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代表三個境界
儒家:人與人的和諧;
道家:人與自然的和諧;
佛家:人與心的和諧。
儒家:看得見,聽得見,說得出.
道家:看得見,聽得見,不想說.
佛家:看不見,聽不見,說不出。
儒家:積極用世,建功立業。
道家:消極退世,物我無間。
佛家:同體大悲,博愛輪回。
得意時修儒家,失意時禪道家,絕望時皈依佛家。
儒家教會我們拿得起。道家教會我們放得下,佛道家教會我們想得開。
對比三家,壹家比壹家境界高!
儒家中庸,以修身為起點。所謂知止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有得方能正心,誠意,身修。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不以無人而改節,為何?因為心念通透,言行舉止,皆是發於心,無有半分嬌柔,也無有半分做作。無常行,有常性。至於後人立以五常八德,此其形也,得意忘形,方能成其意。
道家無為,以修行為立足。既然大道常在,諸事唯人自取,何須我為道行道哉?況且道之為物,隨鏡變換,言其壹,則失其眾,莫不如將認知融入所行。修行修行即是修於行止,講求所思融入所行。古之真人,微妙玄通,身心內外,真如不二。至此境界者,所行即是所願,應為便是願為。安靜,淡泊,閑適,如同天成,萬物不傷,安享三元之壽。
佛家要旨,直指心性。佛門四觀法,觀身不凈,觀念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門講的心不是分別心,不是妳那自憐自愛之心,而是隱藏於妳內心中最根本的那個心性。《西藏生死書》中有具體描述,若了斷分別心,做到不動不分別,則萬物皆我,我觀眾生如觀己身。乃知眾生皆苦,始發宏願心,慈悲心,精誠心。以心修性,而後能斷壹切苦厄,遠離顛倒是非,無有恐怖。
因此三家匯總,可為壹言。修身、修行、修心、修性。將妳的所知融入所行,不再隨鏡流離,不再隨波逐流。而是在心中豎起信仰之根,以此信仰見證此生,亦用此生見證此信。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道家說“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儒家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釋家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壹不異、不來不出”
道家長生,儒家修持,釋家不動
如果妳要問我信仰的核心是什麽,我會告訴妳是信自己。相信自己,不管現在處於怎樣的悲慘境地之下,依然能知善行善,依然知道追求超脫的方向。行善的原因不是因為它能給我們帶來好處,而是因為我們心中認同行善是對自己的承諾。承諾發於心而見於行,至此妳才能理解為何古人雲施恩不圖報,因為最大的回報,天道已經給予妳了,那就是妳心中對於自己的洗禮和升華。
如果有人問那基督教為什麽要信上帝呢?那其實是妳對他們的誤解,信上帝的核心,其實是通過對上帝的祈禱懺悔來見證自己的心性,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心中的聖堂遠比教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