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和三毛的作品比較,各有什麽特點?
讀了張愛玲的很多文章,發現她的文字有壹種冷漠、傲然、慘淡和蒼涼,可感可觸,徹底而堅決。用敏銳而又冷酷的筆觸描寫生活的真實。她筆下的人物大多是悲劇的女性,通過這些女性的悲劇映射出人性的自私、卑瑣、冷漠、虛偽、扭曲,甚至幾乎病態。張愛玲的文字總是再看似平淡的描寫中讓人感受到壹種徹骨的“寒意”,越是仔細品味越能感受到其中冷漠的悲哀。壹、在主題思想上,她的作品彌漫著濃厚的悲劇色彩。她以壹種近乎冷酷的悲劇感敘述壹個個悲涼的傳奇,內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優越感與孤獨感交織起來形成她對時代特色的心理感受。張愛玲在塑造小說人物形象時無意識地迎合了亞裏士多德關於悲劇主人公的美學理論。二、在選材上,張愛玲的作品以言情為主。以說男女之情是貫穿她全部創作的壹條線索。她的小說著力表現男女之間的感應、磨檫、摸索、閃避,如此種種,均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細致入微的刻畫;三、張愛玲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十分吸引人,這與她嫻熟的寫作技巧有關。張愛玲敘述故事喜歡使用倒敘的手法。張愛玲文章的結尾都有壹個***同的特點,不把結論定死,也並不完全給人物的後事作總結,往往留出空間和余地讓人們自己想,自己思考。與張愛玲的文章相反,三毛的文章即使是悲劇的結局,但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妳仍能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的希望。寫作,無異於三毛生命過程中不可剝離的壹種存在形式。檢視三毛的筆耕道路,品味其作品的無窮魅力,不能不註意到她的文學追求。三毛的文學價值觀,與她的個性、文學道路、以及對生活本身的理解,有著密切關系。確切地說,三毛沒有純文學作家那種嚴肅的創作使命感,但跟接近於真實。本人更喜歡三毛,看她的文章妳會傷感、惋惜,但不會覺得很壓抑。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需要的是陽光而非陰霾。不知道我的回答妳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