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整理的《流浪人,妳若到斯巴》教案 ,歡迎閱讀。更多相關高壹語文教案文章,請關註實用資料欄目。
《流浪人,妳若到斯巴》教案
壹、作者簡介:
1、伯爾(1917-1985)德國小說家,出生於科隆壹個雕刻匠家庭。
2、在科隆度過艱難的童年,1939年入科隆大學學習。
3、二戰爆發,征兵入伍,歷時6年,1945年4月被俘入戰俘營,12月獲釋。
4、1947年發表小說,1951年成為專業作家。
5、1972年因?他對時代的廣闊視野,結合典型的靈敏技巧和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
6、1985年去世,舉國哀悼。
二、解題: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臘,300名斯巴達戰士扼守溫泉關,抵抗強大的波斯軍隊,最後全部犧牲。希臘人為紀念這些陣亡的戰士,在溫泉關立碑紀念,碑上的銘文如下:?流浪人,妳若到家鄉,請報告斯巴達公民,我們在此地陣亡,至死忠於他們的命令。?這篇小說的標題是這段銘文的起句,小傷員在上美術課時曾按美術老師的要求用六種字體將這段銘文寫到黑板上。斯巴達戰士拋灑鮮血是為了保衛祖國,而傷員則充當了納粹德國侵略戰爭的炮灰,最終變成了殘廢人。小說的標題令人深思,暗含著對納粹德國軍國主義的教育的嘲諷與抨擊。標題本身就奠定了這篇小說的批判和反思基調。
三、文本研習:
(壹)把握小說的基本要素。
時間:盟軍已經攻入德國,壹個夜晚。(小傷員參軍僅三個月)
地點:戰地醫院。(小傷員三個月前離開的文科學校)
場景:火光沖天,炮聲不絕。(包括?我?在內大批傷員被運往戰地醫院,許多人死去)
情節:壹個原中學八年級學生、現在的德國傷兵,他始終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麽地方。
(二)分析小說的情節結構。
第壹部分:(從開頭到?我吸了壹口,說了聲?謝謝!?)開端:寫?我?負傷到了傷兵醫院後,被擡進美術教室。
第二部分:(?這壹切不是證據?到?煙草的氣味)發展:寫?我?懷疑傷兵醫院是三個月前自己就讀的學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擡擔架的終於又進來了?到結尾)高潮、結局:?我?終於認出手術室就是自己讀書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壹般處於什麽樣的精神狀態?文中?我?的敘述給人造成怎樣的懸念?懸念的設置在小說中起什麽作用?
明確:
?我?負重傷後被註射了麻醉藥。壹直處在半昏迷狀態。
給人造成的懸念是?到底受了什麽樣的傷?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懸念抓住了讀者的心:傳播人類文明的美術學校怎麽成了充滿血腥的傷兵醫院?17歲的學生怎麽會作為傷兵進了?簡易外科手術室?而這間?手術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麽傷?為什麽有點神誌不清?作者想要表現的主題在?我?的敘述中得到體現,而小說的結尾,懸念落實,真相大白,命運的捉弄,人的悲慘,戰爭的殘酷,產生了強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題也在這裏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關學校環境布置的描寫,說明作者為什麽反復描寫學校的環境布置?
明確:
(學校環境描寫見教材。)
反復出現的對學校走廊的藝術布置的描寫,讓人感受到戰爭對文明的摧殘。學校和傷兵醫院本是兩不相幹的地方,可是?我?受傷後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該在學校讀書的學生卻上了戰場,文科學校成了傷兵醫院,學繪畫的永遠失去了雙手,這些突出表現了法西斯窮兵黷武的本質。
(五)小說中主人公對於戰爭的認識是什麽?作者通過塑造這個人物表達了對戰爭怎樣的看法?請結合文中的具體描寫說說妳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妳自己的想法,可各抒己見)
明確:
小說中的?我?雖然因傷回到臨時的戰地醫院接受手術,但並未表現出對戰爭的憎惡,相反,在轟鳴的炮聲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隊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鐫刻在陣亡戰士紀念碑上,認為自己是為國捐軀,青史留名。但?我?就在短短的三個月中為昔日所受的軍國主義教育付出了慘痛的低價。通過這個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軍國主義戰爭。
(六)從人物的敘述中,妳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
從人物的自述話語中,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獨特性格。?我?是個有點渾渾噩噩的人,壹個可憐的小人物。在戰爭環境中早熟,有點玩世不恭,他不滿的是學校的單調的學習生活,對侵略戰爭則缺乏認識,他糊裏糊塗地上了前線,糊裏糊塗地受重傷回來,不知道為什麽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價值。這可能比較準確地概括了納粹德國時期青少年真實的思想狀況。
四、課堂小結:
壹個未成年的學生在三個月前參加戰鬥,而後受傷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學生成了傷員,學校成了戰地醫院,而昔日所受的軍國主義教育竟然成了血淋淋的欺騙,讓年輕的?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失去了雙臂和右腿。而在精神上遭受的痛苦更是無可名狀,心理上遭受了極大的心理創痛。而這壹切表現了作者對於戰爭本身所作的反思與抗爭:戰爭不僅是壹場民族的災難,也是個人不幸的根源所在。
《壹個人的遭遇》與《流浪人,妳若到斯巴?》比較閱讀
1、兩篇小說都以二戰為題材,主人公分屬敵對陣營,壹個為國而戰,壹個為法西斯賣命,研讀作品,說說作者試圖告訴讀者的是什麽,它們各自是從什麽角度表現主題的?
參考提示:
《壹個的遭遇》是通過壹位老兵對戰爭的回憶,講述戰爭的創傷;《流浪人,妳若到斯巴?》則通過壹位青年學生在戰爭中的感受,寫戰爭對人性的毀滅。兩部作品都有很強的沖擊力,作者要告訴讀者的是戰爭對人的摧殘:不義的戰爭不僅摧毀了文明成果,也摧殘了人的心靈;正義的戰爭雖然能鑄就英雄業績,但是同樣會給人們留下痛苦的記憶。
2、兩篇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同樣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請作比較。
參考提示:
對參戰目的的認識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衛祖國,《流》中的?我?受了欺騙,沒能認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質。
對遭遇戰爭不幸的態度上?索科洛夫是悲傷的,《流浪人,妳若到斯巴?》中的?我?則顯得比較麻木。
在對生活幸福的珍視上?索科洛夫比《流浪人,妳若到斯巴?》中的?我?更加珍視幸福。
3、兩篇小說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試作比較。
參考提示:
不同之處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別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內心獨白,是在和自己的心靈世界交流。
延伸閱讀-測試題
《流浪人,妳若到斯巴?》
壹、基礎演練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壹項是( )
A.顫動(ch?n) 臉譜(pǔ) 丟三落四(l?) 臧否人物(pǐ)
B.場院(chǎng) 肅穆(m?) 數見不鮮(shu?) 生殺予奪(y?)
C.愕然(?) 晃動(huǎng) 寧缺毋濫(n?ng ) 量體裁衣(li?ng)
D. 粗獷(guǎng) 蹣跚(p?nshān) 犯而不校(ji?o) 安步當車(dāng)
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壹項是( )
A. 繈褓 勢利眼 色彩斑斕 君子壹言,四馬難追
B. 凝眸 烏紗帽 惟妙惟肖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C. 肅穆 座右銘 威風凜凜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D. 蹣跚 爆冷門 貪臟枉法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壹項是( )
①進入2005年後,內地突如其來的環保意識所 的?環境風暴?,將成為深刻影響內地環境保護機制和整體社會制度變遷的事件。
②這是不必要和不可能的,外匯儲備大幅度 ,再持續下去,對中國經濟有百害而無壹利。
③邊城鳳凰像壹塊磁鐵久久地吸引著我們,但直到今年夏天我們才有緣去朝拜
已久的聖地。
A. 攪動 狂飆 向往 B. 攪動 飆升 心儀
C. 發動 飆升 向往 D. 發動 狂飆 心儀
4. 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壹項是( )
A. 這個俄羅斯人,這個具有不屈不撓的意誌的人,能忍受壹切。
B. 女主人給他在盤子裏倒了菜湯,看他怎樣狼吞虎咽地吃著,看得掉下眼淚來。
C. 它(黑板上的我的筆跡)觸動了我的心靈,震撼了我內心的某個隱秘的角落,使我驚恐萬狀,我的心開始劇烈地跳動。
D. 擡擔架的人面容疲倦、冷漠,步履蹣跚地擡著他朝門口走去。
5. 選出沒有語病的壹句 ( )
A. 觀察員們關於可以提前結束這壹地區的戰爭狀態的《報告》是有根據的。
B. 日前,天津市兩學生玩?蹦極?摔裂顱骨,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設備的質量問題正調查之中。
C. 我壹點也不懷疑他有為實現四化的決心。
D. 這幾年,中國的經濟實力有了相當明顯的提高,市場也較以前繁榮多了。
6. 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壹項是( )
A. 人心裏有壹股毀滅的沖動、發怒、殺人的沖動。
B. 在樓下時,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擡到美術教室去?嗎?我不屬於?其他人,?我還活著。
C. ?這個城叫什麽名字?我問這位躺在我旁邊的人。
D. ?該死的,?司機大聲地回答道:?妳們已經解除燈火管制了嗎?
二、綜合應用
閱讀下文,完成7?10題。
現在必須承認,我正躺在本多夫壹所文科中學的美術教室裏。本多夫有三所文科中學:腓特烈大帝中學、阿爾貝圖斯中學,但這最後的壹所,第三所,也許用不著我講,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中學。在腓特烈大帝中學的樓梯間裏,老弗裏茨像難道不是特別華麗、特別大嗎?我在這所中學讀過八年書。那麽,在其他學校裏,為什麽不能在同樣的地點也掛上這張像呢?而且也這麽清晰、顯眼,妳壹登上二樓,它就立即映入眼簾。
現在,我聽見外面重炮在轟鳴。要沒有炮聲,周圍幾乎壹片沈寂;只聽見偶爾傳來大火的吞噬聲,以及黑暗中什麽地方山墻倒坍的巨響。炮聲均勻而有節奏。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隊啊!我知道,炮聲通常都是這樣的,但我還是這麽想。我的上帝,多麽令人寬慰,令人愜意的炮聲,深沈而又粗擴,如同柔和而近於優雅的管風琴聲。它無論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覺得大炮即使在轟鳴時,也是高雅的。炮聲聽起來也是那麽高雅,確實是圖畫書裏打仗的模樣?接著我想到,假如再有壹座陣亡將士紀念碑落成,碑頂豎著更大的金色鐵十字,並裝飾著更大的月桂花環石雕,那麽又該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麽我的名字也將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後面將寫著:?由學校上戰場,為?而陣亡。?
可是我還不知道為什麽,也不知道是否當真回到了母校。我現在無論如何要把這壹點弄清楚。陣亡將士紀念碑並無特色,也毫不引人註目,到處都壹樣,都是按壹種格式成批生產的,是的,需要時,隨便從哪個中心點都可以領到?
我環顧這間寬大的美術教室,可是圖畫都被人取下來了,角落裏堆放著壹些凳子,像壹般的美術教室那樣,為了使室內光線充足,這裏有壹排窄長的高窗戶。從這些凳子和高窗戶上能看出什麽來呢?我什麽也回憶不起來。如果我在這個小天地裏呆過,我能不回憶起什麽來嗎?因為這是我八年來學習畫花瓶和練習寫各種字體的地方,有細長精致的羅馬玻璃花瓶出色的復制品,它們由美術教師陳放在教室前面的架子上,還有各種字體:圓體、拉丁印刷體、羅馬體、意大利體。在學校所有的課程中,我最討厭這門課了。我百無聊賴地度過這些時光,沒有壹次我能把花瓶畫得像樣,能把字描好。面對這回音沈悶而單調的四壁,我所詛咒的,我所憎惡的又在哪裏呢?我回想不起什麽來,於是默默地搖搖頭。
那時,我用橡皮擦了又擦,把鉛筆削了又削,擦呀?削呀?我什麽也回想不起來?
7. 文中反復描寫學校的環境布置,主人公壹再懷疑自己是否當真回到了母校。為什麽要這樣寫?
8. 第2段為什麽反復寫?炮聲?,寫我?聽?炮聲?的感受?
9. ?陣亡將士紀念碑並無特色,?都是按壹種格式成批生產的,?需要時,隨便從哪個中心點都可以領到?。?妳能從中體會到什麽?
10. 妳認為這篇以二戰為題材的作品,是從什麽角度表現主題的?
答案
《流浪人,妳若到斯巴?》
壹、基礎演練
l. A(B. ?場?讀ch?ng、?予?讀yǔ;C?晃?讀hu?ng、?量?讀li?ng;D. ?當?讀d?ng)
2. C(A. 四?駟;B. 淹?掩;D. 臟?贓)
4. C(?驚恐萬狀?突出?恐懼?的程度。應為?驚駭萬狀?,以突出?吃驚?的程度)
5. D(A. 歧義;B. ?原因?和?質量問題?不能並列,因為?質量問題?屬於事故發生的原因;C. 成分殘缺,在?的?前加?而奮鬥?)
6. C(A項中?沖動?後應為逗號;B項中?其他人?後逗號在引號外;D項中?回答?後應為逗號)
二、綜合應用
7. 學校的環境布置和主人公讀書時壹樣,到處是軍國主義教育的痕跡,主人公壹再懷疑自己是否當真回到了學校,說明了軍國主義教育遍布所有學校,從而暗示了民族災難和個人不幸的根源。
8. 殘酷的侵略戰爭在主人公眼裏具有神聖的意義,於是炮聲在主人公聽來是多麽悅耳、多麽愜意。這樣寫從側面反映了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之深。
9. 德國的侵略戰爭給其他國家、其他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其實也將自己國家,自己民族引入了深淵。
10. 作者巧妙地把壹個德國傷兵安排在已臨時改為戰地醫院的他的母校裏。壹個為法西斯賣命的傷兵身上真實地概括了那個時代的生活,反映了戰爭的慘無人道,反映了犧牲者所處的絕境,同時從學校的布置暗示了災難的根源。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寫戰爭,巧妙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