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這個詞本來是用來形容做事糊裏糊塗的行為。這種說法據說源於歌劇《洛陽橋》,講述的是清朝壹位名叫蔡的狀元,按照母親的遺願,為家鄉修建了壹座洛陽橋。但在建橋過程中,橋墩突然打不中,當地民眾傳言“海龍王不同意,所以卡住了。”於是,蔡狀元貼出告示,尋找能下海與龍王相會的人,以造橋。幾個月後,沒人申請,當地縣長大怒。無奈之下,兩個朝臣在酒館裏找到壹個叫“夏德海”的醉漢,謊稱找到了“下海”的人。
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出海”意味著更巨大的風險和可觀的回報,有著勇於奮鬥、勇於創新的含義。“海”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的社會空間的隱喻。
在這個新的空間裏,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前景,可能會帶來原有體制無法給予的巨大回報;同時,這個空間深不可測,隱藏著不可預知的危機,可能給人帶來災難。“下海”就是放棄傳統體制中的壹切保障,在新的經濟社會空間中從事高風險高收益的經營活動。
“下海”和“去南亞”在某種程度上是壹個意思。在中國古代和現代,福建和廣東的人們經常為了躲避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冒險到南洋謀生。這種行為風險很大,但畢竟有人會衣錦還鄉。
例如,在抗日戰爭期間,印度尼西亞鱷魚林紹良為了躲避國民黨對壯丁的抓捕,曾遠赴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