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紫釵恨的作品淺析

紫釵恨的作品淺析

紫釵恨最出名的書莫過於《三千美嬌娘》《惡霸》兩本。

《三千美嬌娘》百度吧友我就是左加明王命題:

是《三千美嬌娘》還是《武林外史》?

早就知道有叫這個名字的壹本書,沒啥奇怪的,咱是男人,雖然面子上可以裝的道貌岸然,但是眼球碰到這麽肝兒顫的題目壹下就自己轉過去聚焦了。

雖然早知道這個題目,但是卻壹直都沒有看過內容。您問為什麽?實在是讓某種叫“種馬”的新生物種給嚇怕了。“種馬”為何物,咱就不再敘述了,地球兒人都知道。為什麽不愛看“種馬”,咱也不廢話了,連火星人都知道。

這倆星期閑著無聊,去電子書那裏下了《網絡玄幻小說合集》19、20。翻開來看看,只見滿眼的網絡流行關鍵詞,您問是啥?就是“少女、風流、嬌艷、靈肉、欲望”等等等等。

忽然突發奇想,不如做個主流數據統計,看看現在“齊人之福,王八之氣,修真成剩,練死小JP兒”這幾種主流風氣占了YY小說的多大比例,於是就開始逐壹的翻閱(美其名曰翻閱,其實就是跳著看,實在是太多作品的作者的語文水平太差,註意我說的是語文,不是寫作,在我看來那些人是怎麽通過高中的語文考試這個問題都需要質疑壹下)。

偏偏翻到《三千美嬌娘》的時候,翻不下去了。卻不是因為咱認為紫釵恨先生語文沒學好,而是發現這《三千美嬌娘》是個在“種馬”裏魚目混珠的異類。再說明白點兒,咱怎麽看這也不象是個“種馬”。

古今中外小說也看了不少,要說和這的行文風格相像的,那倒是還挑得出壹本,那便是《儒林外史》了。雖說明清小說尤其是清代小說,多有些文不文白不白的嫌疑,但是這《儒林外史》因為舉著“揭露了封建文人階級真實醜惡嘴臉”的旗號,儼然也擠進名著的大堂,得意洋洋地在四大名著的眼皮底下支了個馬紮兒坐下了。

拿著這《三千美嬌娘》看來看去,終於讓我看出壹點門道,那便是《儒林外史》寫的是文人和官員的奇聞逸事,這《三千美嬌娘》寫的便是江湖和官員的糾合不清了,或者,說叫《武林外史》更簡單明了壹點(呵呵,怎麽聽起來象武林外傳呢?)

在紫釵恨先生筆下,壹位位大俠都露了原形,什麽少林方丈、武當掌教,統統趴在了壹個小小的登封縣令腳下,魔教當代第壹高手幽明斷絕(男的,而且不是人妖),為了生計也不得不去用心學跳舞。什麽名震江湖都是屁話,跑江湖為了啥?還不就是為了混口飯吃、混個女人睡!

咋個混飯法呢?官有官路,賊有賊路?否!大家壹起走才是最寬的路!於是本來針鋒相對的少林派和白縣令,便壹起籌劃起了日進鬥金“江湖十大邪少評選”;眾采花賊人也統壹投到白縣令麾下更名為“品花會”搖身壹便成了“超級女俠評選活動”(咋這麽耳熟呢?)的組織單位之壹。“河洛寡婦”本來就是有政府背景的民間勢力(咳咳,由於有政府背景,咱就不好說她們是黑社會了),在和白縣令的合作中互相都得的不小的好處哦。至於那些沒眼色的黃河幫、耿大嘴、天龍幫之流,不給做為官府的代表者白縣令做貢獻也就罷了,居然還妄想發展自己勢力,我呸,妳們以為自己是YY小說主角啊,可以白手起家?實在是不知好死!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面沒有人罩著妳,淪為犧牲掉的龍套也就是當然的了。

要想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江湖裏舒舒服服地混下去,還真是不容易,不過說起來倒是也有幾顆耀眼的明星,最聲氣奪人便要算“海龜”派名人朱清海了,多次創業失敗都絕不氣餒,終於靠和白縣令合作“彩球”修成正果。至於小人物,妳只要老老實實地當妳的平頭小老百姓,自然是沒有人會去害妳的,君不見石章魚、管平潮,只要奉公(白縣令就是公)守法(白縣令的法),雖則每次掃蕩青樓都會入網,但是最終卻可以毫發無傷。

至於那些陽奉陰違耍小心眼兒的家夥,自然是報應不爽。白縣令——不,白知府壹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便是給所有敢算計他的人敲了警鐘了。

隨著白知府的這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不知不覺間《三千美嬌娘》已然讀完了。到了這個時候也才真真地明白這個《三千美嬌娘》的名字其實不過是個幌子而已,正如《紅樓夢》為了不被查禁而寫成言情小說,紫釵恨先生也是拿這如雲美女來做做擋箭牌——畢竟諷刺世人太苦了些,這書要是正式出版,不知道要得罪多少道貌岸然的正義之士呢。

其次也反映了很多現實中的問題: 比如強征地啊、賄賂啊、傳銷、7色球 , 印象最深的是最後的捕快小偷勾結 ,活生生的套用了成都火車站警匪勾結 的案件。率先搞MBO的那個程大人,反正穿越文不少,活下去的不過幾個。這段是諷刺那些穿越了念幾首詩就想上位的。。

《惡霸》用很巧妙的方式借用了中國五代十國中的歷史,實際上主角的惡霸是對他的敵人來說的,他的敵人,妻女被占,田地被奪對吧,說不定還有滅門之禍……那個什麽陳家不就是的麽,他的對頭看見他就頭痛,恨之入骨,最後連整個中原漂亮的女子都收入後宮,打下了半個江南,只當齊王而不稱帝,小人物齜牙必報、有便宜就占的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

起點高級VIP讀者 vonxj 考究了壹下歷史,並命題:部分勢力/世家/個人其歷史原型考寫本文倒主要是在書評區看到有人……其中壹句說得很好:“誇張了,我是喜歡看看書而已,從壹本書考據出另外壹本書的情節或歷史典故出來只是我這種人的愛好之壹。比起作者隨時拈來典故當原型溶入書中大環境的本事那差的不可道裏計了....”

其實以上兩本書的風格相差不大,最值得看的就是作者對歷史能活學活用,很輕易很自然就把壹些歷史原型插入小說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