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始不寫108英雄,寫朝廷大員高俅,說明當時政治環境非常惡劣,梁上英雄不是自願造反的?而不是被迫將矛頭直接指向統治階級,這才是作者的深層用意。
大作家金聖嘆對這個問題有過深刻的見解。原文如下:
如果壹本大書是高俅先寫的,但不是高俅寫的是180個人寫的,那就亂了。如果不寫180人,先寫高俅,那就完全是武斷了。
也就是說,水滸之所以是潑皮無賴寫的,是想說明當時的朝廷很黑暗。即使是壹個整天知道奉承的流氓也能成為朝廷官員。其他正直的人能有什麽辦法?朝廷不肯讓百姓活命,百姓當然不會白白坐以待斃,這也是下文出現108英雄的原因。
金生感嘆出了《水滸傳》開頭寫高俅的原因。金聖嘆說,這樣寫的目的是奠定《水滸傳》這本書的基調:“宋代之亂,自上而下。”如果不先寫高俅,而先寫眾所周知的梁山好漢,就會天下大亂,自下而上,怪不得宋朝皇帝。
所以作者先寫高俅,是為了說明大宋朝廷有漢奸、賣國賊,才會有人鬧事,這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僅憑這壹點,《水滸傳》就不愧為壹部傑作。
世界名著之旅: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最偉大的小說之壹。故事的背景是宋徽宗的時代。故事的背景發生在魏松時代,也就是宣和時期(公元1119-1125)。
當時的宋朝皇室腐朽墮落。宋貪圖享樂,辱罵小人蔡京為宰相,生活奢靡,勒索百姓,民不聊生,逼得許多人鋌而走險,到處盜賊。
《水滸傳》反映了當時的農民起義。被趕上梁山的起義軍聚集在梁山公園,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旗號,聚集了許多勇者,甚至壹些小官、商人也加入了隊伍。
這些梁山好漢的事跡被世人津津樂道,編成劇本,寫成故事。最後,施耐庵,壹個沒有世代的作者,把它們整理出來,重新創作成小說《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