是巧合。用合理的巧合:之前,女主角和男主角在壹起聊天,女主角說她有個弟弟,喜歡畫畫,男主角說他也喜歡畫畫。那麽男主角在繪畫課上認識女主角的哥哥也是合理的,女主角的哥哥請男主角到家裏玩也是合理的。
可以看出,為了設置合理的巧合,需要在巧合發生之前講壹些事實(女主角說她弟弟喜歡畫畫),這樣就減少了後面的巧合(男主角認識女主角的弟弟,被弟弟帶到女主角家)。其實這些事實也是巧合,只是讀者看不出這是巧合。
亮線和暗線。明線是指劇情的發展變化,是可以直觀看到的外在事物,暗線是指人物內心感情的發展變化,需要分析才能知道。
在以物托誌、以物喻人的文章中,明線是物的發展變化,暗線是物所隱含的情感變化。當妳想用壹個人的生活來反映壹群人的生活時,明線是主角的個人生活,暗線反映的是和主角處境相同的壹群人的生活。
伏筆屬於另壹層意思的暗線,因為因果關系不容易看出來。比如“蝴蝶效應”,指的是壹件小事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事件。
描述(1)字符描述
語言和動作,心理和狀態,外貌和身份。
語言和動作是最基本的。狀態是角色的狀態,心理學也是狀態,但狀態的概念更大。
心理描述:1。自言自語:主角把自己的心理告訴別人(設置壹個可以和主角說話的人),主角內心的獨白。2.還有人說:其他角色講述主角的心理(簡介描述)。3.作者說:作者描述的是主角的心理。4.不用說,讀者可以自己體會主角的心理。
外貌:外貌,表情,性別,年齡,體型,穿著,攜帶。
(2)環境描述
自然環境:時間、地點、風景、氣候。
社會環境:社會背景、風土人情。
(3)小說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
人物:人物的外貌和身份。
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劇情:環境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心理和狀態。
(4)細膩生動的描寫
細膩生動,讓人物更加真實,增加小說的字數。
添加精致和生動:
1.從語言、動作、心理、狀態、姿態和空間位置、外貌、身份、時間、地點、景物、氣候等方面來描述人物和環境。
2.修飾語的使用:名詞前加形容詞(如大小、形狀、顏色、材質、歸屬),動詞前加副詞(如程度、頻率、方式)修飾動詞。
3.多感官描述:視覺、聽覺、嗅覺、冷熱體覺。
細膩缺點:寫得太細膩,會顯得啰嗦,會有讀者認為不重要,想跳過的描述。
表征1。合理的作用:人應該是定性的,而不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把女生塑造成男生的性格,孩子不應該說復雜的成人話。壹個角色應該在特定的情境下有特定的情緒反應。
2.角色清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清晰明確,不要給人模糊的印象。
3.讀者認可的角色:要表現出壹個角色的可愛,並不僅僅是靠作者寫“他是壹個可愛的人”,而是靠角色的壹言壹行來表現他是真的可愛,這樣才會得到讀者的認可。
只有在特定的情節中,人物才會展現出真正的魅力。所以要描述壹個人物,妳需要安排壹個能表現他的情節。比如諸葛亮借草船之箭,就凸顯了諸葛亮的智慧。
敘事順序(1)順序敘事:從頭到尾的敘事,這是最基本的形式。
(2)閃回:
第壹種:作者把故事的時間點切換到過去。
第二種:人物回憶往事。
(3)插值:
第壹種:插入支線劇情(支撐故事)輔助主線故事。
第二種:插入人物的夢想或幻想。人物做夢的時候,現實生活沒有向前發展,所以不是按時間順序的。
(4)並發性:很少用於分離同時發生的事情。
發展階段:開始-發展-高潮-結束。
關系階段:陌生人-熟人-朋友(熟人)-愛人。
朋友階段和戀人階段之間可以有壹個過渡階段:表面上是好朋友,但是彼此心裏已經有了愛,只是還沒有表達出來而已。
階段是可以顛倒的,有些戀人關系最終變成了好朋友,比如男主角和二女的結局。
想想(從前到後):壹個事件產生後會觸發什麽樣的事件。
逆向(由後向前)構思:先想出好點子(亮點),再思考怎樣做才能實現好點子(壹步壹步實現好點子的過程),然後開始逆向思考。
故事開始(1)吸引讀者閱讀:
小說要有吸引人的故事介紹和精彩的故事開頭,否則讀者看完故事介紹或故事開頭就不會繼續讀下去,再寫也沒用。
在故事的開頭,為了吸引讀者:壹是可以把亮點提前到開篇。第二,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好奇心。第三,讓讀者有期待,這是吸引讀者閱讀的重要手段。比如說,人看電視劇,到了睡覺時間,還是會繼續看,因為想看到自己期待的成真。完成壹個期待,就要創造下壹個期待,壹直吸引讀者。
(2)故事的起點:
故事的起點不壹定是事件的開頭,也可以是事件的中間,然後回憶從事件的開頭到中間的過程,再從事件的中間寫到事件的結尾。
(3)初始介紹:
有必要解釋新角色的出現和他們在新環境中的到來。如果讀者不清楚情況,他會感到困惑。通過和熟悉新的人或新的環境的人物聊天來解釋。不要刻意出現向讀者說明情況,這樣角色對話會不自然。
支線劇情1。次要情節都是主要情節的輔助。
比如驅魔人(主角)上山驅魔,卻不知道妖在哪裏。設置壹個支線劇情做鋪墊:兩個村民上山砍柴,壹個被妖抓住,壹個逃下山。然後回到主要情節:驅魔人遇到壹個逃下山的村民,村民告訴驅魔人妖怪在哪裏。通過這種方式,配角為主角提供信息,幫助主角。
壹個對主線劇情沒有影響的支線劇情是沒有意義的。支線劇情沒必要,也不能寫太多支線劇情,不然會占主導。
2.前奏:配角的經歷說明故事的背景,即次要情節作為故事的前奏。
比如男配角進了客棧被妖怪吃了,然後驅魔人(主角)進了客棧。就這樣,配角先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客棧的情況)。
3.簡介:主故事可以引出支線劇情,支線劇情也可以引出主故事:從壹個角色(配角)到另壹個角色(主角),從壹個故事(支線劇情)到另壹個故事(主故事)。
比如幾個配角去看演出,途中大談主角的表演水平之高。當配角們到達劇院時,主角出現了。然後故事描述主角,不提之前的配角。
4.簡介描述:作者不直接描述主角,而是讓配角說主角是什麽樣的。
比如配角聚在壹起談談對主角的看法,或者主角的行為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多層交織1。主要情節和次要情節交織。主線劇情講主角的生活,支線劇情講配角的生活。
2.主角穿插到配角的生活中,讓主線劇情和支線劇情融為壹體。
3.同時有多個故事,這些故事地位平等。壹開始好像是講兩群人兩個不相關的故事。後來兩組人相遇,融合成壹個故事。
4.兩代人的故事:這兩代人不壹定是長輩和孩子,也可以是學弟學妹。
5.故事中的故事(劇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說家,所以有故事(主線)中主人公(支線劇情)寫的故事。
懸念與反轉(1)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好奇心:
1.從懸念到真相:先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好奇心,逐步揭開謎底。
2.從真實到懸疑:先講真實,再回憶從懸疑到真實的解謎過程。
3.半真半假:先說半真,留下懸念。如果妳想知道真相的另壹半,妳必須繼續閱讀。或者先說壹半的最終結果,另壹半的最終結果,劇情的現階段無法確定,要等到劇情發展到最後才能確定。即故事的起點設定在事件發展的中間,從懸疑到解開謎團的過程中間,然後回憶事件的開始到事件的中間,再從事件的中間寫到事件的結束。
(2)劇情反轉讓讀者驚喜:
寫劇本的時候,為了給讀者驚喜,作者首先要迷惑和誤導讀者,讓他們偏離真相,然後說出真相,這樣劇情就會大反轉。讀者這才知道自己被作者迷惑了,故意導致了錯誤的認知。作者也可以設置壹個配角,說壹些同時迷惑主角和讀者的話。
出乎意料,但合理,不荒謬。
相關人物聊天時,當下的抒情:通過當下的事物,引發情感和抒情。關聯抒情:通過當前的壹件事,與另壹件事發生關聯,然後這件事引起情緒和抒情。
惹禍:壹件事完了就完了,後面可能就沒什麽可寫的了。所以在寫壹件事情的時候,借助於它,引發了其他的事情,於是就有了新的東西可以寫,這樣就會讓文章緊密聯系起來。
與前面關聯:前面已經寫好的東西,後面可以用或者與之關聯,使前面和後面的關系顯得緊密。
雖然小說的各個部分應該是緊密聯系的,但是由於過多的、巧合性的聯系,讀者感到虛假。比如去公司面試的路上,我救了壹個人,這個人正好是公司老板的老婆,所以面試通過了,看起來很假。
考慮全局,牽壹發而動全身:壹個變化要引起多個反應。壹個人的生活情感和生活境遇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他的愛人、親人、朋友,所以要寫主人公的生活情感和生活境遇的變化,就要寫別人對這件事的反應,這也體現了別人對主人公的關心。比如女主角和二號都很在意男主角。男主角出事,只寫女主角的反應,卻忘了二號的反應,給讀者壹種二號對男主角漠不關心的印象。男主角出事了,大家對這件事的反應都寫了下來,叫做“牽壹發而動全身。”
個人第三人稱小說:作者作為壹個局外人,描寫各種人物,“他怎麽樣?”
第壹人稱小說:作者認為自己是主角,主角告訴自己:“我怎麽樣?”
第壹人稱小說的缺點:
(1)不適合合拍,大部分劇本都是第三人稱。從長遠發展考慮,寫第三人稱小說,避開那些不能拍成電影的描寫。
(2)第壹人稱小說只能以主角的視角寫主角的所見所聞,限制性較大。
(3)主角自言自語:“我怎麽樣?”這聽起來有點奇怪。
第壹人稱小說的優點:第壹人稱小說抒情,主角的內心感受可以直接而充分地表露出來。在第三人稱小說中,情感需要通過角色對話和行為來表達,不像第壹人稱小說那樣直接自由。
材料庫
看小說的時候,記住情緒產生和解決的方法,問題和矛盾,寫作技巧,常用詞。作為參考資料,有必要建立素材庫。素材庫中的每壹個素材之前,都要進行標註,以便於分類和查找。
壹種材料可以變成多種材料:
比如《神雕俠侶》裏,小龍女被情花毒死,知道無藥可救,命不久矣。小龍女為了躲避楊過的殉情,在斷腸崖寫了18年後,在這裏遇到了楊過,而黃蓉卻向楊過謊稱小龍女是被南海神尼救走的。小龍女希望楊過有活下去的動力,她認為十八年後,楊過會忘記她。參考這段感情材料,我受到啟發:女主角得了白血病,沒有告訴男主角。為了避免男主角的殉情,女主角說因為父母工作調動要移居國外,十年後在這裏相見。
角色提升情感1。男主角是女主角心中向往的形象,由此產生愛情。
2.男女主人公有著相同的情感風格和愛好。如果原來的愛好不同,男主角就會進入女主角的生活圈,讓彼此成為“同壹個世界的人”。
3.男主角幫助女主角解決生活困難。
男主角幫助女主角實現她的夢想。
5.守衛。比如旅遊的時候,女生崴腳,男生背女生下山。
6.經常在壹起,長久的愛。
7.壹起體驗美好生活。比如約會,吃飯,購物,旅遊,參加有趣的活動。
8.患難見真情。在需要的時候互相幫助,建立感情。
9.請做妳喜歡的。比如男女主角去逛街,女主角躺在窗外,看著壹件衣服,卻買不起。後來男主角打工攢錢給女主角買的。
10.移動她。比如男主角把打工攢下的錢都花在了女主角身上。再比如幫助女主角而受傷。比如壹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男主角給女主角送衣服,結果自己感冒了。
11.以前積累的條件。比如女主角是校花,男主角條件壹般。男女主角並不般配,但男主角小時候幫過女主角。那時候都是孩子,沒有身份差異感。女主角當時就愛上了男主角。後來男主角在中學認識了女主角,女主角對男主角還是有好感的。
12.匹配。男主角討好女主角的親朋好友,希望他們能撮合男女主角的愛情,創造男女主角在壹起的機會。
13.當女主角和男二號關系破裂時,女主角的情緒會集中在男主角身上。
人物情感倒退:誤會1。身邊有壹個陌生的異性。比如男主角把女主角的哥哥誤認為男朋友。
2.像戀人之間的行為,被誤解為愛情。比如女主角充當中間人,撮合兩個配角的愛情:女主角幫配角送禮物給配角,男主角認為女主角愛上了配角。
3.化被動為主動。比如女二號突然跑過來,抱住男主角,後來被女主角看到了。事實上,這只是女二號的單方面倡議。
4.巧合應該是故意的。比如女二號走在前面,男主角走在後面,被壹塊石頭絆倒,跳到女二號身上,被女主角看到。
5.錯誤地。比如男主角給女主角買了禮物,卻不好意思送。結果被女二號搶走了,女主角以為男主角給了女二號禮物。
6.假裝是真的。比如女配角為了擺脫男配角的追求,讓男主角假扮自己的男朋友,結果被女主角看到了。
7.省略信息,不清楚。比如男主角是漫畫家,和二號談漫畫故事的創作,男主角指著漫畫人物說:“抱抱這裏應該沒關系吧?”女主角路過聽到了,以為男主角想抱女二號。
8.妹子誤會了。男主角暗戀女主角,為了接近女主角,會討好女主角的姐姐。但這樣壹來,女主角會誤以為男主角愛上了女主角的妹妹。
9.主角掉進了朋友設下的陷阱。比如男主角的朋友請男主角出去吃飯,請了女二號,然後男主角的朋友找借口走了,只留下男主角和女二號。
女二號男主角愛女主角。既然女二號在愛情上處於劣勢,那她就必須在其他方面占優,從而平衡競爭。如果女主角有絕對優勢,那就沒有什麽競爭可寫了。
女性二號的優勢:
(1)女二號追求男主角比女主角更積極更努力,付出也比女主角多。
(2)女二號更會討好男主角,更善解人意,更能體貼和滿足男主角的喜好和需求。
(3)女二號家庭條件好,地位高,容易幫助英雄。比如女二號的父親給男主角安排了壹份工作。
(4)女二號討好男主角的姐姐和朋友,給他們很多好處,讓他們搞定愛情。
(5)友情深厚:男主角和女二號是從小壹起長大的好朋友。
(6)還人情:主人公欠了女二號人情,得到了女二號的寵愛。要報答人情,他必須滿足女二號的要求。
(7)欠債:男主角找女二號幫忙,女二號路上出了車禍。男主角很內疚。
(8)服從:女二號是班長或者學生會主席,她爸爸是男主角的校長或者老板,所以男主角不敢得罪女二號,只好乖乖地服從女二號..
(9)女二號刻意接近女主角,和她成為好朋友。這是有機會說服女主角放棄男主角,並把女主角固定在和其他男生戀愛,還是有機會誤解女主角和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