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急急急!!!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史

急急急!!!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史

第壹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歷程;第二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第壹部分是從縱的方面論述,第二部分是從橫的方面論述,全文縱橫交織,互相補充,完整地闡述了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第壹部分講發展過程,作者是按幾個階段來寫的。1.起源:神話傳說。2.發展:魏晉南北朝誌怪誌人。上述兩個階段中,小說同歷史歸於壹類。3.成熟:唐代傳奇。脫離歷史而成為獨立的文學創作。4.繼續發展: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5.頂峰:明清文人獨立創作,寫平凡的人和事。

作者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抓住了兩個關鍵。第壹個是文學與歷史的關系。蕭統的文學定義說,“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就是指出文學作品必須有想像虛構,還要講求文采。神話傳說、誌人誌怪,都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所以同歷史歸於壹類。唐代傳奇,有想像虛構並講求文采,因此就離開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第二個關鍵是文人加工民間傳說與文人獨立創作的關系。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都是文人采用民間傳說而進行再創作的,寫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尋常的英雄;明清小說,發展成為文人的獨立創作,寫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抓住上述兩個關鍵,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進程就容易理清了。

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作者列舉了四條。這四條與第壹部分的內容密切相關。例如第壹條,“中國的小說是來自民間的,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這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幾個階段都可以得到證明。又如第二條,“史傳文學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這從中國古代小說的幾個發展階段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作者在課文中只談了“對人的看法和描寫”壹點,在另外的文章中還談了幾點(參照“有關資料”)。

二、學習重點說明

1.融會貫通,理解課文

首先,把第壹部分講發展歷程的內容按時間順序串連起來理解。在這中間,可以把發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兩個關鍵。理解了這些,就理解了第壹部分內容。其次,把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的內容與第壹部分的內容結合起來理解。例如第二條規律,因為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對史傳文學的傳統有所繼承,這首先表現在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上。反之,理解了第二部分內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第壹部分。例如,理解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那麽也就不難理解小說發展過程中話本小說、演義小說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了。

2.舉壹反三,用實例說明規律

在課文中,作者已經舉了不少實例來說明規律。因此,學生從課文中不難得到啟發,模仿著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進壹步說明課文闡述的規律。例如,作者已經用《三國演義》《水滸傳》說明第三條規律,但失之於簡單,不妨要求學生把說明具體化。甚至有些學生熟悉的但作者沒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學生去說明課文中提到的某些規律。這是學習課文的延伸,也有助於進壹步深入地理解課文。

●解題指導

壹、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表。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融會貫通,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朝代

發展階段

體裁特點

規律

魏晉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話傳說

1.中國的古代小說是來自民間的,古代小說的每次發展都是由文人作家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2.史傳文學對中國古代小說很有影響。3.古代小說創作立足於現實。4.由於受封建文化的壓迫摧殘,古代小說的發展極為艱難。

魏晉南北朝

發展

誌怪誌人

成熟

唐傳奇

宋元

繼續發展

話本

明清

頂峰

①演義小說

②文人獨立創作,關註平凡人生的現實主義小說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並說明它們在闡明課文觀點上的作用。

1.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

2.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

3.明鏡照物,妍媸畢露。

4.雖然吾書名為誌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本題中所列引文,都是文言,需要學生切實弄懂,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求學生了解它們在說明文章觀點上的作用。

1.意思是,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積極意義,其內容的表達、形式的安排,都經過作者深沈的構思、想像,其辭藻、音律、用典等藝術形式都比較講究。事,指作品描寫的對象。沈思,深沈的構思。義,指思想內容。翰藻,指作品的辭采。課文引用蕭統的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蕭統對文學與歷史等學術著作的區別已經有所認識,到唐代,我國的古代小說終於脫離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

2.意思是,愛它而要知道它有缺點,恨它而要曉得它有長處。缺點、長處必須都寫下來,這才是真實的記錄。課文引用《史通》的這些話,是為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對史傳文學傳統的繼承,首先表現在能夠辯證地認識人和描寫人。

3.意思是,明亮的鏡子照物體,物體的美麗和醜陋全都清晰地顯露出來。妍,美麗;媸,醜陋。課文引用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水滸傳》寫人藝術的高明。

4.意思是,雖然我的書名為誌怪,也不專寫鬼神,卻時時寫人間的變異,也略微蘊含著鑒戒。課文引用吳承恩的話,是為了說明《西遊記》是立足於現實的。

三、作者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為例說明第三條規律,其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例的說明較簡略,試把這兩例中的壹例的說明具體化。

以《水滸傳》為例。作者寫北宋宋江農民起義,是立足於現實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元末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群眾性的反抗運動風起雲湧。它們規模宏大,波及的範圍廣泛,其間又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產生,因此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傳說施耐庵同元末的農民起義運動有壹定的聯系,甚至親自參加了起義的隊伍。可見,《水滸傳》描寫的農民起義,正是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的。

四、試把讀過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失街亭》《杜十娘怒沈百寶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範進中舉》等課文聯系起來理解,想想它們體現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規律,並寫成壹二百字的短文。

它們體現了課文提出的四條規律。寫壹二百字的短文,可以重點談其中的壹條。

●教學建議

壹、指導學生以舊知求新知,舊知、新知融會貫通,理解課文。高三學生,應該讀過壹些中國古代小說,也讀過不少史傳散文,例如中國古代四大著名長篇小說、話本小說,誌人誌怪小說、神話傳說等,又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中的壹些散文等。要調動學生的這些積累去理解課文,這樣就容易得多。

二、理解我國古代小說與史學的關系,是把握課文內容的關鍵。第壹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過程,小說脫離史學而獨立,這是關鍵性的進步;第二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規律,小說繼承史傳文學的優秀傳統,這是關鍵性的規律。因此,指導學生把握課文,要抓住關鍵不放松。

三、這篇課文有壹定難度,不要求學生全部讀懂,能懂多少就算多少。這篇課文的教學只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使學生知道怎樣融會貫通地去閱讀有壹定難度的文章。

四、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可以把“有關資料”中某些東西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資料去閱讀課文。

●有關資料

壹、關於“文學”的含義(胡經之)

對於文學是語言藝術這種認識,中外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才逐漸明確。

在中國,“文學”的含義曾有幾度變化。在先秦時代,“文學”是“文章”(“文”)和“博學”(“學”)的總稱,“文學”包括了整個文化,先秦諸子的哲學、道德、政論文章,都被說成是“文學”。到了秦漢時代,“文學”還是總括“儒學”和“文章”,但二者漸趨獨立,“文學之士”逐漸分離為二:壹類歸“文苑”,壹類屬“儒林”。像司馬相如這類從事辭章詩賦創作的文人,和那些專門研究儒學經術的學者分開來了。發展到魏晉時代,“文學”和經學、玄學、史學都分立發展。到了齊梁時代,更進而把“文學”細分為“儒”和“學”,把“文章”細分為“文”與“筆”。史傳、奏議這壹類文章歸入“筆”,屈原、宋玉、枚乘、司馬相如等人辭章詩賦壹類算作“文”(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立言篇》對此有所闡明)。“文”“筆”的劃分,表明了齊梁時代對於文學的了解逐漸深入。對於“文”和“筆”的解說,前人眾說紛紜,清代學者常把有韻的稱“文”,無韻的稱“筆”。其實,“文”與“筆”的原則,不只在有韻無韻,也不只在言辭的美,還在於有無情采。齊梁時代就有人把“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的“文”和壹般的文章區分開,“文”不僅要有特殊的言辭,而且要有特殊的情采,即所謂“流連哀思”,“情靈搖蕩”。這種對“文”的看法,接近今天所說的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的意思了。“文”和“筆”的區分,把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同其他文學(其實是文章)從內容和形式上區別開來了。可惜,齊梁時人常常只把詩賦壹類視作“文”,而小說壹類卻排除在外。在創作實踐中,齊梁文學的情采,也只局限在貴族上流社會的狹小天地,偏向於追求“翰藻”的華美,形式主義弊禍嚴重。到了隋唐時代,為了反對形式主義,出現了古文運動,取消了“文”“筆”之分,甚至以“筆”為“文”,“文學”變成了“明道”之器,不區別藝術的文學和道德文章了。發展到宋代,“文學”幹脆成為“載道”之具,道學代替了“文學”。幸而,自先秦以來,歷代對於“詩”的看法壹直較接近於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這種意思。自唐代開始,“詩”和“文”的區分更加明顯,語言藝術的特點在唐詩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戲曲、小說和壹些散文中也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但長期以來,封建文人把戲曲、小說之類看作雕蟲小技,不能列入“文學”殿堂,那些並無語言藝術特點的文章卻被尊為“文學”正宗。只是到了現代,人們終於把這些具有語言藝術特點的詩歌、小說、劇本和散文稱之為文學,而把那些並無語言藝術特點的文章列在文學之外。於是,文學是語言藝術的含義就確定下來了。

在國外,“文學”含義的變化,也經歷了類似的途徑。古希臘時代,史詩、悲劇早已很發達,但“文學”並不專指這類東西,而是總括壹切文化。西方用拉丁文littera壹語來表示壹切書寫的東西,小至壹個字母,大到整個文化,包括具有語言藝術特點的東西,全包羅在內。中世紀神學統治壹切,包羅萬象,文學被淹沒在神學之中。文藝復興以後,特別是啟蒙運動以來,科學的發展,學術的細分,使得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史學、美學等等都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科學。剩下那些不能歸入科學之列的詩歌、劇本、小說等等,獨立出來,稱之為文學。

《美利堅百科全書》(1963年版)裏說道,文學“詞源上的意思是壹切書面的或印刷的東西”。直到現在,“還流行著關於文學的兩種對立的觀念。壹種觀念認為,壹切說得好的東西都是文學,認為文學風格標誌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另壹種看法認為,文學的核心和基本的特點是在於它是想像的表述形式,壹切文學都是虛構的”。日本《萬有百科大事典》(1973年版),也把文學分為廣、狹二義:“廣義的文學是壹切用文字書寫的東西。”“就狹義來說……亦即與文藝同義。”這說明今人對於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的本質和特征,認識越來越精確,越來越深刻。

(節選自《文藝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二、中國古代小說的性質和範圍(石昌渝)

討論中國小說文體,首先碰到的是小說的性質和範圍的問題。小說是敘事性散文(清代駢文小說《燕山外史》是極個別的例外),與敘事詩的區別是清楚的,比如陳鴻的《長恨歌傳》是小說,白居易的《長恨歌》是詩,壹個是散文,壹個是韻文,雖然同是敘事,但文體的區別壹目了然。比較不容易區別的是小說與史傳。

小說與史傳都是敘事散文,都同樣有人物有情節有主題,都同樣有作者概述和場景描寫,它們的區別何在?司馬遷的《史記》,抽出壹個片斷來,例如《鴻門宴》,那場景描寫有行動有對話有細節,性格栩栩如生,可以說與小說沒有分別。但是,盡管它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卻是史傳而不是小說。根據就在它是據實而寫。古代小說,特別是歷史演義小說,其人物和情節也許是有壹些歷史依據的,但作者不過是借它們來抒發自己的胸臆,創作中不免要對原來的事實加以選擇,加以強調,加以重組,加以虛構補充,總體上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本質是虛幻的,因此它是小說而不是史傳。明代謝肇說:“凡為小說及雜劇戲文,須是虛實相半,方為遊戲三昧之筆。亦要情景造極而止,不必問其有無也。”(《五雜俎》卷十五)清初丁耀亢則進壹步指出小說的價值與史傳的價值不同,“小說始於唐宋,廣於元,其體不壹。田夫野老能與經史並傳者,大抵皆情之所留也”(《續金瓶梅集序》)。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是“史貴於文”,小說因其虛妄無稽而長期遭到輕賤,謝肇和丁耀亢理直氣壯地宣稱小說就是虛妄無稽,闡明小說的價值不系於“實”,而系於“情”,從而明辨了小說的文學品格。史傳說真話,小說講假話,真和假,這就是史傳和小說的區別所在。

不過,壹進入作品實際,問題又不那麽簡單了。白話小說與史傳的區別很明顯,問題在文言小說系統。縱向來看,唐代以前比較好辦,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小說。古代史誌和書目文獻指稱的那個時期的“小說”是別有所指的,並非文學意義的小說。東漢桓譚和班固在處理古代文獻的時候,把那些實錄性質的叢殘小語統稱為“小說”,壹部分托古人近於子部而又淺薄者歸在子部,壹部分記古事近於史部而又悠謬者歸在史部。這類作品壹是實錄,盡管實際上是真偽雜存,但作者是據見聞而錄,不事虛誇和鋪飾,因此,二是文字簡略,篇幅短小,所謂尺寸短書。對這類作品,桓譚和班固是食之不甘,而棄之可惜,故列“小說家”類存之,可備治身理家參考,或可廣見聞資考證。魏晉南北朝的誌人小說和誌怪小說的興盛自有它的社會文化原因,但在文體上是承襲“小說家”,並且成為唐前“古小說”的主要部分。以實錄和短小為特征的“古小說”充其量只是中國小說的史前形態。進入唐代,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唐代傳奇不避諱虛構,馳騁想像進行鋪敘描寫,實錄的原則放棄了,短小的格局打破了,它標誌小說文體的誕生。傳奇小說的存在,使得“古小說”發生了分化。壹支緊跟著史傳走,這就是野史筆記。野史筆記重在摭拾史料,其中既有敘事文,也有說明文和論說文,內容正如明代胡應麟所歸納的有誌怪、傳奇、雜錄、叢談、辨訂、箴規六類,以後四類為主體的即是野史筆記;另壹支在史傳和傳奇小說之間搖擺,它標榜實錄,篇幅也短小,但比較偏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因而文學色彩比較濃厚,這就是筆記小說。虛與實孰多孰少,對它很難作計量性判斷。歷史學寬容壹點,可以把它納入自己的範疇,而小說擴大壹點,也應該確認筆記小說為小說家族的壹員。

再進壹步面對壹個作品集子,確認是不是小說就要具體分析了。野史筆記的壹個集子中也含有傳奇和誌怪性質的作品,如唐代《酉陽雜俎》就有好的誌怪作品,宋代《癸辛雜識》就有壹些記錄軼事異聞的作品,元末明初的《輟耕錄》中有些篇什則成為後世小說的題材來源,甚至壹些文人的文集中也會偶然雜有壹些精彩的小說,如《東田文集》中的《中山狼傳》,《九集》中的《負情儂傳》《珠衫》《劉東山》等;相反,筆記小說集中也會夾雜壹些雜錄性質的文字,例如用傳奇小說方法寫成的筆記小說集《聊齋誌異》也有壹些非敘事性的篇章。出現這種情況,與古代人的“小說”觀念有關。盡管明代中期以後通俗文學家們為小說正名,為小說的地位和發展大聲疾呼,但是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傳統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清代乾隆年間編撰的《四庫全書總目》對“小說”的看法與桓譚、班固的看法基本保持不變,就是壹個明證。兩種“小說”概念的並存,是造成小說與史傳有壹部分交叉的重要原因。

(節選自《中國古代文體叢書·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三、中國古代小說理論(吳組緗)

我國古代小說理論裏頭有很多好的經驗,有些我們就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唐代有個劉知幾,是個史學家,他把史傳文學的經驗總結出來,寫了壹部書叫《史通》。他很講究“識”。先秦早就講究“器識”,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就是心胸開闊,目光遠大。司馬遷為什麽能寫出壹部《史記》來呢?他認為,必須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了萬卷書不行,還要行萬裏路。這樣他的見識就多了,心胸就開闊了。中國小說理論的頭壹條,要想寫好小說,首先要心胸開闊,眼界寬廣,首先要在“器識”上下功夫。而不能心胸狹窄,眼光如豆,只見個人的眼前的那麽壹點東西,要能高瞻遠矚地看問題。

第二條,妳要寫好壹篇小說,必須要有“孤憤”。李贄說《史記》為什麽寫得好?因為太史公有“孤憤”;《左傳》為什麽寫得好?因為左丘明有“孤憤”。《水滸傳》為什麽寫得好?施耐庵有“孤憤”。後來許多評論《聊齋誌異》《紅樓夢》的,也都說蒲松齡、曹雪芹有“孤憤”。“孤憤”是什麽?拿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個人的真實感情,個人所獨有的激情。就是妳對這個題材、這個主題有極大的熱情,妳自己被這個題材、這個主題所感動,使妳欲罷不能,非要把它寫出來不可。不是為了有名氣,更不是為了稿費。古代寫小說是倒黴的事,哪來的名利!如果妳對妳要寫的沒有深刻的感受,沒有極大的熱情,沒有被它深深地感動了,就沒有必要來寫它,而且也寫不好。

第三條,中國小說很講究“真實”。現在,我們的有些評論對於這個寫真實還是起反感。壹寫真實就是自然主義了,就是暴露我們社會的黑暗面了,要作反動宣傳了。其實,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打了壹次嗝兒,妳就不吃飯了?當然,妳以寫真實為借口,寫壞小說,我們要批評;但不能因為這個緣故,就反對寫真實。怎麽能反對寫真實呢?“真、美、善”三個東西我們都要。可這三個東西並不是平列的,真美善以真為基本。沒有真,妳那個美是假美,妳那個善是偽善。假美、假善有什麽價值?所以要大膽地寫真實。至於妳寫得好不好,那是妳的思想觀點、思想感情問題。真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也是小說的生命。沒有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我們要使文藝成為人民的工具,很好地為人民服務,首先要尊重它的性能。真實是它的性能,把真實丟掉了,就不能很好地為人民服務,就變成不頂用的東西。過去我們常常把文藝這個性能抹煞了,忽略了。

要講寫真實,很要緊的壹條,就是必須深入生活。沒有生活妳就胡編亂造,坐在屋子裏想入非非,盡是想當然,那是不行的。《史通》上總結史傳文學壹條經驗,拿現成的話說,就是“反映論”。馬克思講過壹句話,原話我記不清了,意思是說,我們讀壹篇小說,壹篇文學作品,要區分哪些是作者主觀世界的東西,哪些是客觀世界的東西。就是說,作品是反映,它是通過作家的主觀來反映客觀,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時代氣息、歷史面貌。《史通》總結我國的史傳文學,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就像明鏡照物壹樣,漂亮的(妍)、難看的(媸)都照出來;像“虛空傳響,清濁必聞”,就同空氣傳播聲音壹樣,好聽的(清)、難聽的(濁)都傳過來。這就是真實,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時代面貌和歷史面貌。這並不是客觀主義,史傳文學是要“寓褒貶”“別善惡”的,就是將善惡褒貶包含在裏頭,不是直接說出來的。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春秋筆法也叫“皮裏陽秋”。是非、善惡不直接說,通過情節場面,通過人物的對話言論,讓讀者自己去分辨評判。中國詩歌理論中有句話叫作“不落言筌”。言筌就是解釋說明。《史通》標舉壹個“晦”字,以與“顯”相對。“顯”是淺露,也就是直截說明;“晦”就是具體敘寫,反對直說。中國文學有這個傳統的信條,就是不允許解釋說明,要通過情節場面,通過形象來表現褒貶。所以“明鏡照物”並不是客觀主義,而是含有褒貶,暗藏著褒與貶。這也是魯迅極力信奉的。有些人不了解此意,作了相反的評價,應該考慮!

由此,《史通》還總結了壹條,就是“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就是說,愛它而曉得它有缺點,憎它而曉得它有所長。正如我們所理解的: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的矛盾的統壹體,不可能有純粹的東西。好人身上有缺點,壞人身上有長處。這完全符合辯證法。但這不是說沒有善惡、是非之分。所愛、所憎,分得清清楚楚;在此前提下,再看次要的方面。比如吳承恩寫《西遊記》,創造了個豬八戒,它是個小農生產者。他眼光如豆,心胸也不開闊,而且動搖得很厲害,壹遇困難就要散夥,回高老莊去。遇到妖魔鬼怪,孫悟空去打,他卻躲起來睡大覺;回來壹看,孫悟空快打贏了,他怕功勞全是別人的了,趕快跑過去打幾耙子。他還愛挑撥離間,幾次在唐僧面前說孫悟空的壞話,把孫悟空趕走。總之,這個人的缺點是很多很嚴重的。但我們並不覺得這個人特別可恨,我們小孩看到他就笑,並沒有把他當成敵人來看。為什麽?因為作者還寫了豬八戒的許多更為主要的長處。比如勞而又苦的事情都是豬八戒幹的,長途挑經擔,孫悟空是不幹的;過那個稀柿洞,硬是豬八戒拿嘴巴拱出壹條路來;妖魔鬼怪把他抓起來,他罵到底,從來不投降的。還有,他鬧情緒是常事,可始終沒有脫離取經隊伍,取經隊伍少不了這麽壹個人。這就是說,作者在創作豬八戒的時候,是“愛而知其醜”的,而且把他的醜大膽放手地寫得很充分。《水滸傳》寫林沖,寫武松,寫魯智深、李逵,都是采取這種態度。“憎而知其善”,也是如此。《三國演義》寫曹操,作者是恨他的,把他當作反面人物來寫。可曹操有雄才大略,最後勝利的還是他。他有很多優點,善於用人,善於識才。抓住壹點好處就寫出來,決不掩藏、抹煞。可這些好處,這些雄才大略,就使他成為壹個大壞蛋,不是普通的壞蛋。司馬遷寫劉邦,寫項羽,也持這樣的看法。這就是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寫出真實的人來,寫出有血有肉的人來。《紅樓夢》更是這樣。林黛玉是作者同情的,可是寫了她很多缺點;薛寶釵是作者不喜歡的,但也並不抹煞她種種的長處。正因為這樣,《紅樓夢》裏寫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壹個個都是活生生的,使我們感動。“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這壹條經驗我們就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 我們為什麽不能把人物寫得真實起來呢?生活中有多少使人感動的新人新事,叫我們壹寫,往往就顯得不真實了。

中國小說還講究神似。只寫得形貌真實還不行,還要神似。蘇東坡就講:“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是說繪畫只講究外形相似,這個見解同小孩子的見解壹樣,太淺薄了,太幼稚了,因此壹定還要神似。魯迅先生也講,畫頭發,畫得怎麽細,也不可貴。要緊的是畫神,畫眼睛,把眼睛的神態畫出來。我國古代的小說,都講究形似和神似,更講究神似。《水滸傳》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宋江、李逵、魯智深、武松、林沖等,都寫得神似。《紅樓夢》更講究神似,而且寫人與人的關系,也寫得神似。比如說,黃鶯兒,妳仔細看看,她必然是薛寶釵的丫環;紫鵑,壹看就是林黛玉的丫環;還有,侍書是探春的丫環,入畫是惜春的丫環,壹看就有這種特點。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寫得入神了。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寫了五家貴族。每家的人壹個個性格不同。可總起來每家各有壹個***同的家風,壹看就是這家的。我們現在的小說,能寫到這樣子的,還不多。

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美術學院有個同學,他會畫畫,他是主張“寫意”,主張畫神似的。他替我畫像,畫了壹個頭,畫了幾筆頭發,再畫了眉毛、眼睛。底下就不畫了。連個輪廓都沒有,鼻子也沒有,嘴巴也沒有。可是掛在宿舍走廊裏,大家壹看就說這是我。都說,怎麽幾筆就畫得這麽像?我說妳為什麽不把鼻子畫出來,不把嘴巴畫出來?妳把我搞得太不像樣子了。他說,妳的鼻子我沒看出特點,嘴巴也沒特點,畫它幹什麽?妳的特點在上部。因此,就抓住了這個,畫出神似。《紅樓夢》裏有很多地方也是這樣寫的。黛玉葬花,壹邊哭著,壹邊念著葬花詞。賈寶玉隔著好幾十米,在那個山石後面就聽清了,把它壹句句,壹字字記錄下來。實際生活裏這不可能,這就不形似。林黛玉的聲音本來就小,又是哭哭啼啼的,念出來的葬花詞妳離那麽遠就聽清楚了?可作者不管這壹套,如同剛才說的美術學院的同學給我畫像壹樣,他不講形似,要緊的是抓住神似。黛玉葬花,抓住了林黛玉典型性格中壹個最精要的東西。為什麽葬花呀?她在憐花。為什麽可憐花?她在可憐她自己,就像壹朵花壹樣,在那樣惡濁的社會環境裏,她這麽壹個女子,這麽壹朵美麗的花,就要被摧殘踐踏成汙泥了。她想把花埋起來,“質本潔來還潔去”。這就是抓住了林黛玉典型性格的壹個要點,壹個“意”,壹個神。在這種情況下丟開了形似,而只抓神似。黛玉葬花,構成壹個盛傳久遠的畫面,就因為它畫了“神”。當然,我是主張要形似的,形似還是基本的。妳寫現實題材的小說,不形似不行。不過古代有這個傳統,我們不能反對。可我們要理解,理解以後評論起來就不同。這在詩歌也是如此。杜甫的名句:“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有評論者說寫這棵柏樹太粗;有的又說太高,不符合真實。有高明的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