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介紹壹下《復活》這本書

介紹壹下《復活》這本書

小說《復活》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內容簡介〗

聶赫留道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審員。壹次他參加審理壹個毒死人的命案。不料,從妓女瑪絲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認出原來她是他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卡秋莎。於是十年前的往象壹幕幕展現在聶赫留道夫眼前:當時他還是壹個大學生,暑期住在姑媽的莊園裏寫論文。他善良,熱情,充滿理想,熱衷於西方進步思想,並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婢女卡秋莎。他們壹起玩耍談天,感情純潔無暇。三年後,聶赫留道夫大學畢業,進了近衛軍團,路過姑媽莊園,再次見到了卡秋莎。在復活節的莊嚴氣氛中,他看著身穿雪白連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條身材,她那泛起紅暈的臉蛋和那雙略帶斜眼的烏黑發亮的眼睛,再次體驗了純潔的愛情之樂。但是,這以後,世俗觀念和情欲占了上風,在臨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並拋棄了她。後來聽說她墮落了,也就徹底把她忘卻。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罪過,良心受到譴責,但又怕被瑪絲洛娃認出當場出醜,內心非常緊張,思緒紛亂。其他法官、陪審員也都心不在焉,空發議論,結果錯判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等聶赫留道夫搞清楚他們失職造成的後果,看到瑪絲洛娃被宣判後失聲痛哭、大呼冤枉的慘狀,他決心找庭長、律師設法補救。律師告訴他應該上訴。

聶赫留道夫懷著復雜激動的心情按約去米西(被認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來這裏的豪華氣派和高雅氛圍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適。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個人的本質,覺得樣樣可厭:柯爾查庚將軍粗魯得意;米西急於嫁人;公爵夫人裝腔作勢。他借故提前辭別。

回到家中他開始反省,進行“靈魂凈化”,發現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母親生前的行為;他和貴族長妻子的暖昧關系;他反對土地私有,卻又繼承母親的田莊以供揮霍;這壹切都是在對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後發生的。他決定改變全部生活,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好東西,辭退仆役,搬出這座大房子。

聶赫留道夫到監獄探望瑪絲洛娃,向她問起他們的孩子,她開始很驚奇,但又不願觸動創傷,只簡單對答幾句,把他當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盧布煙酒錢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聶赫留道夫又去探監並表示要贖罪,甚至要和她結婚。這時卡秋莎發出了悲憤的指責:“妳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妳自己!”後來聶赫留道夫幫助她的難友,改善她的處境,她也戒煙戒酒,努力學好。

聶赫留道夫分散土地,奔走於彼得堡上層,結果上訴仍被駁回,他只好向皇帝請願,立即回莫斯科準備隨卡秋莎去西伯利亞。途中卡秋莎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諒了聶赫留道夫,為了他的幸福,同意與尊重她體貼她的西蒙松結合。聶赫留道夫也從《聖經》中得到“人類應該相親相愛,不可仇視”的啟示。

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社會制度的本質。

〖小說背景〗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發生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點,用宗法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了各種社會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壹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芫破產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激烈的抨擊。然而在《復活》中,托爾斯泰雖然對現實社會做了激烈的抨擊,揭露了社會制度的本質,但是小說結尾,仍然把改革社會的寄希望於基督教,又把自己的宗教觀強行植入小說當中,並且幾乎否定了資本主義壹切國家機器的壹切作用,不得不說是小說思想境界上的壹個遺憾。

小說原計劃創作四部,但只創作了三部。

〖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壹,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還有《壹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等。還有 《跳水 》、《窮人》、《七顆鉆石》、《李子核》等選入我國小學語文課本。他也創作了大量童話。他以自己壹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壹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復雜的矛盾的反映,是壹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仿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托爾斯泰的作品縱然其中有反動的和空想的東西,但仍不失為世界進步人類的驕傲,他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鬥。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