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世界短篇小說大師

世界短篇小說大師

世界短篇小說巨匠: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壹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壹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醜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壹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壹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 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莫泊桑出身於壹個沒落貴族之家,母親醉心文藝,並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尤其喜愛詩歌,在其影響下,莫泊桑少年時代便憧憬作壹名詩人。他13歲開始寫詩。

在魯昂讀中學時,他又受老師、詩人路易·布那影響,開始多種體裁的文學習作,後在福樓拜親自指導下練習寫作,參加了以左拉為首的自然主義作家集團的活動。1870年,莫泊桑參加了普法戰爭,退伍後,在工作之余,依然從事文學寫作。

他以《羊脂球》(1880)入選《梅塘晚會》短篇小說集,壹躍登上法國文壇,其創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間,他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壹生》(1883)、《俊友》(1885)、《溫 泉》(1886)、《 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壹般堅強》(1889)、《我們的心》(1890)。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和國的黑暗內幕:內閣要員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出發,欺騙議會和民眾,發動掠奪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國主義戰爭;抨擊了統治集團的腐朽、貪婪、爾虞我詐的荒淫無恥。莫泊桑還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壹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說布局結構的精巧。典型細節的選用、敘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文筆,都給後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2)契訶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醜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創作的旺盛期恰在十九世紀俄國最反動最黑暗的八十年代。要想了解契訶夫的世界觀以及創作思想,《契訶夫的創作與十九世紀末期現實主義問題》是壹本非常值得壹讀的參考書。本書由蘇聯女文學評論家耶裏紮羅娃著,由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年出版。現摘引部分段落僅供參考:

1 這位年輕的作家所作的客觀上真實的速寫,乍看起來好象只是要講點生活趣事,寫壹場偶然聽來的談話,攝取壹張肖象,然而正是這些小的畫面,構成了壹幅富有時代特征的,豐富而真實的俄羅斯真實的圖畫……構成了當時俄羅斯生活的壹部獨具特色的諷刺史詩。

2 在安多沙·契洪特(契訶夫早期發表作品的筆名——筆者)所揭示的形形色色的俄羅斯生活的事實中,很快就決定了他著重描寫的兩種現象:警察的專橫暴戾和小市民的惡勢力。正是這些主題又貫穿在契訶夫已成熟的創作中,並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成就。警察和官僚的壓迫使整個國家飽受苦難;唯命是從和心滿意足的小市民則是停滯不前、毫無社會積極性和合法暴行的象征代表。在契訶夫看來,警察官僚的壓迫和小市民是最可怕的社會禍害……

3 由於官僚機器的空前增加和復雜化,在契訶夫當時的官僚機構的成員選拔上有了壹定的“民主化”傾向:壹些長官甚至“大人物”往往都是從小市民階層或者官僚界的“小人物”中提拔出來的,而這些被選用的人也就成為沙皇政府的最熱心的維護者和忠實奴仆。……壓迫的形式和壓迫者的類型不斷地“豐富”起來;需要壓迫別人的心理象傳染病壹樣到處蔓延,有時候甚至通過壹些最使人意想不到和難以置信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現象從八十年代前半期就逐漸成為契訶夫創作的中心問題之壹。

4 契訶夫對小市民階層深惡痛絕,是因為這些人死氣沈沈,麻木不仁,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過著寄生生活,而對人類所關心的壹切問題抱著動物式的冷漠態度。……在契訶夫看來,誰都沒有象小市民那樣敵視真正的人類利益,因為他們任何時候和任何環境下都離不開他們的座右銘:“這不幹我的事。”……契訶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描繪小市民的世界時,著重表現了它的壹個基本特征:瑣事(各種低級的情感、微不足道的事件、鄙俗的興趣和本末倒置的“活動”)的可怕的權力。小市民把生活瑣事看成是重大的、不可避免的、唯壹重要和有意義的東西。毫無意義和荒唐無稽決定著這類人的社會存在的本質,他們的生活無比空虛,在他們的生活裏,即使連壹點點類似勞動和事業活動的東西也找不到。

3)歐.亨利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壹,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壹個醫師家庭。他的壹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銀行短缺了壹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藥劑師。他在銀行工作時,曾有過寫作的經歷,擔任監獄醫務室的藥劑師後開始認真寫作。1901年提前獲釋後,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他幾乎每周寫壹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壹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壹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

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

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

《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壹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

贊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壹片藤葉》等

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