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49-1966年的十七年,創作的優秀短篇小說有李準的《不能走那條路》、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峻青的《黎明的河邊》、王願堅的《黨費》、茹誌鵑的《百合花》、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等。
3、柳青的《創業史》是壹部史詩性的作品,塑造了“新人”梁生寶等壹批達到相當藝術水準的“典型人物”形象。
4、楊沫的《青春之歌》帶有“自敘傳”色彩,可以看作是壹部知識分子的“革命成長史”。
5、姚雪垠的《李自成》既是歷史小說,又可稱為“革命歷史小說”。
6、文革結束後進入新時期,出現新的小說創作潮流,包括“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還有“尋根小說”以及“新寫實小說”。
7、王蒙以50年代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知名。80年代發表《風箏飄帶》、《春之聲》、《蝴蝶》等小說,多以***和國歷史的沈浮為題材,發掘人性的豐富性。他的有些作品追求意識流。
8、傷痕小說是文革後最早出現的揭露和控訴“四人幫”罪行、宣泄人民呼聲的小說類型,代表作有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葉辛的《蹉跎歲月》、從維熙的《大墻下的紅玉蘭》等。
9、反思小說是文革後繼“傷痕小說”之後出現的小說類型,作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和悲劇意味。如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高曉聲的《李大順造屋》、王蒙的《蝴蝶》、張賢亮的《靈與肉》等。
10、改革小說是出現在文革後的壹種小說類型,主要是對80年代各個領域改革引起的社會震蕩的直接反映,如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雲路的《新星》、張潔的《沈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
11、尋根小說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小說類型,特點是力圖用現代意識探尋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韓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鄭義的《老井》、王安憶的《小鮑莊》等。
12、新寫實小說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小說類型,註重對日常生活“原生態”的還原復寫,以所謂客觀化的冷漠筆法來敘述現實的困厄與無奈。這類創作以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壹地雞毛》、方方的《風景》等為代表。
13、賈平凹自20世紀80年代起陸續發表有關陜西商州地區農民生活變遷的小說,如《雞窩窪人家》、《臘月·正月》等“商州系列”小說和長篇小說《浮躁》。1993年出版《廢都》,表現荒涼的“廢都”意識,引起極大爭議。
14、汪曾祺只寫短篇小說,代表作《受戒》、《大淖記事》等,繼承的是“京派作家”的風格。
15、王安憶有“尋根小說”《小鮑莊》。1986年以後,她發表了“三戀”(《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繡谷之戀》)小說。八九十年代之交,她的《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傷心太平洋》匯入這壹時期的“家族敘述”小說潮流。90年代中期以後,她的《長恨歌》等作品引領了“老上海懷舊潮”。
16、張承誌的小說有壹種散文化傾向,其作品《旗手為什麽歌唱母親》、《黑駿馬》、《北方的河》、《金牧場》等,都與蒙古族歷史、回族歷史和現實生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