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幫指揮官做個身體檢查。

幫指揮官做個身體檢查。

小平同誌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如果減少員額1萬,體制就更精幹,指揮就更靈活,反應就更迅速。所以不會削弱其戰鬥力,反而會增強其戰鬥力。

“即使戰爭來得更早,也會減輕腫脹。不膨脹就應付不了戰爭。”小平同誌堅定地說。

即使國際形勢再次惡化,這種縮減也是必要的。中國政府、中國生產黨和中國人民有信心面對所有問題。

毫無疑問,裁軍是壹件極其令人反感的事情,但是這個令人反感的事情必須有人去做。81歲時,小平同誌毅然扛起了歷史遺留的重擔。

“裁軍是壹種犯罪。我來吧,不要把矛盾交給新的軍委主席。”這個有力的詞足以說明壹切。

會上,小平同誌特別指出:這次百萬裁員,與其說是“精兵”,不如說是“好官”。

為什麽這麽說?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規模在550萬左右。從65438年到0950年,國內局勢逐漸穩定後,中央開始進入裁軍議程,想把軍隊逐步減少到400萬。

然而,同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抗美援朝戰爭壹觸即發。裁軍工作不僅被迫停止,甚至在朝鮮戰爭發展到高風險的情況下,我軍也開始了壹系列的軍事擴張。

到1951年底,我軍總人數壹度達到627萬。隨後,1952、1953八月、1957 1十月,中央軍委進行了三次大裁軍,將全軍人數大幅度減少到240萬。

後來到了六七十年代,我軍人數再次上升,壹度達到665438+萬。在1982的大裁軍中,減少到400萬左右(以上數據來自人民網)。

裁軍“消腫”壹直是小平同誌的心願。

從1975年到1984年的10年間,小平同誌始終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不斷推進這項偉大事業。

當時小平同誌對中國的國情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最終得出了只有不斷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不斷增強中國國防力量的最終結論。

在壹切如火如荼的時候,經濟發展是第壹要務。我們必須盡快把國家的經濟搞上去,這樣中國才能擺脫貧困的標簽。

畢竟先搞建設,再先發展經濟,壹切就好辦了。

只要國民經濟基礎好,就可以加大對軍隊的投入。

原子彈氫彈可以大力發展,其他部隊也可以大力更新裝備。空軍可以有更多的新型戰機,海軍可以有更強的戰艦,陸軍可以有更強大的火炮。到那個時候,誰還敢欺負中國?

1978年十壹屆三中全會上,小平同誌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要努力支援國民經濟發展。”

經過會議表決,中央委員會最終確定了建設壹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人民軍隊的方針,從此開始了壹系列重大改革。

1982年,中央軍委下令裁減合並所有技術兵種,同時增加電子對抗力量,成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以適應新時期國防需要。

次年4月,中央軍委成立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再次完善了我國武裝力量體系。

在此期間,盡管解放軍進行了多次縮編,但軍事機構的膨脹問題壹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原來,每次精簡重組,機關前腳被勒令精簡,後腳又添新人員。

各部隊攀比之風嚴重,人員增加甚至超過精簡,導致內部權責更加不清,人員臃腫,效率降低。

1985年,解放軍軍費為人民幣19100萬元,為當時美軍軍費的2%,但解放軍人數約為美軍的兩倍,與蘇軍大致相當。

當時中越邊境戰事不斷,蘇聯對中國虎視眈眈。

因此,裁軍654.38+0萬的決定讓壹些陸軍領導感到擔憂,這將迅速削弱部隊的戰鬥力。

對此,小平同誌笑著問了壹個問題:“壹個虛擬的胖子能打仗嗎?”

此言壹出,立即無人發言。

是啊!考慮到當時中國的軍費和軍隊數量,與其他國家相比,不就是“虛胖”嗎?

打越南軍隊這樣的二流部隊,解放軍的問題層出不窮。如果再遇到更強的軍隊,恐怕馬上就不好了。

因此,軍隊的當務之急是削減開支,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官兵的軍政素質,改善武器裝備。

在此之前,現在需要大幅度裁減軍隊數量。

此外,當時中國雖然有400萬軍隊,但基層連隊數量並不可觀,臃腫繁瑣的是各級機關。

各級機關副職太多。每個軍區司令部的領導多達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還有很多所謂的高級幹部在做著普通的工作,比如“營打字員”“團支書”。

當時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官兵比例是多少?

美國是1:5.2,蘇聯是1 4.65,聯邦德國是1 10,法國是1 17,中國卻高達1 2.45。這意味著,中國400萬軍隊中,大約有1160000名幹部。

這個數字真的很可怕。小平同誌清醒地認識到,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善,中國的軍事事業就難以實現快速發展。

所以小平同誌壹針見血地指出,現在“腫”的不是作戰部隊,而是各級機關。

所以,這種裁減軍隊人員的舉措,看似是“精兵”,實則是“精官”。

很多人能理解這樣的舉動,但確實不能接受。

畢竟對於當時的解放軍全體官兵來說,幾乎每個人都即將面臨壹個去或留,或進或退的大抉擇,進而影響到每壹個軍人家庭的利益。

有人形象地說,這是軍隊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的立體震撼,讓軍隊“脫胎換骨”!

壹夜之間,全軍多達60萬幹部被列為“編外”,脫下軍裝走上其他崗位。

四分之壹的陸軍建制單位面臨裁撤,其中很多都有幾十年的光輝戰史,立下了赫赫戰功。

以鐵道兵為例。它有著輝煌的歷史。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回國後多次為國家鐵路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許多同誌對廢除建立了許多功勛的鐵道兵深感遺憾和不解。

1953年9月9日,中央決定將朝鮮6個鐵路工程師級部隊和國內鐵道兵現有的4個師、1團統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

從此,“鐵道兵”正式有了自己的正式序列,王鎮將軍擔任鐵道兵首任司令員。

王鎮將軍上任前,毛主席親自接見了王鎮將軍,叮囑他要把這支光榮的軍隊帶在身邊,並親筆為《鐵道兵報》題寫了“鐵道兵”三個大字。

如今連毛主席如此看重的鐵道兵都要廢除,自然讓很多人不理解。

就連當時的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將軍也向小平同誌提出了壹個委婉的建議:鐵道兵每個師都要分到各大軍區,以防戰爭。

然而小平同誌說:“鐵道部是打仗時的鐵道兵。”

1982年4月,中央下發通知,決定撤銷鐵道兵建制。同年65438+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發布鐵道兵並入鐵道部的命令。

從此,鐵道兵各部隊結束了抗美援朝以來31年的軍旅生涯。

從中央軍委決定,到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下發文件,再到方案形成,甚至到最後實施,用了兩年多時間。* * *涉及近17萬鐵路官兵的切身事項。

其間遇到的各種阻力和困難是不可想象的。

當時很多鐵道兵拒絕接受領導,很多戰士無法理解。他們責怪工作人員,到處給他們設置障礙。壹度連工作都幹不下去了。

無奈之下,工作人員只好向領導匯報,這件事很快被小平同誌知道了。

小平同誌幹脆給了句:“我轉不過頭來。”

這裏的“領導”就是領導,意思是誰領導鬧事,誰先被調走。

這樣其他人就沒了主心骨,看到中央的意見這麽堅定,就會接受,服從。

這簡單的七個字“我轉不過頭”,足以說明小平同誌在裁軍上的心是多麽堅定。

是小平同誌始終不渝的裁軍態度,是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大力支持,才使全體人民能夠同心同德,投身於這壹歷史性的百萬裁軍工程。

因此裁軍工作面臨困難,保證了各項軍種的調整和裁撤能夠繼續推進,使次年1985被稱為“裁軍年”。

當然,更多的部隊官兵,盡管有抵觸情緒,仍然牢牢記住了壹個軍人的天職——服從命令。

面對福州軍區的撤銷,壹些幹部應戰士的要求找到了軍區司令員江擁輝。

幹部們講述了福州軍區的光輝歷史,軍區曾有過哪些豐功偉績,戰士們對福州軍區的眷戀有多深。最後,他們要求蔣司令向首長反映情況,不要撤銷福州軍區。

江擁輝在認真聽取了每壹位幹部的意見後,沈默了壹會兒,才語重心長地說道:

聽了江擁輝司令員的話,幹部們意識到他們的心胸太狹窄了。

軍隊只能是人民和國家的軍隊。他們軍人需要做的,就是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做出自己的貢獻——包括奉獻青春,遠離親友,吃苦磨煉,甚至犧牲生命...

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的士兵去其他崗位服役。他們有什麽理由說“不”?

回到各自部隊後,幹部們把江司令員的話壹字不漏地講給官兵們聽,然後對福州軍區大家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大力肯定。

這些幹部還告訴戰士們,組織上肯定會慎重考慮,即使撤銷福州軍區,也會把他們安置到更合適的崗位上。

他們知道戰士們對軍區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作為壹名軍人,作為壹名國家和人民的軍人,我相信,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大家都不會退縮。

後來福州軍區確實在撤銷,但由於福州軍區司令員江擁輝和廣大幹部的前期指導,官兵們在思想上已經接受了這件事,撤銷福州軍區並入南京軍區的相關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戰士們雖然舍不得離開軍區,但出於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他們壹個個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福州軍區官兵到新的崗位後,始終牢記軍區首長的指示,迅速融入新的集體,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為老軍區增添了新的光彩。

濟南軍區有壹個團,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9,當時毛主席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設立“中央軍委警衛營”。

進入抗日戰爭時期後,該團改為“八路軍總部特勤團”。

因為朱德當時是八路軍總司令,所以內部也叫“朱德警衛團”。

該團曾參加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與敵激戰八晝夜。以160余人的傷亡為代價,殲敵1000余人,被中央軍委稱為“1941以來最成功的壹次反掃蕩模範戰役”(數據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國》)

為此,毛主席還專門號召所有八路軍部隊向該團學習。

八路軍總部特務團自成立以來,在呂梁跟隨毛主席,後在戰場跟隨朱總司令。歷經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著名戰役,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的凱歌。

現在,這個有著光榮歷史的英雄團,也傳出了即將面臨合並組建的風聲,團裏的幹部戰士壹時難以接受。

為了讓大家回心轉意,團領導特意請來了壹位團的老政委,帶領大家重新學習團的歷史,重新走英雄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軍人的思想得到了升華。

他們突然意識到,那麽多先輩為了祖國的獨立和繁榮,流了多少血。現在他們需要服從大局,他們只想著過去的輝煌,這真的是錯誤的。

後來老政委和部隊幹部給仍然不能接受合並的戰士們做了解答。

通過幹部們的不懈努力,大家終於明白,珍惜榮譽沒有錯,沒有人讓他們忘記過去的榮譽。

但是,這份榮譽不應該成為阻力,而應該成為大家前進的動力。他們應該帶著舊軍隊的榮譽繼續勇敢前行。

在1985的裁軍過程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最終,在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各級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百萬裁軍”取得圓滿成功。

到1987正式完成時,三個總部機關的人員編制已經減少了近壹半,而剩下的軍區、軍兵種、國防科工委等單位,最終將軍事機關的人員編制減少到60%左右。

這次裁軍不僅改變了過去機構臃腫的狀況,而且調整到了現在的相對最優比例,提高了部隊的效率。

在精簡整編過程中,按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隊的要求,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是根本方陣。

中央政府對三軍總部、各大軍區和各軍兵種的領導班子進行了重新配備,為機關“消腫”、“輸血”,使之更具活力。

調整後,三軍總部領導機構數量減少了近24%。領導班子的平均年齡也從64.9歲下降到56.7歲。

每個班子裏,都有40歲、50歲、60歲左右的幹部,基本形成了分層的年齡結構。

此外,各級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進壹步改善。60%的幹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75%的幹部經歷過大專培訓(數據來源於黨史博覽)。

原11大軍區現已合並為七大軍區。

其余各大軍區與原來相比,戰區更大,後勤保障更強,兵力更充足,戰鬥更深入,獨立作戰能力顯著提高。

在新的大軍區,所有兵種的比例更適合現代戰爭的需要。

特別是新時期特種部隊、電子對抗部隊等作戰力量的大力加強,使陸軍不僅具備了完成大規模作戰的能力,而且成為打贏小規模戰鬥的中堅力量。

其余陸軍部隊全部改編為“合成集團軍”,作戰素質進壹步加強。

與原陸軍單壹的對陸打擊能力相比,集團軍的火力、突擊能力和機動能力得到了進壹步增強,更加適應現代戰爭的具體要求。

在這場“百萬裁軍”中,不可避免的是,許多有著光榮歷史的部隊將失去組織架構,許多為祖國灑下血汗的軍人將脫下軍裝,無數軍人家庭將承受巨大壓力。

有壹個詞叫“陣痛”來形容這個過程。但是,中國的軍隊要想前進,就必須承受這種陣痛。

對於那些在“陣痛”中遇到很多困難的群體和個人,國家和軍隊都盡了最大努力去幫助。

但時間緊迫,任務巨大,總會有壹些地方顧不上。

而這些只能由這些群體和個人來承擔。國家和軍隊都相信他們,相信軍隊培養出來的軍人終將渡過難關,迎來更加光明的下壹個春天。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離開部隊的軍人沒有讓祖國和人民失望。

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他們迅速融入社會各行各業。他們憑借在部隊鍛造的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勇敢無畏等優秀品質,在社會這個新戰場攻城掠地,闖出了自己的壹片新天地,為發展中的新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人民解放軍精簡整編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裁減員額654.38+0萬後,軍隊總名額為300萬。”

“百萬裁軍”的決策是順應歷史的必然選擇,是我軍發展到現在水平必須經歷的脫胎換骨。

以小平同誌為首的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能夠在巨大壓力下,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消腫補血”,是極其了不起的。

“百萬裁軍”的順利實施,說明中國* * *產黨對軍隊的領導和控制力不可動搖,給了我國人民更大的信心。

人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國防事業會更加強大,我軍的前景會更加美好,中國的明天會更加壯麗。

同時也向世界表明,中國壹直熱愛和平,始終願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多做貢獻!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