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的童年有這樣壹個小夥伴:壹頭紅發,臉上有雀斑,鼻子像鼴鼠挖出來的土堆,耳朵裏有無盡的汙垢,脖子上有壹圈舊汙垢,身上有壹股臭味,走路像駱駝。
妳會和這樣的小夥伴壹起玩,和他交朋友嗎?答案不言而喻。
這個孩子就是法國作家朱爾斯·雷納德的自傳體小說《胡蘿蔔胡子》中的小英雄胡蘿蔔胡子。
《胡蘿蔔胡子》是朱爾斯·雷納德在30歲時為他心愛的兩個孩子寫的壹部經典小說。這部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受到當時觀眾的好評。
其實嚴格來說,這本書不是小說,只能稱之為“小說式散文”。是作者用簡潔酷炫的方式記錄下的幾十個童年故事,以小主人公的精神成長為線索,巧妙地串聯在壹起。讀者讀任何故事都不會覺得突兀。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治愈的現實主義兒童小說,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從這部小說裏看到自己的童年或多或少受到的傷害。畢竟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不像溫馨的回憶那麽美好,而這部小說只是以孩子的視角把農村生活詩意的外衣撕得粉碎。然而,作者寫這部小說的目的並不止於此。他向我們展示了更深層的意義。
下面我逐壹分析壹下小英雄和其他人的關系:
1.孩子和母親的關系:卑微的對母愛的渴望是不允許的。
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冰心曾寫過壹首贊美母愛的詩:
要是每個人都能享受這樣的母愛就好了!可惜,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是孩子在天空下赤裸裸的影子,有的甚至是孩子的噩夢。胡蘿蔔胡子的母親萊皮克太太就是這樣的母親。
萊皮克太太是壹個嚴格的基督徒。她有三個孩子,大兒子費利克斯,女兒歐內斯特娜和小兒子胡蘿蔔比爾德。大兒子大女兒在她的管教下長得好看,懂事聽話,在家也不鬧,小兒子則是眼中釘肉中刺。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聰明的大兒子和女兒,留給小兒子的只有羞辱、責罵和體罰。
書裏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這個外號叫胡蘿蔔胡子的小兒子的真名是什麽,也就是說家裏從來沒有叫過這個孩子的真名,母親對這個孩子也是極度不公平和情感上的忽視。
壹開始,關於母親的故事是這樣的。母親命令膽小的胡蘿蔔晚上關雞舍門,並把它安排成胡蘿蔔胡子每天必做的事。其次是胡蘿蔔,絡腮胡晚上打呼嚕被媽媽捏,說是噩夢;胡蘿蔔要尿床,被媽媽騙喝自己的尿,被哥哥姐姐取笑。媽媽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吃什麽胡蘿蔔。她讓胡蘿蔔把吃剩的西瓜皮給兔子,不吃西瓜的胡蘿蔔只好去偷兔子窩裏的西瓜皮。
胡蘿蔔胡子已經習慣了這些事情。他沒有表示強烈的反抗。大概他已經對母親長期的冷暴力麻木了。他不敢把手放在口袋裏,也不敢在媽媽面前吹口哨。她臉色壹變他就嚇壞了,甚至在她做錯事的時候主動伸出頭來讓她打。
為此,胡蘿蔔必須將積累的怨恨發泄在身邊無助的動物身上。他曾經砸碎壹只鼴鼠的腦袋,用獵槍打死壹只剛餵過奶的貓。這些血淋淋的場面,看了令人心驚肉跳,甚至覺得孩子徹底毀了。
然而,即使如此,當她父親在晚餐時向她要壹些面包而不理睬她時,他還是為母親感到難過。還有壹次,由於不小心,他讓掛在身上的鉤子刺穿了他媽媽的手,差點把骨頭切掉才摘下來。在他準備被媽媽打壹頓的時候,她媽媽因為某種原因原諒了他,這讓他感動得流淚。
胡蘿蔔胡子謙卑地渴望母愛,但他的母親壹次又壹次地讓他失望。他的心就像暴風雨中的樹葉。"風暴揉皺、摩擦、擠壓、收縮了他的心."他甚至躲在衣櫃裏感嘆:“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孤兒。”
終於有壹天,他開始反抗他的母親。他跟父親說他已經不喜歡母親了,讓他暑假不要回家上學,或者幹脆離家謀生。沒想到,父親說:“妳以為我喜歡她嗎?”後來父親還拋出了壹長串人生道理,讓他心動不已:
“我勸妳要有耐心,要堅強。等妳長大了,妳就可以自由了。脾氣和氣質合不來,妳可以和我們斷絕關系,自立門戶。但在這之前,妳要努力占上風,克制自己的敏感,觀察別人,那些和妳生活在壹起的人;妳會覺得很有趣,我保證妳會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安慰。”
2.孩子和父親的關系:可以談,但不親密。
胡蘿蔔胡子的父親萊皮克先生,當時就像壹個普通家庭的父親。他為家庭生計操勞,脾氣暴躁,對孩子要求嚴格。父親並沒有像母親那樣嚴重忽視胡蘿蔔胡子的情緒。他經常帶著兩個兒子去遊泳和打獵,以培養他們男孩時的勇敢氣質。他可以鼓勵胡蘿蔔在作文中不斷拿高分,但當胡蘿蔔不得不去獵殺兩只土撥鼠中的壹只時,他卻責怪他沒有把兩只都殺掉。
不過,我父親是胡蘿蔔在家裏唯壹可以傾訴的人。胡蘿蔔要上學的寄宿期間,父子之間通過書信的溝通甚至比面對面的溝通還要順暢。但是,父親自始至終都像壹個嚴肅的老師。父親來學校看他的時候,還不習慣和他親熱。他希望父親像親兄弟壹樣呵護他,但他以耳朵裏有支筆為由避開了他。
為此,胡蘿蔔必須把怒火發泄在壹個無辜的學監身上。因為監考老師太在乎壹個紅臉同學瑪索,所以對待瑪索比其他人都好。胡蘿蔔胡子感到不公平和嫉妒。他告訴校長,學監和瑪莎的關系不正常,導致學監被開除。當監考老師離開學校時,胡蘿蔔不得不用玻璃割破自己的臉,把自己的血抹在臉上,對著監考老師大喊:“誰讓妳親他而不是親我的?”妳看,我也有紅臉,只要我想叫紅。"
在心理學上,這叫做投射。胡蘿蔔必須把他對父親關心的渴望投射到學監身上。他敢作弄學監,卻不敢作弄父親。他壹直渴望著父愛!他的母親讓他失望了,沒有父親的愛,他會陷入絕望。書後面還有壹個地方說,胡蘿蔔在父親的鼓勵下不得不表達自己奇怪的個人想法後,遭到了父親的訓斥,他竟然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好在他後來把自殺的想法告訴了父親,父親的話又給了他力量:“妳以為死亡只是誘惑了妳嗎?”只想著自己會腐蝕妳。"
從這個角度來說,胡蘿蔔胡子的父親在親子關系上還是合格的。雖然他沒能給胡蘿蔔胡子足夠的愛,但他至少給了胡蘿蔔胡子成長的力量。
3.孩子和教父的關系:親密,愛的堡壘
這本書裏提到胡蘿蔔和哥哥姐姐之間的互動很少,可能是因為哥哥姐姐更受寵,得到更多的照顧和玩具,胡蘿蔔自然也就因為嫉妒和他們分開了。胡蘿蔔和他們的關系壹定比女仆阿加特和鄰家小女孩瑪蒂爾德還要親密。從他和阿加特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萊皮克壹家表面上彬彬有禮,冷漠無情,但心裏各有想法,彼此缺乏溝通。
胡蘿蔔在《原生之家》感受不到的溫暖,被壹個外人彌補了。這個人是胡蘿蔔胡子的教父,壹個脾氣暴躁的孤寡老人。奇怪的是,教父除了胡蘿蔔須誰也不喜歡。教父曾經對胡蘿蔔胡子說:“如果我小時候有壹只猴子(像妳壹樣),我會舔它的屁股。”
胡蘿蔔每隔壹段時間壹定要去教父家吃飯,陪他去釣魚,或者看他在葡萄地裏挖地。他住在教父的房子裏,離開母親睡在壹起感到非常快樂。他向教父吐露了母親的偏心,教父勸他以後不要撒謊惹母親不高興。教父為了讓他開心,半夜起來陪他去摘有蟲子的李子,和蟲子壹起吃李子給他吃。
在這裏,教父充當了心理咨詢師的角色。教父對胡蘿蔔須的愛極其純粹。因為早年的疏忽,胡蘿蔔須掉進了泉裏,差點淹死,至今還後悔失眠。他為無愛的胡蘿蔔胡子建造了壹座愛的堡壘。胡蘿蔔胡子可以在這裏遮風擋雨,找回失去的愛,學會愛。他對教父說:“我喜歡妳,我的老教父;但如果妳戒煙,我會更喜歡妳。”
總有壹些像老教父壹樣的人,和我們沒有血緣關系,卻用他們純真的愛教我們如何去愛。如果妳不打算去愛和被愛,人生的整個旅程將毫無意義。就像《愛德華的奇妙旅程》裏的玩具瓷兔壹樣,它告訴我們,即使失去了愛,我們也會重新學會愛。
回到《胡蘿蔔大胡子》這本書,如果只看家裏小主人公的苦難,那麽我們會對整個人生感到絕望。然而,無論生活多麽絕望,我們也能找到成長的力量。就像作者朱爾斯·雷納德本人壹樣,我猜他寫這本書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整理和放下童年的傷痛,讓自己的余生走得更輕松愉快,這也是壹種治愈。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承受各種各樣的痛苦,但最終都能找到治愈痛苦的方法,成長為自己夢想成為的那種人。
請相信,妳的自愈能力遠比妳想象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