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對姚雪垠的小說《李自成》如何評價?

對姚雪垠的小說《李自成》如何評價?

從1963年第壹卷出版,到1999年前後完成第五卷,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耗費了姚雪垠50多年心血。在這部小說中,姚雪垠把歷史學者的膽識、功力,小說家的才能、本領,美學家的眼光、見解,熔於壹爐,形諸藝術的筆墨,化為形象的藝術創造,精縷細刻,不僅展示了具有歷史深度的民族風貌畫卷,更成就了壹部熔鑄了歷史思辨精神的煌煌巨著。

01 展現出絢麗的民族生活風貌

《李自成》以農民革命戰爭為中心,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國境內豐富多樣的歷史生活風貌。作品展現的是我國歷史上壹個各種矛盾錯綜交織的動蕩紛亂的年代,而且展現得異常真實寬廣。

人物從義軍領袖、將領、謀士、家屬、出兵、皇帝、後妃、藩王、文臣、武將到太監、宮女、幕僚、衙役、鄉紳、商賈、藝人、遊民、乞丐、巫婆、書生、農民、小販、手工業者、江湖術士……幾乎三教九流,無所不包。

他們都是中國的土特產,打著民族歷史的很深的印記。比如開封城裏的元宵節:周王府中,張燈結彩,金碧輝煌,燃放煙火,大擺酒宴,壹派豪華富貴景象,而在相國寺內或街頭燈下,災民啼饑號寒,待賣的小女兒頭上插著草標……

再看京城周皇後的生日:為了替皇後和皇帝“祈福”,隆福寺的小和尚被騙自焚,而他那做宮女的姐姐,又因以血寫經而死。她多年來用自己生命積蓄的二十兩銀子,在宮中才抵得上壹碗黃瓜湯,這就是中國明代的皇宮生活。

至於開封被圍時期秀才張存仁壹家的命運,他妻子那種善良、賢惠的性格和後來那番慘不忍睹的遭遇,更是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寫照。

開封城中貧寒的知識分子張存仁壹家,在長期的圍城中糧盡菜絕,老父餓死,自己卻叠受官軍搜糧的打擊。妻子香蘭攜子出城,被官軍擄掠,兒子被投入黃水溺死後,被逼成瘋癲, 披發赤足,對天地長呼,為兒子招魂。

作者描寫她淒絕的哭聲,悲愴的呼叫,令人不忍卒讀。作者對張存仁壹家的描寫的典型意義,就在於他真實地反映了長期的戰爭給廣大百姓所帶來的生活悲劇。開封城內的百姓由易子而食,直到公開殺人吃肉,偌大的中州名城,十室九空, 鬼火瑩瑩,直至黃浪直撲城頭,浮屍飄蕩。

這部小說,以宏大的規模成功地寫出了絢麗的富有民族色彩的歷史生活畫面。

02 壹部具有歷史思辨精神的傑作

《李自成》是壹部表現明末總體政治格局的小說,卻不以王朝史壹類的標題命名,這種看似名實不符的矛盾,其實包括另壹層巧妙的蘊意,即小說構思上多維互動的藝術格局。實際上,作品無論突出哪壹方面,都以壹種反襯的方式在突顯對方,對其它兩方面的描寫也是有力的引導和鋪墊。

小說題目正是這種小說結構的體現,李自成農民起義是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治局面的爆發點,明、清朝代易位正是明王朝自身矛盾、自我崩潰的必然結果。深入描寫明王朝內部矛盾,不僅有利於了解明末農民起義何以剿而不衰、愈演愈烈,而且揭示了農民起義中誕生的新王朝與舊王朝在政權文化上的同構傾向,從而進壹步理解大順朝迅速崩潰的原因。

同時小說對新興的清王朝的關註和描寫,它壹系列的政治舉措,野心勃勃,充滿進取的活力,對於成熟到逐漸衰朽的中原文化是壹股巨大的沖擊力,這又使作品富於文化反思的品格。

“李自成”不是孤立的,而是明、清轉換之際的歷史產兒。換句話說,沒有明王朝積重難返的政治危機,就沒有李自成農民起義;沒有李自成農民起義,就沒有明朝的滅亡和清軍入主中原;沒有大順朝的覆滅,就沒有清王朝的壹統天下。促成明末歷史大變局的這三者之間,缺壹不可。

如果說,小說描寫李自成、牛金星、李巖、宋獻策等人被“逼上梁山”、投身農民起義,與 水滸傳 相似;那麽由於明、清王朝在小說描寫中所占的分量,特別對各方高層人物的著意刻畫,使這部看似表現農民革命的“水滸傳”,毋寧是壹部描寫明末歷史的“三國演義”。

崇禎是小說描寫明末歷史的焦點人物。起義軍勢力的長與消,清軍的退與進,都與崇禎息息相關。壹方面起義軍和清王朝都渴望攫取大明江山;另壹方面,搖搖欲墜的崇禎王朝仍然占據明末局勢的主導地位,崇禎的每壹個決策,都勢必影響歷史舞臺上不同政治勢力的勝負結局:

明王朝投入鎮壓農民起義的力量多壹些,清軍勢力就自北向南迅速擴張;明王朝全力以赴對付清軍,李自成和農民義軍的勢力隨即成星火燎原之勢。崇禎由於夾在兩股政治勢力之間,國力逐漸被削弱,國土逐漸被蠶食,導致最終滅亡。

歷史固然有歷史的“合力”促成,也絕非個別歷史人物的歷史。但註重描寫的小說藝術,更看重歷史生活中的人物和細節,看重歷史人物的主動性,因此在小說中,這些人物也決不會是壹些歷史必然發展規律的玩偶。

在這裏,小說藝術似乎與歷史哲學兜了個圈子,小說藝術的向心力在於發掘人物的具體復雜性,而不在於抽象的歷史觀念,甚至有意地反其道而行之,就像它標新立異的稟賦使然。

實際上,任何抽象的歷史觀念只是對以往歷史和歷史人物的總結,而無法倒推過去,指導小說家照此結論去演繹人物。恰恰由於小說家註重歷史人物的具體可感性,作為壹種藝術象征,才使這樣的人物故事更令人信服地體現了壹種歷史的宿命。崇禎的確是“生於末世運偏消”的亡國之君,成王敗寇,也是向來比較流行的輿論勢力。

但姚雪垠是壹位對歷史深懷悲憫之心的小說家,他沒把崇禎寫成壹個咎由自取、天性頑劣的壞人,而詳細地描寫崇禎與命運抗爭,寫他的“勵精圖治”。盡管結局很失敗,諾大的皇室家族,從朝廷到個人互相攻訐,互相拆臺,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對於這些不配享有好的命運的人,作家也沈得住氣,描寫崇禎如何在做“大明中興”君主的個人願望與這種願望最終不可能實現之間苦苦掙紮,他和他的王朝如何壹步壹步地走向不可預知的歷史黑洞,並最終被這個黑洞吞沒。

崇禎向命運的每壹次抗爭,都在王朝內部釀造壹次慘禍,加速了王朝滅亡。僅崇禎向戚畹求助這件事,平白無故死去的小太監、小和尚、宮女、都人、奶媽和他們的家人,書中較為詳細描寫的就有十來個;首輔薛國觀被“賜死”,武清侯李國瑞在監獄吞金自盡,田妃從此壹病不起,終致身亡。朝廷的言官、大儒有的慘遭廷杖,有的瘐死獄中,有的被遷回原籍,受牽連、遭橫禍的人不計其數。

《李自成》第四、五卷是這壹段驚心動魄歷史的結局篇。第四卷上冊結尾描寫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自盡。第五卷上冊描寫多爾袞為清廷攝政王,於甲申年四月開始南征,五月占領北京。清王朝占據中原、統壹中國近三百年就從“多爾袞時代”開始。第五卷下冊描寫李自成在清軍追剿中,於順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初放棄長安、又逃離武昌,軍隊完全潰散,他最後單槍匹馬,在九宮山被當地鄉勇殺害。

小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李自成農民起義懷有無限同情。古代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其中悲劇是最具震撼力的原因,英雄的別稱應該是壹場悲劇。小說對明、清王朝的描寫間或還有滑稽的成分和喜劇色彩,對李自成則完全不同。

李自成是真正的悲劇人物,不僅因為他最後孤家寡人、身首異處的下場最為淒慘,也不僅由於他個人的種種過失,使他最終丟失了大順朝皇帝的寶座。但小說描寫李自成的悲劇在於,他天性仁厚,對下層百姓有強烈的同情心,他越是要解救民眾於水深火熱,擴充軍隊,清除異己,推翻明王朝,就越向失敗的結局靠近壹步,越要背叛他原本善良的天性。

這種悲劇性的深刻之處就在於它是無法避免、無以克服的,如果消滅了問題壹方,事物本身亦不存在。莫非真應了那句名言:

“未掌權勢者,權勢會磨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