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著”,壹個微小的個體,在偉大的時代裏浮沈,漫無目的地遊蕩,卻依然閃耀著小人物的堅韌與頑強。《活著》的主人公傅貴原本是壹個富有的年輕人,但他像狗壹樣賭光了自己的財產。他的父親生他的氣,母親在貧困中病死,傅貴也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老婆孩子孫子相繼去世。
2、“許三觀賣血”,對於任何壹個有壹點活路的人,都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賣血。賣血幾乎是壹個絕望的人最後的生存方式。但在許三觀的故事裏,他賣血12次。每次賣血,許三觀都有理由去賣。我們感受到壹個人活在世上的卑微和溫暖。
3、《兄弟》,故事中的余華,以壹對兄弟的無常,開啟了人性中令人不寒而栗的惡。曾經生活在壹起的兄弟,因為女人,已經風雨同舟,形同陌路。在充滿絕望的故事中,我們總是被提醒道德的力量。
4、《文成》,繼承父業的林祥福,原本家境殷實,生活優裕,卻迷上了壹個來自文成的女人,小美。面對小梅的壹次次拋棄,林祥福毅然選擇帶著孩子離家到文成尋找小梅在晚清那個軍閥混戰、土匪不斷、人民水深火熱的亂世。
余華小說創作的特點
苦難意識的表現。在生存困境和精神異化的雙重壓迫下,人們呈現出貧窮饑餓、暴力死亡的生存狀態。余華通過描繪底層人民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的狀態,面對暴力、血腥、死亡的場景,無情地揭露了現實的虛偽面具和醜陋傷痕,將苦難渲染到了極致。
他對天災人禍的描寫經常出現在作品中,突出了對人性和荒誕現實的揭示。余華小說中的人物不僅遭受著來自外界的天災人禍的摧殘,還遭受著“精神上的煎熬”,表現出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壹貫關註,也流露出對人類靈魂醜惡角落的反思和批判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