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相遇,雙方的戰車相互碰撞,戰車相遇的瞬間稱為“合”。雙方戰車上的士兵沒綁好,就會掉頭再撞。這時候就叫“回”,言情歷史小說裏說的“圓”就來源於此。
漢代以後,尤其是三國時期,騎兵取代了戰車,成為作戰的新生力量。士兵只配合趕來擴大戰果的騎兵,攻城拔寨,占領對方城池。
騎兵中的領軍人物都稱為將軍,如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等。他們通常帶頭打架。
各自派了壹個將軍去前線作戰。多少回合的戰爭,壹個將軍把另壹個將軍砍在馬下,或者壹個將軍掉轉馬頭,輸給了這場戰役。得勝的騎兵和步兵趁機掩殺,對方必輸無疑。這只是對歷史演義小說的藝術加工,與歷史相去甚遠。
真實的戰場情況是,兵無常法,其實是虛的,但虛是實的,戰爭不會按套路發。兵對兵,將對未來,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將三十六計發揮的淋漓盡致。這是戰爭的常態。所以沒有多回合的壹般戰鬥。
歷史小說,為了吸引讀者的興趣,突出歷史上存在的戰爭,以及他們的將軍打了多少回合。比如《三國演義》中,儲旭這個“虎奸”,連續打了三次仗,打了230多次,不分勝敗。
包括關之戰,張飛挑燈夜戰打馬超,連打三仗,打了220多場比賽,不分勝敗等。,都是書中最著名的橋段之壹。武將之間典型戰鬥場面的描寫,著實讓喜愛歷史言情小說的讀者看得血脈噴張。
正是《三國演義》中有曹魏、蜀漢、吳棟三大陣營,包括袁紹、袁術、呂布、公孫瓚,以及他們麾下有多少回合激戰對峙的描寫,能讓歷代民間讀者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大量的讀者閱讀《三國演義》中關於名將價值的網上比拼的文章,可見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
忠於史實的《三國誌》對曹魏、蜀漢、東吳等各自陣營的名將的生平都有歷史記載。但是因為沒有描述這幾個名將互相打了多少回合,所以實際上他們之間並沒有戰鬥。所以忠於史實的三國誌很少見到,在民間的知名度也沒有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高。
歷史小說中,經常提到的“大戰三百回合”,歷史上並不存在。作者巧妙地將春秋時期的馬車對抗借用到了漢代,尤其是三國以後的騎兵作戰中。於是,兩匹馬交錯而過,刀槍同時成了壹輪。
兩匹馬錯了,壹輪就結束了;再轉馬頭,互相對沖,再同時使用武器,就是壹輪,按照言情小說作者抽的輪數。所以雙方將軍真要打三百回合,都得殺馬。經過三百場高速戰鬥,馬匹自然受不了,早就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