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愛從不卑微,談談《我在人間湊數的日子》

愛從不卑微,談談《我在人間湊數的日子》

《道德經》裏講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這個顛簸的世道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卑微的。

面對著生活上的壓力,事業上的壓力,以及來自其他因素的種種壓力,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在苦苦的掙紮,努力的活著。

就像汪峰在《北京,北京》中唱的,“我們在這裏尋找,也在這裏失去,我們在這裏活著,也在這裏死去”。

看著小說的標題,我的內心不由自主的想起許多遙遠的從前的事情。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每個人不是活在重重壓力之下呢?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唯獨中間沒有自己,誰人不是在這人間湊數呢?

假如妳光憑小說的題目,從而否定作者本人的生活態度,那妳的確先小看了作者思想的深度。相聲泰鬥馬三立生前,有人采訪過他的兒子馬誌明先生對馬老的評價,馬誌明先生說:“我父親在舞臺上是公認的藝術大師,能把觀眾逗的捧腹大笑,但妳絕對想不到,生活中的他是壹個不茍言笑的人”。

我想,馬老之所以有這樣的生活態度,是因為他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當做藝術家。在他的骨子裏始終認為,自己是舊社會時期的藝人,在他的骨子裏始終覺得自己是卑微的。喜劇大師卓別林,他也有這種卑微感。那是他們自己覺得,實際上世界上沒有誰會覺得他們卑微,現在不會有,以後也不會有。

生活中的錚錚鐵骨123,是個積極向上而又彬彬有禮的小夥子。他謙虛謹慎又樂於助人。我倆是同事,我常去他的工作崗位找他聊天,在他獨處的小房子裏,我總能受到他熱情洋溢的接待,有時候是糖果,有時候是小食品,有時候是茶水,在他那裏總能感覺到蒙古氈房裏的熱情氣氛。

他總和我說:“哥,真羨慕妳能讀那麽多書,不像我初中都沒能念完,就去為了生計各種討生活。我勸他多讀壹些書,去欣賞詩,給他講海巖以及那些小時候沒有條件讀書,而最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

他和我講許多他以前的事,他在當兵之前從事過很多工作,他說他放過羊,養過豬做過飯店保安,酒吧服務生,網吧管理員,快遞員,等等各種服務性行業。過早的求職生涯,讓他飽嘗世道的心酸,同時也形成了他壹生的財富。

《我在人間湊日子》主人公李瑞20歲之前大多數的經歷,都取材於他的那段特殊經歷。可以說20歲之前的李瑞,就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

這段經歷在他的筆下,帶壹些戲謔,帶壹些自嘲,帶壹些淡淡的淒涼,還帶壹些荒誕。看著他的這段描寫,我總能想起十幾年前韓寒的小說——《我和1984》,看著看著會讓妳不自覺的發笑,細思之下又有壹段淒涼之感。

唐伯虎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我想,作者之所以用這樣的筆法寫下這壹段經歷,是對過去的壹種告別和祭奠,同時又不想讓讀者看出在李瑞的身上有他自身的影子。

也許有人認為,這壹段的描寫是粗糙的,因為連作者本人都認為這壹段落,寫的不夠細膩和真實,仿佛是弄巧成拙似的把真事寫假了。

然而我卻覺得這是壹種自然而然的渾然天成。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把真的寫假了,其實它的底還是真的。不經意間寫出了壹種境界。

川端康成說,“文學作品光憑想像是很難完成的,要有作者的經歷和閱歷”。這麽長的篇幅,光憑想像怎麽能做到呢?

對於李瑞的這段經歷,並不耀眼,而且有些

經歷並不光彩。或許有人認為這樣的情節不寫也罷,但我認為這正是小說中欲揚先抑的巧妙。

《大話西遊》中,至尊寶在成為孫悟空之前,他是壹個貪財好色的強盜,正是這這壹段段心路歷程,讓他成長蛻變最後成為壹個英雄。

李瑞也是這樣的,他也走了這樣壹段曲折的心裏歷程,最後他原諒了所有人,在原諒和祝福聲中他的靈魂得到了洗禮。

回顧小說中的人物,李瑞和深愛的女人劉思思。兩個不同世界裏的人,被生生的拽到了壹起。有那麽壹瞬間,我既看不起李瑞也看不起劉思思,深入思考後,我卻發現,我看不起的是自己。

小說我看了兩遍,第壹遍看的是小說,第二遍看的是人生。魯迅說,“未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我也是不配談人生的,只是懷揣敬畏之心。

我在讀這篇小說的時候,讀到李瑞的時候,覺得我自己就是李瑞,讀到劉思思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劉思思。想要解讀李瑞就必須先要解讀劉思思。

劉思思是個怎樣的女人呢?有人說,她是個綠茶婊,當李瑞原諒她的時候,我也原諒了她。所以我對她的評價,只見綠茶不見婊。

每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都會有個白馬王子的夢。她並沒有錯,錯的是那個不敢承擔責任的渣男。

她是個勇敢的女孩兒,為了愛可以毫無顧忌放下壹切,雖然被騙得遍體鱗傷,但我依然贊嘆她的這種對愛的奮不顧身、轟轟烈烈。

當她最孤立無助的時候,她會很自然的想到李瑞,她雖然不愛她,但是她知道李瑞壹定會接受她,因為他愛她。因為她和他在感情上是同壹類人,為愛奮不顧身,只是壹個像火壹樣熱烈,壹個像水壹般執著。

壹個人如果不能嫁給她愛的人,那麽她就要選擇愛她的人,她選擇了後者。李瑞接受了她,接受了她肚子裏的孩子。

她對李瑞有愧疚、有感激、有依賴、她似乎以報答和償還的心裏對待李瑞,對待他們的生活。

她依靠自己家裏優越性,去改善李瑞壹家人的生活。在生活的天平上,她給增加了金錢的砝碼。

隨著孩子的長大,她有越來越深的負罪感。她和李瑞的感情成為她以金錢為代價的救贖。

當她的父親受到審判入獄的時候,她的整個家庭經濟受到重創,她和李瑞壹家人的生活失去了金錢的支撐,使她覺得自己再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面對李瑞和他的母親。

最終她選擇離開,從表面上看她離開的原因有三種,壹、她和李瑞的母親言語上的沖突。二、她和她的母親過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小說中暗指她的母親逼她做出那樣的選擇。三、她始終未曾愛過李瑞,出走是必然。

但我認為她的出走根本原因是她的負罪感,其他的因素只是矛盾的觸發點,至於她對李瑞的愛是有的,而且愛的深沈。只是她的心裏從壹開始就帶有卑微的負罪感,她以救贖的方式開啟和李瑞壹家人的生活。

她對李瑞的愛,就像壹塊冰壹點點的被溫暖融化,當完全融化的時候,正是她愛的不能自拔的時候,也是她覺得自己最卑微的時候,她只有選擇離開。

就像《壹生所愛》中唱的,痛愛讓人悲哀,在世上不能被更改。她和李瑞對彼此的愛就像兩條平行線,始終會有壹段距離,永遠不能逾越。

李瑞從小到大壹直覺得自己是在湊數,從學校裏被老師和同學們忽略,在社會中打拼壹直碌碌無為,以至於遇見劉思思他都感覺自己是那麽卑微。

他從第壹次見到劉思思時就無法自拔的喜歡她,暗戀她,當劉思思讓他冒充自己男友,讓他陪伴到醫院墮胎,甚至後來去見她的父母主動提劉思思辯解自己是劉思思孩子的父親。

這些都源於他對劉思思始終如壹的愛。為了她願意犧牲自己的壹切,包括尊嚴。李瑞實際上是在乎劉思思的過去的,只是他對劉思思的愛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他對自己也是有些看不起的,他在心裏給自己找個借口,只是湊個數。

以湊數來衡量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這種消極正是反映生活中眾多小人物的心境的無奈。與其說是態度,不如說是壹種生存信念的支撐。

李瑞的愛太過盲目,讓自己變得卑微,緊緊的抱著害怕失去的東西,自己難受,更讓對方難受。就像《蝸居》裏小貝與海藻,小貝始終以壹顆卑微的心愛著海藻,當他發現海藻背叛了他們的愛情,他哭著原諒海藻,因為他不能失去,但最終海藻還是離開了他。

當劉思思離開李瑞,李瑞因愛生恨,最後選擇原諒抑或祝福。李瑞的靈魂因此得到解脫。

小說的最後,李瑞走進了田桂榮的生活,最終以田桂榮懷孕作為人間湊數的結尾。李瑞用壹段心路歷程,走出了人間湊數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