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古在散文集《誰來為我幹杯》裏寫過幾篇關於武俠情懷的文章,其中有壹篇《另壹個世界》,寫道:
或者關於武術。
壹個
我的很多好朋友和我壹樣,在筆上生活了很多年,所以都覺得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痛苦。他們只要提到壹支筆,就會覺得自己是個水桶。
我是唯壹的例外,我感覺不壹樣。
有時候開始寫的時候很開心。
酒熱好姑娘坐的時候,突然有壹筆巨款來了,大家都會黯然失色。壹提筆,壹劃,就結束了,很多朋友至少今晚之後會吼走,買單。怎麽會不開心呢?
至於簽合同簽收據賺錢,妳壹簽,支票就來了,不費吹灰之力。這種情況下,即使妳不開心,也很難。
但如果妳看到手稿在妳面前攤開,即使妳想也不會開心。
目前,妳不得不寫。尤其是寫長篇連載,壹天都不能少。即使別人不議論妳,妳也覺得自己心裏犯了罪,壹直想死。有壹次潘磊跟我說,壹旦報社把稿子毀了,他就沒法寫了。港臺及香港影視藝術界著名作家、導演忍不住哭了。
-多可愛的態度。這個人有壹顆多麽可愛的童心啊。
有段時間,我寫得像只烏龜,每天爬得滿地都是也沒用。倪匡問我:“妳最近怎麽不寫稿了?”
“因為我心情不好。”(表示驚奇、震驚等)
“妳為什麽心情不好?”
“因為我寫不了稿子。”
這個玩笑絕不是玩笑。這種痛苦,只有寫了30年的人才能體會。二
但是寫作文就不壹樣了。
對我來說,寫雜文就像另壹個世界,壹個優雅閑適的世界,充滿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情趣。
其實我根本沒有資格寫雜文。幾天前,我有幸與唐先生和夏先生同桌。我看到了他們平和溫雅的老人的風采,我聽到了他們充滿機智幽默的談話,我更加了解了作文的難度。
如果妳沒有那種豐富的知識和閱歷,如果妳沒有那種博大的胸懷和精辟的見解,如果妳沒有那種悲天憫人的幽默感,妳想寫雜文也會很無聊。
可惜我就是喜歡寫作。
寫散文至少不像寫長篇連載。我總覺得妳背後好像有壹根鞭子。
還好我還有點自知之明,所以寫的大部分都是我比較了解的東西。
我敢寫友情,是因為離開了家,沒有了親人,沒有了理由,才稍微懂得了友情的可貴。
我敢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因為我深深體會到壹個江湖人的辛酸和無奈的痛苦。
我敢寫吃,因為我好吃。
我敢寫喝酒,是因為雖然還沒達到“醉翁之路要穩且頻,去不了別的地方”的意境,但我卻時常有“五朵金花,千朵金花,交與童子換好酒,同銷”的豪氣。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寫壹些武俠小說這方面的東西。寫了這麽多年武俠小說,心裏難免有點感觸。
這種感覺,在我這類作文的前兩個小稿裏,是最深的。
那是很多年前寫的。
那時候武俠小說根本不被認可為小說。那時候的武俠小說只是壹本薄薄的小書,印刷很差,紙張粗糙,編校粗心,內容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極其低俗”。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還是壹個年輕的敢死隊,膽子很大。我還是時不時胸口有血,敢隨時沖鋒。
現在,我又要寫那篇不成氣候也不磨人的短文,讓大家對比對比,現在武俠小說的地位是否有比當時更公正的評價。
三
16年前,當《小十壹郎》第壹次被拍成電影(徐增宏導演,邢慧主演)時,我有如下感受:寫劇本和寫小說,基本原理是壹樣的,只是技巧不同。小說可以用文字表達思想,但劇本的表達只能局限於文字、動作、畫面,肯定會受到很多限制。
壹個相當水準的劇本,也應該是“可讀”的,所以蕭伯納、易蔔生、莎士比亞的劇本,不僅是名劇,也是名作。
但壹般情況下,總會有“小說”,然後是“劇本”。小說改編的電影很多,包括《亂世佳人》就是壹個成功的例子。此外,還有《簡愛》、《呼嘯山莊》、《老姐的復仇》、《傲慢與偏見》、《愚蠢》。
小十壹郎是壹個很特殊的例子。小十壹郎是先有劇本的,但直到電影開拍它才有小說。但《小十壹郎》顯然是小說改編的劇本,因為這個故事在我心裏醞釀了很久,我要寫的本來就是小說,不是劇本。小說和劇本不完全壹樣,但想法是壹樣的。
寫武俠小說最大的通病就是:廢話太多,細節太多,人物太多,情節太多。這種情況下,把武俠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就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人能把《家族的兩個驕傲》改成電影,也沒有人能把《獨臂刀王》寫成非常成功的小說。
正因為先有劇本,所以在寫小說《小十壹郎》的時候,難免多多少少會受到壹些影響。所以我相信這部小說不會有太多的細節和太多的廢話,但是會不會降低“武俠小說”的趣味性?我不敢否認也不敢預測。
我只想做壹次嘗試。
我不敢奢望這種嘗試會成功,但無論如何,“成功”總是來自於“嘗試”。
四
有壹天,我在臺灣電視公司看彩排。排練的大部分都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優秀的演員。
其中壹位不僅是優秀的演員,還是優秀的劇作家和導演。他曾執導過壹部優秀而不落俗套的電影,在多個電影節上贏得掌聲。
什麽樣的人,當然是非常聰明有文化的人?他突然對我說:“我沒看過武俠小說。妳什麽時候送我壹套妳認為最得意的,讓我看看武俠小說裏寫的是什麽?”
我笑了。
我只能微笑,因為我知道他的意思。
他覺得武俠小說不值得看,所以我現在想看,只是因為我是他的朋友,有點好奇。
他認為武俠小說的讀者永遠不會是他那個階層的人,永遠不會是有小說思想的高級知識分子。
他說他想看,其實他已經否定了武俠小說的價值。
而且他根本沒看過武俠小說,根本不知道武俠小說寫的是什麽。
我不怪他,不是因為他是我的朋友,而是因為武俠小說確實給了別人壹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讓人覺得即使不看也能知道它的內容。
他不是唯壹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人都對我說過同樣的話。說話時的態度和心理都差不多。
因為武俠小說確實已經陷入了固定的形式。
武俠小說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幾種:壹種有野心,“異才?”少年,如何苦學武功,學成之後如何昂首挺胸,出人頭地。
當然,這個過程包括無數神話般的巧合和奇遇,當然也包括壹段仇恨,壹段愛情,最後是復仇。壹切都會好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壹個堂堂正正的俠客,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武功,在江湖上爆出壹股惡毒而龐大的惡勢力。這個俠客不僅“少年英俊,文武雙全”,而且運氣非常好。有時候他甚至可以通過“打扮”把自己偽裝成各種各樣的人,連自己的至親好友、父母妻子都不能說實話。
所以這種故事不壹定離奇曲折,緊張刺激,也壹定很香。
這種形式還不錯,可惜寫多了就成了老生常談,成了套話。如果有人把壹個故事寫得比較詭異,會被認為是“新”,如果故事變化比較大,會被認為是“變”,但完全沒有突破這種形式。
“新”和“變”不是這個意思。
《紅與黑》講的是壹個少年勾引別人老婆的心理過程。《國際機場》講的是壹個人如何在極度危險中重新發現自己。小婦人寫的是青春和歡樂。《老人與海》講的是勇氣和價值,以及生命的珍貴。《人鼠之間》講述的是人性的驕傲和卑鄙。
這些偉大的作家,因為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有效地刻畫了人性,表達了主題,讓讀者在被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所感動的同時,也能更深刻、更遠地看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
他們的行為方式往往令人驚訝。
這種故事,這種寫法,武俠小說也可以用,為什麽沒人寫過?誰規定武俠小說壹定要寫出來才算正宗?
武俠小說和其他小說壹樣。只要妳能吸引讀者,讓他們被妳的人物故事感動,妳就成功了。
有壹天我遇到了壹個我很喜歡的女孩。她書讀的不多,但也不傻。
當她知道我是“作家”的時候,眼睛立刻壹亮,馬上問我:“妳在寫什麽小說?”
我撒謊,但我從來不在我喜歡的人面前撒謊,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好記性能壹直記住我的謊言。如果我喜歡她,必然會經常和她相處。如果我經常和她相處,謊言就會被揭穿。
於是我說:“我寫武俠小說。”
聽到這裏,她眼中的激動和關心立刻消失了。
我甚至不敢去看她,因為我已經猜到她會有什麽樣的表情。
過了好久,她才有些謙虛地告訴我:“我從來不看武俠小說。”
直到和她熟了,才敢問她:“妳怎麽不看?”
她的回答讓我吃驚。
她說:“我不明白。”
武俠小說受歡迎,為什麽人們看不懂?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想明白。
她看不懂的是武俠小說裏“自成壹格”的對白,復雜的招式名稱,以及非常“古風”的四字壹句的描寫。
她想知道為什麽吳夏的小說不能寫得簡單明了。為什麽不把對話寫得生動壹點,人性化壹點?
我只能解釋:“因為我們寫的是古代的事,古代的人。”
她馬上問:“妳怎麽知道古代人說話是什麽樣子的?妳聽過他們說話嗎?”
我很震驚,我無法回答!
她補充道:“妳以為像評劇和古代小說裏的對話就是古代人說話的方式嗎?就算是真的,也不壹定要這麽寫,因為寫小說最大的目的就是讓人看。別人看不懂,就不會看。妳寫什麽?”
她的說話技巧並不高明,但很直接。
她說的可能不完全對,但至少有壹定道理。
寫小說,當然是給別人看的。越多人看越好。
當然也有人看武俠小說,但武俠小說的讀者幾乎和武俠小說本身壹樣狹隘。不看武俠小說的人比看的人多很多。
要想贏得更多的讀者,就要想辦法讓不看武俠小說的人去讀,想辦法改變他們對武俠小說的觀念。
所以我們需要更新,需要改變!
如果妳想成為新的和改變的,妳必須嘗試和吸收。
很多人認為當今小說最繁榮的地方不在歐美,而在日本。
因為日本小說既能保持自己悠久的傳統,又能吸收它。
它吸收了中國的古典文學以及許多西方思想。
日本作家可以首先融合外國文學作品的精華,創造出新的民族風格的文學。為什麽武俠小說的作者不能?
有人說:“中國從太史公《遊俠傳》開始就有武俠小說了。”
既然武俠小說有自己悠久的傳統,如果我們能盡可能地吸收其他文學作品的精華,總有壹天,我們也能創造出壹種新的風格,壹種獨立的武俠小說風格,讓武俠小說也能在文學領域占有壹席之地,讓別人無法否定它的價值。
讓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看武俠小說。
這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雖然我們現在的實力還不夠,但至少要走這條路,擺脫所有的束縛,走這條路。
我們現在開始有點晚,但還不算太晚。
五
現在我的希望還是和以前壹樣。我只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認同,小說只有兩種——好小說和壞小說。好小說好看,爛小說受不了。
這篇短文表現了古龍的無奈,試圖改變人們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在古龍看來,武俠小說並不是沒有佳作或者偉大的作品,而是陷入了壹種刻板印象。要改變人們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就必須創新,吸收其他文學作品的精華。
但現在的情況是,壹個武俠小說家的成功給後人帶來的是模仿,很少有武俠小說家能寫出獨特的風格。早期的金庸是這樣,早期的古龍也是這樣。金庸和古龍之所以成為壹代宗師,是因為他們及時調整和創新,即使這種創新可能會帶來失敗。比如古龍寫《天涯嶽明刀》,就是因為創新的步伐太大,讓讀者無所適從。古龍為此很痛苦,但痛苦歸痛苦,並沒有改變古龍創新的步伐。金庸也壹直在變。早期的《劍與敵》是壹部非常傳統的武俠小說,但是到了《射雕英雄傳》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鹿山公爵和連城訣。《鹿鼎記》是壹部反武俠的作品,《連城訣》是壹部揭示人性的作品,而我最喜歡的金庸小說《笑傲江湖》則是壹部更加赤裸裸地談論人性的作品。
如果說偉大的話,古龍的激情劍客的無情劍,楚留香的傳奇,陸小鳳的傳奇,快樂英雄不是很偉大嗎?金庸三部曲《神雕俠侶》《八龍》《笑傲江湖》《鹿鼎記》(倪匡稱之為金庸最好的小說)不是很棒嗎?梁羽生的《俠影》《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是不是很棒?
而被視為中國武俠小說鼻祖的三俠五義,難道不能算是壹部傑作嗎?《三俠五義》作為壹部經典小說,講的都是後世的武俠作品。
武俠小說之所以不能成為名著,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武俠小說不是嚴肅文學。作為通俗小說,武俠小說很受歡迎。
2.武俠小說題材很窄;
3.武俠小說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作品都不文藝。
雖然很多武俠小說都成不了名著,但是要知道中國的武俠小說歷史上是有很多作家的。
《三俠五義》作者史玉坤,民國武俠小說家“玄幻仙俠派”、“社會諷刺派”龔、“幫派武俠派”鄭證因、“悲情俠義派”王度陸、“玄幻推理派”朱貞木,新派武俠小說家代表:金庸、古龍、梁羽生,古龍、黃易、溫瑞安之後的代表。臺灣省內有:郎洪煥、程、海生、阪下地主、、司馬翎(即武樓居士)、諸葛青雲、、龍景天、莫玉生、天風地主、醉仙地主、孤地主、顧上九、魯豫、上官鼎、、、南翔野鴨。
鳳歌、、時不寒、蔔飛燕、、閻、等。
記住這些武俠小說家,不管武俠小說的未來如何,我都很慶幸自己看過壹些武俠小說,自己也創作了壹些(可能我的第壹個實體就是武俠小說,正在修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