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茅盾最優秀的社會分析小說。通過對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等人物的刻畫,展示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卷,史詩性的再現了中國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統治階級重壓下的悲劇命運。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具有雙重性格:壹方面強大、自信、有抱負、有手腕;另壹方面卻軟弱、空虛。壹方面對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封建官僚不滿;另壹方面又敵視工農。節選片段中,細致地描寫了他在走向失敗過程中的掙紮與抵抗,表現了他外強中幹、似強實弱的個性特征。
《子夜》的命名蘊涵著深刻的寓意。“子夜”即半夜,即已半夜,離黎明就不遠了,作者運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舊中國社會,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人民即將沖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堅決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說的時代背景和思想內容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壹,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壹。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裏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致入微的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