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小說的寫作類型有哪些? 還有新生代小說的基本特征
因為,在我看來,這些作家在文學風格上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它們之中至少存在三種不同的寫作類型:其壹是哲學型(或技術型)。這類作家繼承了新潮小說的文本探索風格,仍以對深度主題的哲學化表述為主,因而文本的晦澀與技術上的實驗色彩可以說與80年代新潮作家壹脈相承。這類作家的代表人物有魯羊、劉劍波、畢飛宇、東西等。其二是私語型。這類作家的小說重在表達純粹私人化的生活體驗,個體的邊緣性的經驗在文本中被強化到了壹個突出甚至極端的地位。這些小說盡管在形式上仍堅持著新潮小說的實驗性,但對於讀者來說形式也只是他們私人經驗的附庸或陪襯,它幾乎被那種夢幻般的個體心理體驗的宣泄所淹沒了。這類作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當今文壇正走紅的幾位女性作家,如陳染、林白、海男等。其三是寫實型。這類作家以對於當下現實的書寫為主,文本透發出濃郁的時代心理寫實氣息,對90年代的商業語境下的種種生存現實進行了全方位的透視與描寫。這些作家基本上已經放棄了新潮小說的技術實驗色彩,而是追求壹種樸素的與生活同構的敘事方式,作品具有強烈的生活感和現實感。這類作家的代表人物是何頓、張旻、朱文、韓東、邱華棟、述平、徐坤等。然而,這樣的分類並不意味著三者之間就不存在某種***同的可言說性和相似性,也不意味著在當今這個混雜了贊譽、推祟、否定、質疑等眾多聲音的時代喧囂之中我們就不能達到某種對於這些作家的***同理解。相反,我覺得,在他們純粹個人化的小說態度和卓爾不群的文本方式中正蘊含了壹種嶄新的文學可能性。對這種可能性的確認和闡釋將是我們審視和把握這個新生代作家群體並進而描述整個90年代中國文學面貌的壹個必然的理論前提。當然,羅蘭·巴特在《寫作的零度》中說過:“壹位作家的各種可能的寫作,是在歷史和傳統的壓力下被確定的。”[2]對我們來說,新生代作家之所以在如年代會發展成為壹種引入註目的文學現象也是有著深刻復雜的思想文化“壓力”與動因並與其所賴以生存的特殊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