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代惠郊編《高僧傳》十四卷,又稱《梁高僧傳》,簡稱《梁傳》、《焦傳》;
2.唐玄宗編《高僧傳》三十卷,又稱《續高僧傳》或《唐高僧傳》;
3.宋代贊寧編《高僧傳》三十卷,又稱《宋高僧傳》或《大宋高僧傳》;
4.明代儒興編《高僧傳》八卷,又稱《明高僧傳》或《明高僧傳》。
南京金陵刻經處將以上整理成《高僧傳》第壹、二、三、四集。
《高靚和尚傳》記載了從東漢永平到梁代田健的著名和尚的傳記。南朝梁高僧慧覺(497 ~ 554)所作。慧嬌出生於上虞(今浙江)。聚會稽嘉祥寺。本書13卷將裏面的僧人分為10類,如譯經、釋義、靈異、修持禪法、悟道、忘身、念經、返老還童、取經、唱導等。在序言中,他自稱記載了257人的事跡,“附者200余人”。在該卷的末尾,有壹封王寫給慧嬌的信。贊美這本書。梁以後,唐朝的道玄寫了30卷《續僧傳》,其中壹卷叫《唐僧傳》,宋代的贊寧寫了30卷《宋僧傳》,明代的汝興寫了8卷《大明高僧傳》,其體例大致以《梁傳》為藍本,合稱為《四朝僧傳》。
《梁和尚傳》在研究漢魏六朝文學方面具有多種功能。首先,它記錄了佛教傳入中國以及佛經對文學的翻譯。比如《後漢書》卷二中秦末高僧鳩摩羅什的要求,就經常被後人提起。其次,本書記錄了眾多文人與佛教高僧的交往及其受佛教的影響,如支遁與孫綽、許遜、王羲之的交往以及慧遠與謝靈運的關系。第三,這本書在描寫壹些僧人事跡的同時,也寫了他們的文學活動。例如,《朱傳》第五卷就記載了薄道友送給他的壹首詩。這首詩寫得很美,可以糾正《詩品》把薄道友當成南齊人的錯誤。還有“經典”壹節中所描述的佛教誦經聲調問題,這個問題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與四聲理論的興起密切相關。《唱導》部分描述了南朝佛教徒用歌唱來宣揚教義的情況,常被研究通俗文學的學者引用。此外,書中還收錄了許多奇書和宗教故事,如世宗的故事,常被唐代詩人用作典故。
《梁和尚傳》有很多版本,比如海山仙堂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