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楚人卞和在湖北保康縣京山看到壹只鳳凰棲息在壹塊青石上。當時人們認為鳳凰鳥沒有寶藏是不會掉下來的。於是,卞和認定那塊青石裏壹定有寶玉,就把它獻給了楚王李。楚王李命玉工鑒定,玉工說只是塊石頭。楚王大怒,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腳。楚王李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去獻寶。楚武王命令玉工鑒定它,但是玉工仍然說它只是壹塊石頭。然後,卞和因為欺君之罪,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承了王位。卞和抱著鉆石,在初山山下痛哭,直到眼淚奪眶而出,鮮血直流。楚文王聽說了這件事,非常驚訝。他派人去問他:“世界上有許多人的腳被砍掉了。妳為什麽這麽難過?”卞和回答:“我並不難過自己的腳被砍斷,而是把美玉當石頭,把忠臣當騙子。”楚文王聽後,命玉工把這塊粗玉剖開,發現真的是壹塊稀世之玉,就命人把它雕成壹堵玉墻。
後來,楚文王為了表示汴河之名,就把這堵玉墻命名為“和氏璧”。傳說這堵墻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子不敢飛近,是不可多得的寶物。秦朝統壹中國後,“和氏璧”幾經易手,落入秦始皇手中。秦始皇命令玉器工人將其雕刻成玉璽。玉璽長四寸,寬四寸,高四寸。上面刻有李斯題寫的“受命於天,長生不老”八個篆字,四周雕有五條龍,精致巧妙。秦始皇愛不釋手,視其為聖物。
比如三國曹植的《與楊祖德書》裏有壹句話:“人人自稱手握蛇珠,家家自稱手握荊山玉。”由於卞和獻玉的故事在後世廣為流傳,“不開眼見荊山玉”也隨著故事的流傳成為家喻戶曉的俗語和典故。比如《金瓶梅》第二十壹回:“我西門慶壹時發呆,不知妳好言。我辜負了妳的好意。是‘目不識景山玉’,看著像塊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