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人生》中,他描寫的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是這樣的。壹開始很溫暖很感動,最後卻落得很慘。這部小說裏有很多種悲劇,我最後悔的是他們的愛情悲劇。
當高加林進入大城市的夢想破滅,在黃昏時分回到他試圖逃離的土地時,深愛著她的喬真,那個在他耳邊低語的人,已經結婚了,嫁給了壹個目不識丁的莊稼漢。看到這裏,我不禁嘆了口氣。
後來我才知道,即使沒有第三者黃亞萍的出現,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悲劇也早已註定。有高加林和劉巧珍個人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原因。
整部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巧珍對愛情的態度。她真誠地迷戀著高加林,沒有任何要求。在對高加林的追求中,她表現出了農村女孩難以想象的豪爽和大膽。同時,她在面對愛人的時候也常常會有壹種自卑感。
我對她對待愛情的多重態度感到不解,但仔細想想,也是有原因的。接下來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劉巧珍的愛情觀以及產生這些觀點的原因。
德順老人說:“巧珍是塊金子。”
的確,巧珍是個好女孩。她單純善良,內心清澈,靈魂高尚無私。巧珍自始至終真誠而熱烈地愛著高加林,她的愛沒有摻雜任何雜質。
“林哥,我看妳比我爸我媽還親。”“林哥,只要妳不嫌棄我,我們壹起去兜風吧。妳呆在家裏,我在山裏為我們工作!妳不會吃虧的。”
“我們結婚的時候,妳七天放壹天假,我讓妳像在學校壹樣過星期天。”
喬珍的話透露出對高加林足夠的愛和迷戀。劉巧珍對高加林的愛可以說是壹種犧牲精神。在她心裏,只要她愛的高加林幸福,她願意為他付出壹切,她不忍心看到她的高加林受壹點苦。知道高加林不想當農民,她鼓勵高加林去城市工作,盡管她知道這將使他們越來越遠。當高加林在縣城做通訊兵時,她很少回家。她沒有抱怨,也沒有改變癡心。她還給他錢,幫他照顧父母。
即使後來高加林拋棄了她,雖然她很痛苦,但她不恨高加林的出軌,也不罵高加林。相反,讓高加林找個好對象,告訴他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
當高加林的教師職位被替換,他無奈回到農村時,正是喬真的愛和陪伴,緩解了他的抑郁,讓他感受到了那段時間的生活氣息。喬真對加林的真情實感都是發自內心的,沒有絲毫做作。這是壹個單純的鄉下姑娘對心愛的人的內心獨白。
巧珍對待愛情的單純善良和真誠,讓我感動了很久。環境影響人的性格。劉巧珍的性格來自於她農民的身份,來自於她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
樸實、真誠、肯付出,是農民同樣的性格特征。他們紮根於土地,靠土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收獲,只能努力,揮灑汗水。他們知道不付出就沒有好的收獲。
千百年來,他們的生產生活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壹畝土地。他們最關心的是收成,最大的期望是能吃飽穿暖。他們的生活中沒有競爭,所以他們經常是善良的,鄰裏關系也很和諧。
巧珍就是這樣壹個農民,所以她知道如何回報。誰對她好,她就會對誰好,她要什麽就給什麽,她會付出,不留任何余地。她善良單純的性格也讓她對高加林的愛清澈見底,她所有的真情都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她對高加林說的話總是那麽感人。
高加林愛上的城市女孩黃亞萍更像壹個利己主義者。她也愛高加林,可以和高加林討論拜倫的詩,但她從來沒有為愛情犧牲或付出過什麽。後來,高加林和她分手了,她也沒怎麽挽留。
作者路遙出生在農村。他壹直自稱“農民血統的兒子”。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他都會獨自回到鄉下的家鄉,在那裏審視自己。
路遙肯定是偏愛農村的,所以他也更喜歡作品中的農村姑娘劉巧珍。讓她具備真誠善良勤奮的品質。這些美好的品質與黃亞萍的利己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者肯定想說,不是每個人都有喬真的真誠和善良。喬真的人品,只有農村幹凈的山河和土地才能賦予。只有在農村,人們才能活出最幹凈的樣子。這種增長在黃亞萍是無與倫比的。
巧珍對高加林的追求是積極的。巧珍給今天上班的高加林送去了壹些紅薯,為了讓他註意到自己,明天還給他帶了壹把大紅棗。交房後,我還不忘告訴高加林:“這是我家的私有土地。”這還不夠。她補充道,“是我種的。”
巧珍的表白看似含蓄,它不含壹個“愛”字,但仔細想想,卻很直白。想象壹下,壹個女生每三天給壹個男生送壹樣東西。誰不能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情?尤其是後面加的那句“是我栽的”,看得出來巧珍怕高加林不知道她對他的心,她對他是好的。顯然,她非常渴望讓高加林註意到他生命中有壹個叫劉巧珍的女孩。
如果說巧珍的上述表現可能略顯含蓄,那麽她在交易會當天對高加林說的話就是壹次大膽的表白。
“林哥,只要妳不嫌棄我,我們就好好相處吧。”
即使是現在,這也是赤裸裸的表白,已經足夠震撼了。女生好面子,沒有女生會輕易說“我要和妳共度余生。”可見巧珍有多勇敢。那壹刻,她拋下了所有的尊嚴、臉面和少女的矜持,她竭盡全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幸福。在以前,農村女孩,這是不可想象的。
起初,喬真奔放的愛情秀讓我迷惑。我覺得這不應該是壹個農村姑娘追求愛情的方式。在我眼裏,那個年代的農村姑娘都羞於表白,就算表白也應該是含蓄的。然而,喬真追求愛情的方式卻是另壹種方式。
事實上,巧珍表達愛的方式之所以不同於過去的農村女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時代的影響。
這裏不得不提壹下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生活》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正處於改革發展初期。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也收到了新時代的信息。
欲望是由刺激產生的,這些信息刺激他們拋棄固有觀念,萌發前所未有的想法。從此,“自由”、“理想”、“知識”、“價值”等新詞在他們腦海裏揮之不去。
巧珍沒有接受過知識教育,但她必須接觸新時期的東西。漸漸地,她不可避免地開始表現出新時期女性的特征,渴望自由戀愛,崇拜知識,追求理想。
思想決定壹個人的行為,他想什麽就做什麽。因此,巧珍逐漸拋棄了老式的農村習俗,表現出壹個鄉下姑娘的非凡愛情觀。
所以在巧珍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追求愛情的豪爽和大膽;與傳統女孩不同,她不服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堅持追求自己喜歡的高加林;她不在乎什麽對家人好,也不想功利。雖然是村裏“財神”的女兒,但她還是暗戀著被家人簇擁著的高加林,因為她“決心要選擇壹個有文化、精神富有的男人作為伴侶”
雖然巧珍擁有壹切象征美好的品質,如單純善良,對待愛情熱情如火,溫柔如水,但她也有壹些關於愛情的錯誤觀念,最終成為她愛情走向悲劇的重要推動力。
巧珍壹直擔心自己沒有文化,以至於在高加林這個文化人面前總是有壹種自卑感。巧珍卑微的心,在小說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無時無刻不在躲避他。她害怕自己的走路姿勢說話在他面前表現出不合適的東西,讓心愛的人發笑。”
“妳參加工作後,雖然我心疼妳,但我知道我配不上妳。”
張愛玲說,“下到塵埃裏,壹朵花開”。巧珍落入塵埃,她的愛情卻沒有開花結果,而是被無情拋棄。
自卑,本質上是壹個人對自我價值的否定。
巧珍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她羨慕壹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而高加林是有文化的,所以她極其羨慕和崇拜,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變成壹個有文化的人,只是把這個理想寄托在高加林身上,認為她喜歡的人有文化就會光榮,似乎把自己當成了高加林的附屬品。
她看到自己和心上人談的不是同壹個話題,距離越來越大,她沒有做出任何努力去靠近高加林。我所做的唯壹壹件事就是像城裏人壹樣學會每天刷牙。她唯壹能做的就是不斷地為他犧牲自己,幫助高加林照顧她的父母,攢錢送她去高加林,但是她不知道高加林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樣的愛情。
巧珍對高加林只有依賴、投入和盲從。顯然,她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她的個人性格缺陷,也是中國女性的通病。這個通病的根源來自於中國的傳統觀念。
千百年來,“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深影響著人們。這個想法是怎麽產生的?其實在古代的母系社會,母親是受到尊重和崇拜的。那時候,女人“男尊女卑”。後來由於農業的發展,男性體力好,能在勞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地位逐漸變高。在封建社會,演變成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尊女卑”的思想削弱甚至定義了女性人權、經濟、生育等壹切價值,使女性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當時雖然處於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但人們的新思想在新時期萌芽,農村婦女劉巧珍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她開始有了新鮮的想法,開始大膽熱情地追求自由戀愛。但由於她壹直生長在封閉的黃土高原,沒有接受過現代知識教育,新時期對她的影響並不徹底。所以在她的思想深處,傳統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包括“男尊女卑”的觀念。
因此,她羨慕高加林有文化,但她不想成為壹個有文化的人。她只把有文化的高加林當作壹種向往和精神補充。她的理想只會局限於擁有壹個“和諧的家庭”,想不出別的。當我發現自己和高加林的距離時,我自然沒有想到充實自己來彌補,只是說:“我知道我配不上妳。”。
當高加林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夢想,她只能自暴自棄,嫁給了前來說媒的馬栓,盡管她並不喜歡他。這些都是沒辦法的事。巧珍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必然導致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寫在最後:巧珍的愛情觀源於她紮根的黃土地,源於她生活的時代,同時又擺脫不了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她發自內心的真誠善良,能給人壹種生命的氣息。她追求愛情的豪爽和大膽令人欽佩,她從骨子裏的自卑令人遺憾。
好的小說是如此真實,它不會只描寫壹個人的好,也不會只表現壹個人的不好。反而會表現出壹個人復雜的壹面。真實的人總是多面的,總是讓人可敬可愛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