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壹部小說,寫於1933。
小說通過敘述帕維爾·科爾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只有在革命的磨難中戰勝敵人和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與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聯系在壹起,才能創造奇跡,成長為鐵血戰士。
擴展數據
寫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文藝界也要求高度集中統壹的局面。
斯大林時期,國家用“大壹統”的思想教育年輕人,特別註重文藝在培養年輕人* * *生產性道德品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很多作品都是為了給年輕人灌輸“* * *生產理想”而寫的。
官方強調文學的任務是“改造社會主義精神,教育勞動人民”。文藝完成這壹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 * *理想的英雄。
這壹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袖,塑造新蘇聯人民的光輝形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按照* * *的意識形態塑造壹個絕對相信* * *產品主義的人物,把他刻畫得真實可信。
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號召,開始寫《鋼鐵》。保羅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 * *資本主義的美好憧憬,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貫徹其路線所需要的。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臥病在床,雙目失明。在與疾病作鬥爭的同時,奧斯特洛夫斯基決定通過文學作品展現當時的面貌和個人的生活經歷。他創作了壹部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和英勇戰役的中篇小說。
但他寫了小說,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的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征求意見。同誌們熱情地評價這部小說,但手稿在回去的路上被郵局弄丟了。
但這並沒有讓他沮喪。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 * *函授大學時,他就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是他在病床上寫了三年。這個故事是根據他的親身經歷寫成的。
關於作者:
尼古拉·阿伊克·薩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出生於烏克蘭壹個普通工人家庭。12歲開始工作,15歲加入青年團,參加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內戰。
1920因重傷跳槽,投身經濟建設潮流。他負責共青團和黨的中下層領導,是蘇聯“優秀的* * *無產階級戰士”。
傷病復發導致癱瘓失明後,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並以1935獲得了國家最高榮譽——列寧勛章;1936死了。他壹生作品不多,最著名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