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項,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作家,戲劇、小說、詩歌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主要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小說)《克倫威爾》《呂意·布拉斯》(戲劇)《秋葉集》《心聲集》(詩歌)等。《歐那尼》是雨果浪漫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它奠定了現實主義在法國的全面勝利。在文藝思想上,雨果反對古典主義,主張浪漫主義。他的戲劇理想是立足當代,無所不包,重在立誌,神采飛揚。
B項,三壹律是西方戲劇結構理論之壹,是壹種關於戲劇結構的規則,也是歐洲古典主義戲劇的創作法則。先由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戲劇理論家提出,後由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家確定和推行。三壹律規定劇本創作必須遵守時間、地點和行動的壹致,即壹部劇本只允許寫單壹的故事情節,戲劇行動必須發生在壹天之內和壹個地點。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理論家布瓦洛把它解釋為“要用壹地、壹天內完成的壹個故事從開頭直到末尾維持著舞臺充實”。
C項,達利的《永恒的記憶》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之壹。油畫《永恒的記憶》創作於1931年,該畫非常典型地體現了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畫面展現的是壹片空曠的海灘,海灘上面有個莫名其妙的怪物,它似乎有些像人的頭部,敏感的人甚至覺得從中可發現達利的影子;而更令人驚奇的是出現在這幅畫中的好幾只鐘表都變成了柔軟的有延展性的東西,它們顯得軟塌塌的,或掛在樹枝上,或搭在平臺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最後,那塊扣放的、爬滿螞蟻的、見不到時間的硬表,被解釋為害怕了解真相。
D項,德國著名作曲家巴赫的音樂集巴洛克風格之大成,並為古典主義音樂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故他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但他並非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代表人物是海頓、貝多芬、莫紮特。
E項,《亞威農少女》是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加索早期立體主義的代表作品,是壹幅顛覆了以往的藝術方法的立體主義經典畫作。這幅畫中的女人原型是巴塞羅那的壹條“煙花巷”這條街上的妓女們,所以也有人把這幅畫稱為《青樓少女》。這幅畫,作者拋棄了對人體的真實描寫,把整個人體利用各種幾何化了的平面裝配而成,把立體要素全部轉化為平面性。畫中少女們的身體並不肉感、豐盈,反而突出了她們變了形的臉。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立體主義畫家帕勃洛·魯伊斯·畢加索於20世紀30年創作的壹幅巨型油畫,現收藏於馬德裏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該畫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壹幅畫,采用了寫實的象征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沈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