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作為壹個80後的作家,其所帶來的“青春文學王國”可以說是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人。在郭敬明很火的時候,幾乎只要帶上這三個字的刊物就會大火,所以郭敬明自己也是創立了自己的期刊《最小說》,以前的時候基本上只要是看小說的大多都是會看郭敬明的小說(當然還有很多是看韓寒的)但看過郭敬明的小說的人估計都會知道他是壹個很擅長寫悲劇的人。郭敬明目前所出版的小說幾乎都是以悲劇收尾的,為什麽郭敬明的小說總是沒有什麽好結局呢?
首先我覺得和他個人的經歷有關。雖然郭敬明取得了很多人怎麽努力都達不到的成就,但其實郭敬明的心路歷程還是相當的艱辛的。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批評聲可以說是不絕如縷,還有很多人說他抄襲,加上他本身的壹些私人問題以及升高問題啊,其實是經常被人拿出來說的,所以可以說這壹路走來相當的艱辛,而這樣的經歷估計是讓郭敬明覺得所有美好的東西其實都是假象,悲劇才是生活的本質吧。
悲劇更加的讓人印象深刻。我們看的很多故事其實大多都是以美好的結局收場的,雖然這樣的結局會讓我們感覺非常的美好,但其實都不夠讓人印象深刻,最後那些讓人真正印象深刻的故事往往是悲劇,所以這也是為什麽郭敬明的小說可以那麽的火和火那麽久的其中原因之壹了。小說都是悲劇,足夠的讓人印象深刻。
畢竟美好的感覺是讓人上升的,飄乎乎的,而只有痛是真實的,讓人下墜,讓人感覺到痛的。
所以郭敬明的很多小說大多是這樣的,壹開始很美好,很美好的,美好的讓人不忍打擾,讓了解郭敬明寫風的人不忍再看下去,因為都明白剛開始的美好只是為了日後盛大的悲劇所鋪墊。這種劇情和心裏所帶來的落差是非常的讓人耿耿於懷的,讓人忍不住想知道接下來怎麽發展,畢竟郭敬明很多小說的結尾寫的有種故事其實還還沒有結束,甚至是才剛剛開始,這樣也給了人們很多想象的空間。
雖然我只看過郭敬明的兩部小說《夏至未至》和《悲傷逆流成河》,但我不得不說,在我看的那麽多小說裏面這兩部小說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小說,而且還是非常讓我記掛的小說,每次網上有關這兩部小說的消息時我都會忍不住去關註。
所以不得不說這種悲劇式的結尾小說在某次程度上成就了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