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景物描寫
小說寫樣子從混亂的軍營中牽出三匹駱駝,賣了35元錢,而後走到北京城郊的時候,通過對古都那種平和靜謐的景物描寫,恰到好處地襯托出了祥子當時的心情。在烈日與暴曬下拉車的祥子,對北平熟悉變化莫測的天氣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祥子特定的人物身份相壹致,體現了老舍對故鄉環境的熟悉。“京味”正是這種主觀情愫與對北京社會環境結構的客觀描寫的統壹。
二、語言運用
老舍在語言的運用上,得力於其對北京市民語言的熟悉,形形色色的人物語言通俗樸實、生動鮮明、“京味”十足,說得嚴重點,有點類似北京“京油子”的“耍嘴皮”。小說人物的語言是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老舍習慣運用北京市民俗白、簡潔的方言,用老舍自己的話說就是“把頂平凡的話調動得生動有力,燒出白話的‘原味兒’來”。如祥子的語言,厚實而樸拙,他在第壹次買車時,由於心情激動,只會說:“我要這輛車!。’賣車的車主誇耀車好,希望加價時,祥子還是那句話:“我要這輛車!”從祥子的語言中,透露出祥子的憨厚和淳樸。高媽勸祥子放錢:“告訴妳,祥子,擱在兜兒裏,壹個子兒永遠是壹個子兒!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沒錯兒,咱們的眼睛是幹什麽的?瞧準了再放錢,不能放禿尾巴鷹。當巡警的到時候不給利,或是不歸本,找他的巡官去!壹句話,他的美事得擱下,敢!打聽明白他們放餉的日子,堵窩掏;不還錢,新新!將壹比十,放給誰,咱都得有個老底;好,放出去,海裏摸鍋,那還行嗎?妳聽我的,準保沒錯!”這番話,幹脆利落、生動鮮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兒化語“沒錯兒、壹個子兒、兜兒”,北京方言中狹隘的四字語“禿尾巴鷹、海裏摸鍋”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擱下”等,都從側面反映出老舍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語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徹。再看虎妞:“吧!不出臭汗去心裏癢癢,妳個賤骨頭!我給妳炒下的菜,妳不回來吃,繞世界胡塞去舒服?”以及下面的對話:“上哪兒啦,妳?”她壹邊盛-菜,壹邊問。“洗澡去了。”他把長袍脫下來。“啊,以後出去言語壹聲!別這麽大大咧咧的甩手壹走?”這些都是老舍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簡單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兒的語言寫出的值得世人讀的而且美好的句子,幹凈利索,平易近人而不粗俗,就像北京的人、建築以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跟j 京特有的歷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