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壹《從女性身份到文化迷失的象征》
王安憶曾說過,《我愛比爾》這部小說完全與性、愛情是沒有關系的,是寫發展中國家的處境。它以阿三這個女子為代表表現其在與比爾和馬丁兩個外國男子的追求中因無當代文化的精神指引而逐漸走向迷失與墮落的過程的。本文依次分析此過程: 比爾在和阿三第壹次對話中說, “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妳來告訴什麽,我們看見了我們需要的東西,就足夠了。” 阿三回答道, “而我也只要我需要的東西。” 粗淺看來,這是男女間壹次挑逗的對話,男人只要男人需要的,女人只要女人想要的。但王安憶在此是要以比爾為美國之象征,阿三為中國為代表的第三世界之象征,那麽他們之間的對話也似預示了“南北對話”中西方是以高姿態來看待東方的,“並不需要妳來告訴,看到我們需要需要的就夠了。”東方,只是西方眼裏的東方,東方也只能是由西方來定義的東方。特別地是,王安憶以阿三這樣壹個年輕女子來象征東方第三世界,並以“阿三”為名,頗具深意。在傳統的眼光下,女子是柔弱、順從和被動的象征。那麽東方以此為代表,這暗示著從壹開始,東方在與西方交往中就是弱勢的,是由西方來規定的,似由其任意宰割的。 阿三和比爾在小說中就是以這樣象征性的、符號化的身份出現的,他們確實是兩個文化的代表,在進行著友邦的交流。在此需要註意壹個時代的大背景,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交流條件中,由於媒體宣傳的迅捷和必然的放大作用,交際雙方在交際之前已經從其它媒介預知了對方之形象,並在交際中是以預知的形象來檢驗對方是否如此。但這種形象又往往是經過過濾的,和真實有差別的。這集中體現在阿三與比爾在“貞節觀”上的誤讀中。導致阿三悲劇的根源之壹也在此,與其說她愛上了比爾,不如說她愛上了壹個美國文化的符號,並在與之努力貼近中迷失自我。 貞節,是壹個女子最隱秘、最應珍惜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對其的態度可以觸及壹種文化的核心。以阿三和比爾對其的不解來象征東西方文化交際中的誤讀是恰當的。比爾根據自己所受的中國文化教育知道,中國女性應當極愛護自己的貞節,應該視貞操如自己的性命。故他感到崇高和恐怖,這是極可貴的,又是極抹滅人性的。但阿三不這樣看,根據她所接受到的對美國人的認知,這是由於她自己的問題,沒有充分挑逗比爾的能力,於是她奮不顧身地努力向西方之性觀念靠攏。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壹個問題: 沒有當代的中國文化!或者說,當代的中國文化是無根的。外國人想要了解中國之文化,那常常只能了解中國傳統的文化,當代文化對他們來說只是殘羹冷炙,只是西方文化粗淺的中國化。而當今的中國人卻常常找不到自己,要麽死守著傳統,要麽拼命投入西方的懷抱,沒有壹個緩沖的地帶或者壹個新的基點來支撐著我們的精神。面對多個精神世界,國人不知道要走進哪壹個,要接受哪壹套價值觀念!而西方也是由多個不同國家組成的,也有著不同的文化。但當今是美國強盛的時代,全球化更意味著全球美國化,價值迷失的阿三只能不知所措地投入美國文化的懷抱中,當今的中國文化最似美國文化的粗淺中國化。作者以比爾這壹美國人來代表西方文化,足以證明美國文化是當今西方文化之主導並能讓阿三這壹東方女子,東方第三世界國家之代表無可選擇地盲目愛上。 可她並沒有親歷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的精神,只能作第三手資料的復制品,那幅“阿三的夢境”就是這樣的產物。“妳只要妳的,我只要我的”,她只根據自己的淺解來理解西方的性觀念,卻因只學到皮毛而嚴重傷害了自己。她破處時的欣喜和對自己無經驗的羞澀可以看出東方想要擁抱西方的急切心態。可東西方畢竟有差異,東方畢竟不是西方,她能吸引西方只因她的異國情調,那讓西方人感到不同於自己的神秘。於是西方人會說“妳最特別”,“妳真奇異”,而不是妳最好,妳真美。無可消解的差異讓急切擁抱後想要同質化的渴求不得實現,這是自身給自身造成的傷害。所以,阿三和比爾從壹開始就命定般地存在著誤解和矛盾, “她不希望比爾將她看作壹個中國女孩,可是她所以吸引比爾的,就是因為她是壹個中國女孩。……她竭力想尋找出中西合流的那壹點,以此來調和她的矛盾處境。” 問題在於,哪壹點是可以讓中西合流的?她找不到,很多人也難以找到。在西方發達而東方弱勢的情勢下,東西方文化要合流也只有東方改變自己來迎合西方。這不僅是政治和經濟上的原因,也還有文化上的深層原因。文中也提及,“中國人重視的是‘道’,西方人則將‘人’放在首位。”西方文化似乎更把人當作人來看,於是成了普世價值而向全球推廣,又乘著美國強盛的東方成了商業文化的全球擴散。 阿三越西方,離其源初的東方之神秘越遠,也就越難吸引比爾。她對西方性觀念的粗淺理解造成了她對比爾的嚴重誤讀。她原以為,她在性上如此開放地對待比爾,比爾壹定會愛上她而帶她回家,正如東方之西化,是想跟上西方的步伐,讓西方帶上自己而走向發達。可是西方的性觀念原本就沒有要求如此沈重的負擔,性和愛是時常分離開的,比爾做不到愛阿三,他後來的不知蹤向也如命定般地只給阿三留下“我愛比爾”的空頭念想。 他們之間沒有真實的***同語言和精神交流,更沒有愛情,有的,只是壹方對另壹方的極力迎合和男女間的壹時嬉戲。“壹點不錯,她和比爾之間,真的,沒有什麽。”阿三只是按照對外國人的既定形象來理解比爾的,與其說她愛比爾,不如說她在不知不覺間只想找壹個外國男人做男友。東方就是如此盲目地迷戀上西方,所以“走在馬路上的任何壹個外國人,都是比爾,又都不是比爾。” 阿三在文化上的迷失,精神上的仿徨也表現在她的繪畫創作中。粗淺了知西方現代藝術的形象與抽象後的創作,卻讓自己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陌生。因為不是自己的,所以會陌生;因為是盲目復制別人的,所以沒有了自我。美國評論家也說,“這些畫看起來與西方畫幾乎無甚區別,假如將落款遮住。”除了國畫和西南染制品外,難道就沒有其它的中國畫?阿三所創作的到底能算什麽?沒有中國自己的東西。問題在於,什麽叫做現代中國文化?我們從哲學、文化到音樂和繪畫等等思想文化的創造都幾乎完全接受了西方的模式,並統統和傳統斬斷了聯系而沒有了自己的範式。文化迷失會怎麽樣呢?沒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位置。要有自我,首先得有壹個他者,壹個能意識到和自己不同的他者。但當自我混同在他者中,那就難以分清誰是自我,誰是他者。特別的是,這個他者還是先進的,高高在上俯視著自己的,告訴妳要發展就必須像他那樣走。中國文化的當代處境就是如此,傳統文化美則美矣,但在社會組織和思想觀念上都有很多很大的問題,我們需要借助西方的先進觀念來對之洗練和批判,但何時能開出新的格局和境界就成了期待。 中西文化在形式上的粗淺拼湊定然不行,就如那陣宣傳畫風。但現階段的中西合流只能是中國無條件地靠近西方文化,我們需要走到西方文化的最深處,她的核心,再來反觀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可如今的時代人們大多只能從美國那接受所謂的西方文化,這已是現代世俗商業文化,而喪失了對其傳統的深厚貼近,這樣,在已不願做中國之後,粗淺和盲目讓自己成不了美國,更成不了歐洲和西方!沒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之後造成了自己不知自己是誰。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阿三在遇到比爾這壹美國男孩並且兩人分離後還要遇上馬丁這個法國男孩而兩人又分離。 為什麽還會有馬丁? 馬丁出生在法國東部與德國交界的壹個小城,這是壹個極富象征性的暗示。德國歷來是歐洲的心臟,這代表著馬丁身上流淌著深厚的歐洲文化,也即西方文化的正統血液。所以,即使馬丁對西方現代藝術無甚見解,但他能夠“像壹個有道德的人明辨是非壹樣明辨藝術的真偽優劣”,因為“從米開朗基羅開始的歐洲藝術史,是他們的另壹條血脈。”與骨子裏繼承的深厚傳統相比,壹個現代藝術又何足掛齒!壹個拼命西化卻只得到粗淺的現代西化的阿三是難以深入了解馬丁的,作者於此用了精妙的比喻,“似乎,比爾是個從試管裏培育出來的胚胎長成的,馬丁卻是壹千代壹萬代延續下來的生命果實。而正因為馬丁是這麽壹種自然的生物,阿三便覺著更加隔膜。”從毫無歷史積澱又極度工業化和商業化的美國那裏了解到的西方文化永遠只停留於西方文化的表層,於是阿三感到隔膜。他們最後的分手是必然的,馬丁讓阿三不能再畫畫,似乎在告訴她,妳根本就不了解西方。壹個粗淺了解當代美國文化的人是沒有也難以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真正精神的。她既不了解美國,也不懂真正的歐洲。“馬丁和比爾壹樣顯得朦朧,含糊不清。好像只是兩個概念,而沒有形象。”阿三的兩次西化都是極度失敗的。壹個中國人永遠也無法改變他的源初身份,他難以擺脫這個既定事實而學到西方文化的真正精神。正如中國再西化也只是壹個西化了的中國,而不能夠成為西方,西方對自己已有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對這壹點的認識無不意味著希望的消解和自我毀滅的開始,因為難以找到自己的道路。 前進的道路破碎之後,阿三只能任意墮落。在她的墮落過程中更可以看出阿三並不真正了解外國人和西方文化:誤認同胞為外國人,受不了外國老人的嘮叨,在性上的大膽讓美國人吃驚,最後無知無覺地進了勞教所。她的下降也帶來了自認原先形象之高貴與周身環境之不滿的矛盾。假如中國文化在自我迷失之後只能和其他更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之文化相混雜,那出路何在? 最後,阿三想起比爾,這是對原先美國夢的眷戀和不甘心希望的破滅。結尾的處女蛋頗具深意,處女蛋是珍貴的,要藏起來,不給人看;阿三也不應無條件地投入他者的懷抱中,隱秘的要藏起來,要有自己的思考。處女蛋是新生的象征,阿三的哭泣是對悔恨往昔的反省中力求重生。中國文化也應該在欲火中重生。 王安憶的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有著符號化的傾向,這不免有主題先行之嫌。但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力求於此避免問題而讓人物形象、鮮活。這篇小說的壹個顯見的不足處在於,作者在小說中沒有表現出與她探討的問題相符合的格局。用壹個中篇小說的篇幅來討論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中國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的當代文化處境和出路問題,無論是廣度和深度來說都是不夠的。於是只能借助於象征的方式,在寬泛的討論中思考問題的出路。
書評二《壹種癡戀,壹種人生》
第壹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北京上學時學校對面的小書店買的。那時候學習不算緊張,經常讀壹讀雜書。 這本書,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雖然薄薄壹本, 沒有繁復的語言和華麗的修飾,它仍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壹本書。 當時高壹的我並不理解,兩天就看完這本書,然後丟到了壹旁。 直到3年後的壹天,歷經了2年的海外生活,再次在網上看到這本書的書評,才想到,原來我就是書中的阿三。 主人公阿三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壹個典型的大學生形象,她有知識,有素養,有文化,渴望新事物,崇拜西方文化,崇拜新思想,渴望了解外國,渴望有機會與外國人接近,走入他們。 她以與美國人比爾的戀愛為起點,開始了她與外國熱“戀愛”的旅程。與比爾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壹種中西方結合的短暫愛情的必然經歷,她之後很傷心,在比爾回美國與她分手之後開始自暴自棄,去高檔酒店找外國人聊天,過夜,然後說再見。壹開始的她是想找到壹個屬於她自己的愛情,壹段美麗浪漫的 異國戀。但是渴望穩定愛情的卻只有阿三壹方,她接觸的男人中沒有任何壹個打算和她結婚。這些外國人僅僅是尋求刺激,尋求東方女人免費的性服務而已。 而阿三,從始至終,抱著壹顆想要獲得美好異國戀的心態,抱著想去西方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心態,去等待盼望。結果是,壹無所有。 在作者所描寫的那個時代,直到今天,大多數中國人,中國女人,始終在以壹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心態生活著,第壹世界國家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壹直在我們心中擺在不可估量的地位。西方男人高大,偉岸,英俊,瀟灑,讓多少中國女人癡戀,猶如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為此付出了壹生的代價,而這些僅僅出於癡戀。 癡戀,就是沒有意義的迷戀。 文化的差異,種族的差異,很多時候抑制了感情的正常發展,抑制了價值觀人生觀的正確取向。 阿三壹樣的女人,其實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我們可以暫且拋去為了國籍為了錢與外國人交往的女人不說,僅僅像阿三壹樣,崇拜西方文化,壹心單純渴望美好愛情的女孩就不勝枚舉。 第三世界心態,第三世界女人,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