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仁尼琴說過:“對壹個國家來說,擁有壹個講真話的作家就等於有了另外壹個政府。”在前蘇聯,索爾仁尼琴就是另外的那個政府。在美國呢?最配得上這個稱號的人是厄普頓。辛克萊。從文學上的聲望看他遠比不過斯陀夫人、馬克吐溫、傑克倫敦、海明威這些耳熟能詳的偉大作家,但作為“另外壹個政府”對社會的幹預和改變,沒有誰像辛克萊那樣直接。
辛克萊從藝術風格上來說,大體屬於左拉式的自然主義作家。他的作品被譯成歐洲各種語言。他是當時在歐洲大陸最受讀者歡迎的美國作家,直到今天,他在歐洲仍然比其他著名的美國小說家擁有更多的讀者。像左拉壹樣,辛克萊並不將小說當成純粹的藝術品,而想使小說在社會科學中占有壹席之地。他主要的興趣在政治、經濟、工業、商業和社會問題方面。他重視調查研究,積累資料,進行科學的觀察和客觀的分析。他長用簡潔、清新和明快的風格表述他的觀點,筆鋒尖刻、直率,毫不含糊,更不神秘。他的語言通俗易懂,有時富有戲劇性,令讀者容易理解和接受。他是個多產作家,作品內容涉獵甚廣,從個人衛生保健和社會問題的雜文到蘭尼*巴德的報刊系列小說。他對社會問題特別感興趣,曾壹度成為”揭醜派“運動的活躍分子,在他的文章裏大膽的揭露大商業公司的背信棄義、壟斷財團的相互勾結。他的小說被稱為社會抗議小說,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因為他敢於接觸社會的熱點問題,所以往往引起平民百姓的關註和支持。
毫無疑問,《屠場》是壹部偉大的作品,這種“可怕的真實”讓其具有絕佳的藝術感染力。但其本身屬於新聞報告性質文學,在對人物的刻畫,尤其對人物心理轉變的描寫有所欠缺,而且在政治觀點上稍顯激進和幼稚。但瑕不掩瑜,《屠場》在美國文學史上仍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