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白求恩率領壹支18人的“討伐醫療隊”開赴冀中前線救治傷員,不顧日軍炮火威脅,連續工作69小時,為115傷員做手術。
有壹次,壹個傷員急需輸血,他主動要求獻血300毫升。他還參加了壹個誌願輸血小組。壹些傷員分散在遊擊區居民家中,他和醫療隊冒著生命危險為他們做手術。
擴展數據
教學課程:
1939年夏天,白求恩在晉察冀衛生學校學習,講授野戰外科示範課。壹上課,白求恩就告訴護士趙沖打開盧溝橋。“盧溝橋”是白求恩為野戰設計的壹座橋式木架。它被放在馬背上,壹頭是藥物,另壹頭是器械。
護士把“盧溝橋”搬下來,把東西拿出來。很快,手術臺、梳妝臺、器械管、藥瓶推車、洗臉盆等都準備好了,醫生、護士、藥劑師、擔架員、記錄員各就各位,簡易手術室布置完畢。接下來就是演示傷員進入手術的過程。傷員被有秩序地擡進來、搬動、包紮、檢查、包紮、包紮或手術。
第三步,撤出手術室,把所有物資有序放回原位,最後把“盧溝橋”放在馬背上。白求恩大夫說,要做壹個好醫生,不僅要技術過硬,還要隨時準備上前線。
抗洪搶險:
1939年7月期間,連續十多天的暴雨導致唐河水位暴漲,洪水威脅河北省萬縣沈北村。幾個老鄉緊緊抱住他,不讓他冒險。白求恩無奈地嘆了口氣。洪水威脅到衛校的安全,上級決定將學校遷到河西巖。
白求恩立即找到學校,要求加入突擊隊。沒有渡口,所以人們用大胡蘿蔔綁梯子當交通工具。白求恩和突擊隊的小夥子們跳進水裏,十個人壹排,手挽手,從壹趟到壹趟來回搬運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