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網絡小說是垃圾嗎?

網絡小說是垃圾嗎?

互聯網願意創作小說的現狀真的讓人不寒而栗。很多垃圾永遠是性,無恥的性,無端的性;低俗的幽默,現實中不存在的幽默,假幽默,真的很可悲。如果現實不盡如人意,那就是小說裏虛構的。這就是“自慰”。參加所謂的文學大賽,每天都能看到那些惡心的標題。甚至在搜狐,我在壹個叫書吧連載的欄目裏看到了以下事情:

熱門韓劇《大長今》

我是處女。妳想要嗎?

媽媽,我們談戀愛吧!

野生女孩的童貞經歷

我愛上了“色狼”

去睡覺吧,處女

她強奸了我。

和我妹妹的壹夜情

這是壹個專欄。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新浪的文學比賽中,淫穢標題越來越多。國內兩大權威網站新浪和搜狐還是那麽好。這不僅僅是我的猜測。去過比較原創的網站。

我從來不看這種東西。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看過他們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資格在這裏胡說八道。我越說我有多講道理,有些人就越瘋狂,說這本書的書名只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裏面的真實內容不錯,是“寶藏在其中。”這太荒謬了。壹個能寫出這樣標題的人怎麽可能‘優雅’到那裏去,或者‘金玉’到那裏去?

於是就出現了下面這可笑又可恥的壹幕:爸爸,我懷了妳的孩子,這個在網上很火的,被出版社拍了,出版後標題被作者改成了情侶。多麽純粹的標題,不了解內情的人會知道這個‘情人’就是那個‘妓女’嗎?就是那個不要臉的說‘爸爸,我懷了妳的孩子’的人嗎?有人質疑作者是“借書名刺激銷量”,她(原來是女的)公開解釋:“我不是專業作家,所以我不那麽在乎銷量,因為我不用靠寫書掙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結果可能正好相反,因為很多家長壹看到書名就不會允許孩子買這本書了!”負責《情人》的編輯說,這其實是壹個作者、出版社、讀者“三選壹”的概念。“壹個符合作者本意,能在第壹時間抓住讀者眼球的書名當然是最完美的選擇,但這種情況畢竟只是少數。目前我們對書名並沒有壹個明確的規定,但我個人認為不要低估讀者的智力。如果沒有好的內容做依托,單靠嘩眾取寵的標題對銷量的推動是非常有限的。”

看了這麽冠冕堂皇的成績單,我想吐槽。甚至還有壹大群所謂的美女作家。文學是用來做愛的嗎?

有人居然用莫言的《胸臀》、池莉的《有快感就喊》、畢淑敏的《拯救乳房》來比喻網絡上的這些垃圾。畢淑敏意識到充滿美好味道的性幻想寫作在中國幾乎完全空白,曾寫過壹篇文章《美好的性愛是陽光下的火炬》。作為壹名作家和醫生,我主張文學界應該多寫‘性’。她特別強調了性的美。她反復強調需要“符合良好品味的性文學”,並呼籲“中國的語言學家、性學家和作家攜手創造壹個優雅美麗的中文性語言系統。”把美好有趣的性愛和那些空洞骯臟的復制品相提並論,真的是玷汙了壹群有緊迫感的可愛負責的作家。

這類小說自有道理,也很受歡迎。動不動就出壹個作家,轟動壹時。這是人類生存的法則。出於生計或者各種欲望,有人殺人搶劫,有人綁架購買毒品。而壹個文人,我就這麽稱呼他們吧,他們無能為力,他們沒那麽多能力,他們現實生活中經常不開心,但是得不到性需求,他們開心卻又郁悶,所以他們就編,編不出來就抄,抄襲又好又有意思,於是就有人抄,於是就成了作家。

本來“源於自然”、“無中生有”的小說,就是在像鴉片壹樣殺人。鴉片就是這麽殘忍。鴉片只是針對有錢人,有錢人,對社會沒有作用的人。最糟糕的是浪費金錢,毀了自己的身體。充其量是家破人亡。但這種小說對青少年是有毒的,他們是從小學開始就接受做“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棟梁,完全被精神腐蝕了。有人說80年代出生的人是穿越過來的壹代,這無可厚非,雖然憤怒。做這種小說的人就像賣鴉片的奸詐唯利是圖的商人,但商人壹般自己不抽鴉片。他們知道鴉片的威力,但這群制造小說垃圾的人,還以為自己在實現理想。他們不知道,在制造垃圾的同時,他們也染上了惡習,被汙染了。當然,越來越多的人是垃圾。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小說還這麽受歡迎。整個年輕壹代的閱讀興趣就這麽低嗎?

可悲的是有真正的作家,文壇也承認網絡作家被公開承認為作家,並鼓勵他們這樣做。妳們這些長輩在幹什麽?火上澆油,推波助瀾。

就讓這樣的小說存在吧。社會上有那麽多不合理的現象。有人樂此不疲,有人從中受益,有人以此為生。反正他們形式上沒殺過壹個人(但殺過多少人的靈魂)。不管怎樣,他們沒有違法。讓他們存在,否則我們能讓他們去哪裏?

但是,老壹輩的作家,文壇前輩們,妳們為什麽還往垃圾上貼金?

在與金庸的口水戰中,王朔先生說:金先生寫這種讀物,純粹是為了娛樂大眾。如果妳想承擔教育人民的偉大任務,妳肯定會拒絕。何必去奉承某些人物呢?拉蛋就是拉蛋。從壹個大原則裏扯出壹個雞蛋來,真惡心。這種網絡小說可以算是‘娛樂大眾’的讀物。這個網絡小說周圍應該有壹大群‘寄生蟲’,比純粹的娛樂更實用。但是不要自作多情。這不僅惡心,而且令人心碎。套用王先生的壹段話:什麽小說,通俗的,純粹的,都是人類自身的寫照。荒謬也是因為人的荒謬是第壹位的,它總是來自於人體的壹部分真相,也許是噩夢,也許是幻想,也許是病態,也許是莫名其妙,但絕不是空穴來風。希望那些多愁善感,無事生非的人反思壹下自己。

港臺發出了“青春文學”沒有給大陸文壇帶來青春的感慨。

很難想象陶(出生於1985)的《那小子很帥》《那小子很帥2》《狼的誘惑》《狼的誘惑(最終版)》相繼在中國出現,並迅速走紅,成為暢銷書。如果她來自中國,我不知道她會在當代中國文學中占據什麽地位。而在韓國,像陶這樣的壹批網絡作家並沒有得到韓國文學界的認可,也不能被冠以作家之名,他們的作品也不是文學作品。有些評論家甚至認為這樣的作品只是“幼稚的青年文學”。

我要聲明,我絕不是‘哈韓’青年。

中國文壇是否也應該學習韓國的做法,韓國新文學有嚴格的“走神壇”儀式?

網絡媒體,我們只是原創,網絡只是給我們提供了壹個平臺,但平臺上展示的都是垃圾。為了轉變現狀,我覺得韓國有專門培養青年作家的網站也值得借鑒。我們可以宣傳,但是不敢抄襲。

讀者也需要提高閱讀興趣。畢竟讀者看的是作者寫的東西,如果作者寫得好,自然讀者的閱讀興趣會提高。只不過世界上的書很多,無論好壞,讀者都應該有所選擇,不可能趕壹本書。

而網絡作家(我指的是那些從現在開始對文學感興趣的文學愛好者,而不是那些貪圖名利,只是為了娛樂而路過文學的有商業頭腦的人)不能華而不實,要多讀書積累。也要警惕自己。

我的微薄之力,鴉片戰爭出了阿林澤旭,又有誰能從這樣壹部“苛政猛於虎”的網絡小說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