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古代“三教九流”之本意,是指三種宗教和九種學術流派。
“三教”,據記載起於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和上書令闞澤談話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是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見於《漢書?藝文誌》。這九個學派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儒家:是古代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以孔子學說,影響中國文化最為深遠。自漢朝至“五四運動”前,壹直在中國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適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道家:以先秦老子“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流派。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稱為“道德家”,老子哲學思想,具有樸素辯證法的思想。漢代道教尊奉老子為道教的始祖。
陰陽家:戰國時提倡陰陽五行之說的壹個學派,代表人物是齊國的鄒衍,
法家:戰國時主張法治的重要學派。源於春秋時的管仲、子產,代表人物是戰國時的商鞅、申不害,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戰國時的學派,壹名“辯者”,是古代的邏輯學。代表人物公孫龍。
墨家:是戰國時的學派,提倡“非攻(反對非正義的戰爭)”、“節用”、“節葬”等。創始人是墨翟。
縱橫家:戰國時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策士中有“合縱派”和“連橫派”。代表人物蘇秦(主張“合縱”,即六國團結抗秦)、張儀(主張“連橫”,即瓦解六國的團結,使之分別奉事秦國)。這兩類策士統稱“縱橫家”。
雜家:戰國至秦漢間雜揉各學派思想的壹部分學者,他們的特點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為《呂氏春秋》、《淮南子》。
農家:戰國時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
上述為‘三教九流’的原義。因許多人不明其意……,隨時代更叠、引伸為三、九之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