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特英國畫廊的這次展出是近30年來收集傅塞利作品最廣泛的畫展,展出了他的60多幅油畫和素描,其中包括《夢魘》、《三女巫》、《牧羊人之夢》等。另外威廉·布雷克的《死屋》、《跳蚤的幽靈》等也是難得壹見的珍品。有趣的是,這次展覽還有壹個特別部分,稱為“魔影幻燈”,在恐怖的音效和駭人的圖像中讓參觀者們戰戰兢兢地領略200年前的祖先們制造出的驚悚效果。
瑞士出生的畫家亨利·傅塞利(HenryFuseli)起先並沒什麽名氣,但他在1782年英國展出的壹幅畫卻吸引了無數目光,成為轟動壹時的大事件。這幅畫名叫《夢魘》,之後的40年中,許多漫畫家通過戲仿它來諷刺政治家或英國王室。當時人們哪怕並不知道傅塞利,也會認識這幅畫。2003年,香港出品了壹部由吳彥祖主演的小成本恐怖片《妖夜回廊》,據說整個故事就是受到這幅畫的啟發。今天,這幅震驚壹時的名作成為此次畫展的主打作品。
我們只能用“不堪”來形容《夢魘》:畫中的女人完全不顧體面地攤在那裏,唾手可得;惡魔怪異地蜷縮著,是這幅畫中最邪惡的靈感。當1790年傅塞利再次以“夢魘”為題畫了第二個版本時,那魔鬼臉上居然帶著笑意,簡直讓人無法正視。對於傅塞利以及他同時代的畫家來說,“不堪”是壹種策略。沒有人會在壹幅畫前故意裝出難堪的表情,所以,如果妳的畫能令別人難堪,證明妳成功地擊潰了他們的審美心理防線。
傅塞利在羅馬時,許多藝術家聚集在他身邊。他的藝術有壹種特立獨行的怪誕感,那種極富表現力的扭曲令大家著迷。這群人偏愛直白的怪異,圈子中的活躍分子詹姆士·巴利曾經在畫作中讓大音樂家查爾斯·伯內穿上全套學士禮服在泰晤士河中遊泳,旁邊有滿滿壹船的繆斯女神。除此之外,他們喜歡陰森可怖的屍體、食人族、暴力場景。與這個小圈子有關的許多畫作近來陸續被發現,充滿了令人發指的暴力場景與極其誇張的人物形象。
18世紀後半期,哥特藝術席卷了從文學到視覺藝術的各個領域,而追本溯源,這種風格卻起源於建築。哥特式建築風格歷來被認為愚蠢而醜陋,但卻得到了不少擁躉,赫瑞斯·沃珀爾就是其中的狂熱分子。沃珀爾是個不折不扣的哥特迷,他決定將這種詭譎的風格發展到文學領域,於是寫了壹本小說叫《奧蘭多城堡》。書壹問世,便引得人們爭相模仿,成為了壹種文學範式。死人骷髏、秘密通道、殘忍的謀殺、斑斑血跡、城堡的地牢,這些元素在之後幾十年的小說中不斷出現。就像傅塞利的畫壹樣,“不堪”是這種風格的重要環節。
今天,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哥特小說很糟糕,並且極度無聊。作者全然拋棄了精妙的技巧,壹味追求粗糙、放肆的感官刺激。但任何藝術形式發展到成熟期,終究能夠成就壹些真正的巨作:濟慈的《聖艾格尼斯之夜》、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都是哥特文學中的瑰寶。
回顧哥特藝術的發展脈絡,其中也有壹些意外——因為其中包括了威廉·布雷克的作品。很少有人覺得布雷克是哥特派,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壹,不需要跟風,也不屬於任何門派。但事實上,他的版畫帶有壹種暴力、粗野的神秘氣質,那種夢境、幻景、不斷出現的感官主題,與傅塞利的小圈子有著驚人的相似。布雷克的作品中經常出現被縛的神話人物形象,譬如普羅米修斯。這也是傅塞利的圈子極為著迷的主題。雖然這兩位藝術家沒有直接的聯系,但無疑他們生活在相同的精神世界中。
哥特藝術把英國畫從傳統的肖像畫、風景畫中帶進更廣闊的視域,文學、聖經、神話的主題交相出現在畫作中。而且,哥特派深諳下裏巴人的心理,可以輕而易舉地迎合大眾的口味,形成巨大的影響力,那些高高在上的學院派經典難以望其項背。
傅塞利筆下充滿暴力、邪惡、感官沈淪的世界在之前的英國藝術中前無古人,他為藝術家提供了另壹種創作狀態:閉上雙眼,畫出妳的內心世界。在他的畫前,妳可以盡情享受那藐視壹切禮節的難堪,讓妳中規中矩的靈魂小小出壹下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