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線是華老栓壹家,暗線是夏瑜壹家。
明線:壹個秋天的後半夜,華老栓到刑場買“藥”—→當天早上,小栓在茶館吃“藥”—→當天上午,茶客在華家茶館談“藥”—→第二年清明,華大媽為小栓上墳。
暗線:夏瑜在刑場就義—→夏瑜的血在茶館被吃—→茶客在茶館談夏瑜—→夏四奶奶上墳。
明線是主線,突出群眾的愚昧麻木;暗線是次線,揭示革命者的悲哀。兩條線從並行到融合,突出因群眾的冷漠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魯迅的小說《藥》的線索是什麽?《藥》是單線結構還是壹明壹暗的雙線結構?這,好像不是壹個問題。因為,幾十年來都是眾口壹詞:《藥》有兩條線索,壹明壹暗。
語文課本說:“這篇小說有明暗兩條線索。”
研究魯迅作品的學者說:“兩條線並行,壹明壹暗。”
總結古今寫作經驗的辭書說:“魯迅的小說《藥》采用的就是明暗線式結構……明暗線之間以壹個‘人血饅頭’相連。”
按照上述語文課本和專家論著的口徑,各式各樣的語文參考資料和語文試題答案都是這樣寫、這樣說:兩線並行,壹明壹暗。
語文名師則在自己的教案中、板書中將“明、暗二線說”具體化為下面這份完整的圖表:
華家故事——買 藥—→吃 藥—→談 藥—→上 墳(明 線)
刑 場—→華 家—→茶 館—→墳 場(場 景)
《藥》 (連接) (交織) (匯集) (融合)(明暗線關系)
(人血饅頭)夏家故事——血的獻出→血的誤服→血的由來→血的代價(暗 線)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藥》,果真有壹明壹暗兩條線索嗎?不然。
認為《藥》有兩條線索的“理由”是:小說寫了兩個故事,壹個是華家的,壹個是夏家的。華家的明寫,是明線;夏家的暗寫,是暗線。
這個“理由”站不住腳。
首先,《藥》寫的不是兩個故事,而是壹個故事。雖然,小說寫了華、夏兩家的事,寫了華小栓、夏瑜兩個人之死(壹個被軟刀暗殺,壹個被鋼刀明殺),但就整篇小說來看,只有壹個故事,壹個悲劇故事,壹個因果關系十分明顯的悲劇故事:沒有夏瑜的血,就沒有小栓的“藥”;沒有“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就沒有魯迅的《藥》。“華”與“夏”,名為二姓,實是壹族。在作品中,華家與夏家雖然素不相識,並無往來,但兩家的事——夏瑜之死與小栓之死,既非相互無關,也非相互平行的兩個故事,而是***同組成壹個完整故事(壹個“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的民族悲劇故事)的有機情節。認為《藥》寫了兩個故事的觀點,不符合作品的實際情況,不符合作者的創作意圖。
其次,把“明寫”說成“明線”,把“暗寫”說成“暗線”,這是把描寫角度和作品線索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混為壹談。描寫,是小說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描寫,就內容來說,有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之分;就角度而言,有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之別。正面描寫是直接把鏡頭對準人物,通過人物自身的言、行、心、貌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側面描寫是通過作品中其他人的話語、動作、心態、神色來表現人物。正面描寫是“明寫”,側面描寫稱“暗寫”。《藥》中的華家,從頭到尾全是明寫;夏家,前三節是暗寫,最後壹節是明寫。把“明寫”認為是“明線”,把“暗寫”等同於“暗線”,正是走入“兩線並行,壹明壹暗”這壹誤區的關鍵所在。
至於把“明暗兩線”的關系分為“連接”、“交織”、“匯集”、“融合”幾個階段,看似絲絲入扣,實則不能自圓其說。首先,這種劃分是以“兩線並行說”為前提的,前提既不成立,這種劃分也就完全失去了依據。其次,這種劃分邏輯混亂:什麽叫“連接”,什麽又叫“匯集”?什麽是“交織”,什麽又是“融合”?它們之間有何區別?這些問題,恐怕作此劃分的人難以回答清楚。難道“連接”不就是“匯集”,“交織”不等於“融合”?難道尚未“匯集”就已經“交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