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貴的塵埃》是《金玫瑰》這本書的第壹篇,這本選集的名字很可能來源於《寶貴的塵埃》這篇文章中的金玫瑰。
雖然在看這本書之前看了那些所謂的簡介說這是俄羅斯著名作家康?波斯托夫斯基的創作經歷等等,因為我只讀過壹遍,我不想把這部小說和我的創作經歷聯系起來,這可能會把壹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過度概念化。
讀完《寶貴的塵埃》這篇文章,我去看了劉小鋒寫的序言,卻有很深的感觸。那是愛和恐懼。這兩種典型的心理活動在小說中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的兩種美好情感。
故事不長,很簡單。
但在故事中,作者給讀者增加了壹個象征性的點綴——金玫瑰。這種象征性的記憶是主角依稀記得的東西,這也讓這朵金色的玫瑰慢慢在主角沙美的心裏生根發芽。也許那時候,他的愛也開始生根發芽。那是對壹個他護送的小女孩的類似父愛的情感,但又和父愛略有不同。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
作為壹名被送回來的士兵,沙美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清理垃圾謀生。這種枯燥乏味的生活,讓他比常人更沈迷和回憶過去的經歷。這個小女孩,姬旭,已經成為他經常回憶的東西,就像他的女兒壹樣。她經常後悔沒有和阿姨吻別就把姬旭給了她。
這種情感就是劉小鋒在序言中所說的那種愛,壹種人類偉大而純粹的情感。
可能就這樣吧,也沒什麽好談的。但是他經常記得的那個女孩出現在他面前,壹次偶遇改變了他的感情。對愛情的恐懼。
這裏所謂的恐懼是壹種擔心,壹種對地位的擔心,壹個以撿垃圾為生的男人在遇到壹個極其漂亮的成年女人後的尷尬和自卑。
成年姬旭的出現是壹個插曲,但也是整部小說的點睛之筆。她的出現延續了關於金玫瑰和壹種愛的故事。
於是那些珍貴的灰塵跳進了紙裏。
姬旭被男友接走,有點花花公子的味道,被沙美調侃為“不給妳金玫瑰的人”。
金玫瑰是幸福、好運和愛情的象征。
姬旭的命運如何?作者只是說她去了美國,然後就再也沒提過了。
姬旭離開後,莎梅開始了送姬旭壹朵金玫瑰的計劃。
上面提到的珍貴塵埃開始了。
灰塵是沙美從金匠店裏收集的垃圾,然後慢慢從裏面洗出細小的碎屑。這就是愛,壹種偉大卻稀缺的人類之愛。
最後,那些珍貴的灰塵被制成了壹朵象征著愛、幸運和幸福的金色玫瑰,但是莎梅再也沒有見過那個小女孩。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小說的最後,作者寫下了對創作的評論,“我們這些文學工作者,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去尋找——這些無數細沙不知不覺地被我們自己收集起來,融化成合金,再用這種合金鍛造成我們自己的金色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