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好在我內心還有老祖宗的那套“中庸”來拯救我,讓我走到人群中,別人看不出我的“邪惡”來,其實我是不喜歡“中庸”,甚至是厭惡“中庸”,因為我覺得“中庸”就是虛偽,就是偽裝,好了雖然看似是啰嗦的兩段話,我覺得這是我們最應該去思考的,文化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好在陳忠實給了我希望,至少是讓我認識到自己還不算“邪惡”,大家不知道註意沒有,《白鹿原》裏的壹些人名,很多是真實存在的,有的沒寫明全稱,但是姓氏完全是對得上的,比如賀、二虎將軍、馮部等等,這些我就不多做解釋,因為寫再多的這樣內容,稿子很容易被以審不通過的原因,被留在後臺。
聽說電視劇版的結局白孝文是被正義懲治了的,但我看到的不僅僅是這些,劇中還對白孝文進行了大力的抹黑,為了就是迎合結局對白孝文的處理,顯得劇情更合理壹些,我就壹直疑問,為什麽壞人非得像壞人?為什麽壞人就要被懲治,好人就留到了最後?我不是反對這個,而是現實中會出現壹些不是這樣結局的事情,編劇看起來的好意,卻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就是讓更多的人不相信“好人好報,壞人短命”這樣的故事,隨之就會出現價值判斷的扭曲。
很多人沒都有考慮到這樣的故事會帶來什麽危害,以為歌頌永遠不會帶來負面效應,但是事實就是這樣,除非我們再也不會出現類似“辱母殺人”這樣的悲劇慘案,不然人的價值判斷會被這樣的電視劇加速扭曲到讓人質疑自己的程度。
白孝文最後要殺黑娃,黑娃辯解說:我當土匪幹了壞事,但後來我學好了,還有我圍剿過遊擊隊,但我沒有傷害他們,最後那個叛徒我殺他是為了避免泄露情報,就算這些都不算,但黑娃是投誠,是起義,什麽叫起義,起義就是之前的所有罪責壹概不追究,不然怎麽叫起義,但黑娃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不然陳忠實怎麽還敢在壹些人物上用實名寫這本小說。
我們的價值判斷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我們看到的和現實是壹致的,這樣我們不會給我們自己心理上帶來過多的影響,為什麽上世紀七十年代,有很多人精神會崩潰,其實有壹個原因就是看到的現實和灌輸的思想完全不壹樣,讓人失去了價值判斷能力,妳壹畝地產三十萬斤糧食,現實我卻還在挨餓,這只是壹個激化放大版的現實。
我們看到還有那麽多的不公平,但總給我們灌輸公平的世界,這樣對我們是有害的,而近些年出現壹點點有意義的電視劇,如《驢得水》這樣的,他們就是真實的揭露現實,恰恰就形成了好的反響,然而很多編劇卻沒有理解其中的深層邏輯。
每天歌頌英雄,要等到我們身邊確實很多英雄的時候才能歌頌,不然適得其反,只會加劇價值判斷的扭曲,有關部門突然之間做了壹件好事就大肆宣揚,除非後面妳要用更多的好事去不斷的刷存在感,不然只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問題,就像壹個孩子突然做了壹件好事,妳如果鼓勵他,讓他得到報酬回報,他就以為做好事是“付出”,付出必須有回報,這樣的好事我看不做也罷,根本無法實現靈魂的真善美。
文: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