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漫漫歸途——為奴十二年

漫漫歸途——為奴十二年

如果妳回答壹個問題:什麽是自由?妳會給出什麽樣的答案?

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不想動就躺著,完全不用想著減肥;或者想去哪就去哪,有閑有錢;或者想寫什麽就寫什麽,沈迷於自高自大。讀者的心理跟我有什麽關系?

那麽在這部電影裏,妳會看到,壹個人,對於他來說,歷盡艱辛,每天都活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所追求的自由,無非就是回家。這是壹部沈重的電影,展現了壹個絕望的世界,奴役與被奴役,誣陷與不公,鞭笞甚至死亡。

有的人享受特權,覺得理所當然,有的人活得很慘,只是覺得理所當然。

01歷史背景

從15世紀中葉開始,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數以萬計的非洲黑人背井離鄉,漂洋過海,被賣到美洲、印度洋和亞洲的殖民者經營的種植園和礦場,成為奴隸。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隨著美國種植園的發展,奴隸貿易在這壹時期達到高潮。

當時美國北方各州已經開始實行勞工自由制度。大多數黑人都成了“自由人”。在南方,受種植園利益的驅使,仍然實行奴隸制,黑人仍然是“奴隸”,過著悲慘的生活。

02故事

主人公所羅門是壹個自由人,住在紐約,有妻子和兩個孩子。他是小提琴家和木匠。沒錯,用現代的話來說,還是個斜杠青年。前半生的幸福生活在壹場騙局中戛然而止。他被兩個人騙到華盛頓,賣給了奴隸販子。

所羅門被賣到南方,最初被經營伐木農場的奴隸主傅娟買下。沒錯,是傅娟飾演的奴隸主,性格溫和,很有同情心,對所羅門也不錯。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白監才吃醋。他不斷制造事端,最後計劃用兩個無賴絞死所羅門。傅娟給所羅門買了壹張借條,所以他不能死。最後,所羅門不得不被轉賣給——埃普斯,另壹個被稱為“奴隸終結者”的反派。大部分情節在埃普斯的棉花種植園展開。這部電影用了大量的時間和鏡頭來展示奴隸主是如何對待奴隸的。壹天摘不到200斤的棉花會被鞭打,晚上會被變態奴隸主叫去跳舞。逃跑的奴隸在野外用私刑自縊。甚至年輕的女奴也被奴隸主強奸,被嫉妒的奴隸主妻子毆打虐待。在炎熱的南方,奴隸吃最簡單的食物,做最重的工作,男人和女人壹起住在壹個棚子裏。

埃普斯曲解聖經來證明這樣對待奴隸是上帝的旨意。他殘忍,變態,沒有人性。不是把奴隸當人看,我覺得奴隸和狒狒差不多。生活在這樣壹位大師身邊的所羅門,壹直在隱忍,尋找機會逃避。他也信錯了人,差點被查出來。最後遇到了壹個真正反對奴隸制的木匠(布拉德·彼得飾演,帥哥,但作風頹廢),通知了所羅門在北方的朋友,最終獲救。

03鏡頭

電影裏有兩個長鏡頭。

第壹幕中,所羅門差點被壹名白人監工吊死,但獲救後仍被人用繩子綁在脖子上吊在樹上。他只能用腳尖著地來維持呼吸。在這個鏡頭裏,太陽早上升起,中午陽光燦爛,然後夕陽晚照。背景裏有樹,有忙碌的人,但沒有聲音,只有蟬鳴。所羅門似乎是壹個隱形人。沒人會看到壹個人在這裏有生命危險。沒有人敢來這裏讓他失望。他不服從白人,即使他沒有錯,他也應該受到懲罰。

在第二個場景中,所羅門向朋友發出求救信息後。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導演給了他壹個臉部特寫。孤獨,隱忍的臉,麻木,克制的表情,空洞的眼神充滿了失望。他的臉就是他的心。如果他這次失敗了,他可能會放棄。像成千上萬的奴隸壹樣,他壹生受盡虐待和辛勞,直到筋疲力盡地倒在田裏。

04音樂

所羅門準備寫信求助,懇求壹個破產的白人幫他寄信,但對方食言,告訴了埃普斯。所羅門只好不情願地把信燒掉,隨著火焰慢慢熄滅,最後化為灰燼,他回家的願望也熄滅了。他甚至砸碎了自己心愛的刻有妻兒名字的小提琴。

然後壹個黑人同伴死了。每個人都在葬禮上唱歌。

……

滾,喬丹,滾

滾,喬丹,滾

主啊,我的靈魂在天堂升起

在喬丹·羅爾的那壹年

……

耳邊響起了回家的歌聲,所羅門重燃希望,淚流滿面。整部電影,他的情緒都被控制住了,在這裏的葬禮上他哭了,觀眾的情緒也壹起釋放了。

最後,兩鬢斑白的所羅門終於回家了。看到他對家人說“對不起”,我忍不住哭了。

137分鐘的電影充斥著各種虐待場景,被虐待者在默默承受。同樣是黑奴題材的電影,和昆汀的《被解放的姜戈》裏的快意恩仇是不同的。十二年的奴隸生涯壹直是克制和忍耐的,這是奴隸生活的真實記錄。

奴隸貿易的歷史長達400年,發生在標榜追求自由、平等、人性的歐美國家,發生在信仰上帝之愛的國家。不平等和奴隸制已經麻木了人們的思想。普通人就算不考慮利益,也會認為黑人低人壹等。直到今天,歧視仍未消除。

高說,他害怕談論黑人歧視的話題,因為有太多復雜的歷史原因。但是,單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生而相同的人理應享有人權。非洲大陸曾經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如果不是殖民主義的入侵,她還會在自己的發展方向上繼續開出美麗燦爛的文明之花。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經歷過殘酷迫害的時期,我們也不例外。但追求自由的力量總能讓我們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壓迫與反壓迫,奴役與反奴役,在不斷的鬥爭中,希望人類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註: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