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微紀元》講述了在未來,人類發現自己即將面臨壹場來自太陽的災難,於是派出十幾艘宇宙飛船進行可生活行星的搜索,結果都無功而返。
這些人被稱作“先行者”,而這裏的先行者是最後駕駛飛船回歸地球的,自認為宇宙的最後壹個人。但之後,他驚訝的發現,人類沒有滅絕,他們以另壹種方式繼續生活著。
《微紀元》內容簡介
先行者知道,他現在是全宇宙中唯壹的壹個人了。
他是在飛船越過冥王星時知道的,從這裏看去,太陽是壹顆暗淡的星星,同三十年前他飛出太陽系時沒有兩樣。但飛船計算機剛剛進行的視行差測量告訴他,冥王星的軌道外移了許多,由此可以計算出太陽比他啟程時損失了百分之四點七四的質量,由此又可推論出另外壹個使他的心先是顫抖然後冰凍的結論。
那事已經發生了。
其實,在他啟程時,人類已經知道那事要發生了,通過發射上萬只穿過太陽的探測器,天體物理學家確定了太陽將要發生壹次短暫的能量閃爍,並損失大約百分之五的質量。
如果太陽有記憶,它不會對此感到不安,在幾十億年的漫長生涯中,它曾經歷過比這大得多的巨變。當它從星雲的旋渦中誕生時,它的生命的巨變是以毫秒為單位的,在那輝煌的壹刻,引力的坍縮使核聚變的火焰照亮星雲混沌的黑暗……
它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壹個過程,盡管現在處於這個過程中最穩定的時期,偶然的、小小的突變總是免不了的,就像平靜的水面上不時有壹個小氣泡浮起並破裂。能量和質量的損失算不了什麽,它還是它,壹顆中等大小,視星等為-26.8的恒星。
甚至太陽系的其它部分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水星可能被熔化,金星稠密的大氣將被剝離,再往外圍的行星所受的影響就更小了——火星的顏色可能由於表面的熔化而由紅變黑;地球嘛,只不過表面溫度升高至四千攝氏度,這可能會持續壹百小時左右,海洋肯定會被蒸發,各大陸表面巖石也會熔化壹層,但僅此而已。
這以後,太陽又將很快恢復原狀,但由於質量的損失,各行星的軌道會稍微後移。這影響就更小了,比如地球,氣溫可能稍稍下降,平均降到零下壹百壹十攝氏度左右,這有助於熔化的表面重新凝結,並多少保留壹些水和大氣。
擴展資料:
《微紀元》是2010年4月由沈陽出版社出版的壹部科幻類圖書,作者是劉慈欣,該書講述了未來人類去尋找新的星球,最後壹個回去後發現人類換了壹種生活方式。
劉慈欣(Cixin Liu),1963年6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河南省信陽市羅山,山西人 ,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 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陽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同時也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壹。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壹人”。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壹邊在山西省陽泉市的娘子關發電廠擔任計算機工程師,壹邊利用業余時間出版了13本小說集。他連續數年獲得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銀河獎,2013年,更是以37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成為第壹位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