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金庸作品集中的“越女劍”是哪壹部小說

金庸作品集中的“越女劍”是哪壹部小說

金庸曾給自己14部中、長篇小說寫過壹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橫批“越女劍”。

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壹個字,而橫批則為書名《越女劍》,在金庸迷中廣為流傳。

1、飛,指的是飛狐外傳。1960年創作,主人公胡斐,大反派鳳天南。

2、雪,指的是雪山飛狐。作於1959年,主人公胡壹刀。與飛狐外傳有著故事上的關聯。

3、連,指的是連城訣。作於1963年,主人公狄雲。

4、天,指的是天龍八部。作於1963年,以我國古代宋哲宗時代為背景。整個故事內容波瀾壯闊,寬宏大氣。

5、射,指的是射雕英雄傳,作於1957年,以宋寧宗至成吉思汗逝世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在宏大的歷史場景中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的波瀾壯闊的愛情故事。

6、白,指的是白馬嘯西風,該小說作於1961年,著力於寫情,以高昌國迷宮為焦點,展開了李文秀與蘇普、馬家駿、瓦耳拉齊等人之間可歌可泣的波瀾壯闊的偉大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7、鹿,指的是鹿鼎記,作於1969年,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講述了主角,放蕩不羈而又聰明機巧的韋小寶和七個老婆之間發生的波瀾壯闊而又偉大的愛情故事。

該小說具有壹種反傳統的思路,講述的主角是壹個不同於金庸以往小說中偉光正的英雄形象的壹個小人物,借此譏刺了迂腐僵化的封建思想,著力表達了人類真性情的可貴之處。

8、笑,指的是笑傲江湖。寫於1967年,講述了主角令狐沖愛上了小學妹嶽靈珊,但是嶽靈珊不愛令狐沖只愛林平之,但是林平之又不愛嶽靈珊只愛葵花寶典,然後令狐沖終於找到了真愛任盈盈這壹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愛情故事,謳歌了愛情的波瀾壯闊與偉大。實乃三角戀愛情故事的開山鼻祖。

9、書,指的是書劍恩仇錄,著於1955年,是金庸的第壹部長篇小說,開山之作,講述了乾隆年間,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浴血奮鬥,和乾隆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小說把傳奇與歷史結合,擁有著壹股大家風範。

10、神,指的是神雕俠侶,版於1959年,作為神雕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楊過與小龍女之間波瀾壯闊的偉大愛情故事,歌頌了愛情的偉大和江湖的快意恩仇。

11、俠,指的是俠客行。著於1965年,講述了平凡少年石破天江湖歷險的故事。

12、倚,指的是倚天屠龍記,著於1961年,乃射雕三部曲之三,以元末年間群雄競逐為背景,講述了江湖之間為倚天劍和屠龍刀展開紛爭以及主角張無忌和趙敏之間的波瀾壯闊的偉大愛情故事。

13、碧,指的是碧桂園集團老總楊國強,哦不好意思,說錯了,應該是指碧血劍這部小說。這部小說在金庸名著中同樣是不起眼名不見經傳的作品,講述的是明朝末年,名將袁崇煥被殺後他的兒子袁承誌和師門華山派助力闖王李自成奪取大明江山的故事。

14、鴛,指的是鴛鴦刀。同樣是壹部名氣較低的小說,著於1961年,是壹部中短篇小說,講述了壹雙名為鴛鴦的刀以及爭奪他的人之間的波瀾壯闊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故事中的鴛鴦刀據說深藏壹個能壹統天下的秘密,這種梗貫穿了金庸大部分小說之中,起到了提綱挈領,關聯故事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就像倚天屠龍記裏面的倚天劍,屠龍刀,鹿鼎記的四十二章經,射雕英雄傳的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笑傲江湖的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等壹樣。

15、《越女劍》(短篇小說)發表於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

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範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最終幫助了越王勾踐雪恥復仇。阿青暗暗愛上了範蠡,而範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阿青見到西施的美貌後,不忍傷害,飄然離去。?

小說借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壹起,使小說增加了厚重感和無限的余味。

作者簡介: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壹。

擴展資料:

即使現在重拾金庸小說,仍可依照“初始平平,漸入佳境,直至深不可測”的舊時評價,漸漸陷入其中。這樣的魅力,確已超越時代。

金庸這壹代知識分子,生逢跌宕大時代,雖難免顛沛流離,甚至壹生沈痛,但壹方面有舊學底子,另壹方面又受西方現代文明滋養,思維與視野均具現代意識。也正因此,這代知識分子反而成了因中西文化碰撞而受益的壹代。

出身書香世家的金庸更是如此,舊學經歷使得他身上始終有著士大夫氣質,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夢想,浸淫於西方文明又使得他能夠洞悉世事,於是才有了當年《明報》的立場鮮明。這壹點在小說中也有體現,章回體的典雅和歷史背景的無縫穿插是文字修養,蒙太奇手法的故事鋪陳和無處不在的隱喻則是現代文明的感染。

其實,以武俠小說揚名宇內,並非金庸內心所願。當年他求做外交官而不得,輾轉赴港,連辦報針砭時弊都是退而求其次,寫武俠小說僅是澆胸中塊壘之舉,可卻成就了壹生榮光。“壹手辦報,壹手寫武俠”是文化圈裏的贊譽,可於大多數人而言,金庸就是那個寫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武俠小說作家。

但金庸的陰差陽錯,在幾十年後看來,不但是讀者之幸,也是他本人之幸。這是因為金庸絕非權力欲望爆棚之人,他有入世的傳統士大夫情懷,但又渴望淡泊明誌。他崇敬的歷史人物,如範蠡、張良,都屬“進出自如”之人,入世做得帝王師,出世不帶走壹片雲彩。金庸以此二人為偶像,難免顧影自憐。

換言之,如果金庸真的成為外交官,料來也是平庸,即使仕途並不黯淡,也未必能在跌宕時代中全身而退。如果他只辦報,也不過是資深老報人之壹,並不比港島同行高明多少。可在武俠小說中,他“試圖在武俠小說創作方面進行壹些嘗試,並表達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對現實社會的壹些看法”,卻可留名於史。

或者說,武俠小說這壹載體,最適合金庸的性子,可揮灑才情,可鋪陳故事澆胸中塊壘,可借機針砭時弊,又可借“成人的童話”避世。楊過和令狐沖式的歸隱,如閑雲野鶴,可郭靖式的俠之大者,也是金庸心中憧憬。老派知識分子的瞻前顧後與內心矛盾,居然就這般化解。

不過,金庸小說長於情節,也能滿足人們對江湖的幻想,但在價值觀層面仍有守舊壹面。終其壹生,都未能擺脫傳統知識分子的桎梏,即使縱觀其人生,受西方現代文明的影響早已大於中國傳統文化。倒是後期作品如《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因世事變化而更為深刻,反倒成就了最好的金庸。

這代知識分子的人生極是艱辛,甚至可算是生來不易。金庸在跌宕人生中尋得人生價值,已極幸運。無論如何,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跌宕歲月裏,武俠小說曾是壹代漂泊者的精神慰藉。而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它又成了壹代大陸年輕人的精神食糧。

通俗文學的光輝歲月,就這樣穿越時空,金庸也成為幾代人生命中無法繞過的名字

百度百科——金庸

新華網——金庸逝世:江湖已遠俠義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