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少將——趙東歡,遼寧法庫縣人(1907-2002),出生於遼寧法庫縣。1936“Xi事件”期間參加革命,1937加入中國* * *生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人民自衛隊團長、北進支隊司令員、八路軍南下支隊參謀長、副司令員,各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他指揮河北梅花鎮軍民與前來進攻的日軍浴血奮戰,與外圍兄弟內外夾擊,共擊斃日寇800余人。隨即在冀中12縣組織遊擊戰爭,參加“百團大戰”,為晉冀魯豫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做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遼西軍區縱隊參謀長、師長、副參謀長兼後勤部長,騎兵支隊司令員、師長、副司令員,參加了保衛江南、鮑斯臨江、四平三大戰役,長春、遼沈之圍,平金、渡江、恒寶戰役,以及伏牛山、松山大規模反匪運動。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南軍區人民武裝部第壹副部長、華南軍政幹部學校校長、高級工程學校校長、軍委建軍部副部長、軍委特種工程司令部參謀長,為我國人民工程師教育和國防科研基地、人防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南軍區司令部軍訓處處長、人武部第壹副部長、華南軍政幹部學校校長、高級工程學校校長、軍委軍事建設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副參謀長、特種工程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為我國的人民工程師教育和國防科研基地、人防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1962畢業於高等軍事院校。趙東歡於1955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壹級解放勛章。楊雨婷楓溪老牌軍閥楊雨婷(1886-1929),祖籍宋道口鎮代嶺村人,原名玉亭,字靈閣(又稱靈閣)。祖父楊在清同治年間隨家人逃亡國外,定居遼寧法庫縣佘山溝村。父親和母親張靠開大車店為生。當楊雨婷在1885年7月20日出生時,他的家庭已經有所改善。父親從勞動出發,認為讀書無用,所以反對余婷上學。經過勸說,他勉強同意去私立學校。入校後,啟蒙老師高先生發現他才華橫溢,勤奮好學,才華橫溢。他怕自己錯過前程,就把他介紹給了鐵嶺縣的張秀才,楊雨婷以16歲的高齡考上了秀才。科舉廢除後,他由堂兄資助,到日本士官學校學習。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常與(後來的東北軍將軍)、邢世廉(後來的東北軍軍長)、奚洽(後來的東北軍吉林警備參謀長)談論國事,也與孫中山、蔣介石、傅有書信往來。回國後進入軍事領域,從排長、連長到軍械廠廠長。他治軍嚴格,軍紀嚴明。當少校教官時,他深夜搞緊急集合訓練,總是從隊列中挑出不穿襪子的士兵,當場處罰。有壹次他外出回來,哨兵聽出了他的聲音,沒問口令就讓他進去了。結果,他懲罰了哨兵。張非常賞識他的才能,任命他為第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幫助張逐步打開了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也壹舉成名,成為張身邊的紅人,被稱為東北“智囊”和“小諸葛”。賈連元賈連元(1897-1975)出生於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名醫。1927南曼醫學院畢業後,留校做講師。65438年至0929年,賈連元隨同學張來到哈爾濱,任哈爾濱市立醫院內科主任、院長。1941在日本留學,獲得日本厚生省醫學博士學位。日本投降後,他和張自發組織衛生系統維護會議,組織醫務人員保護醫院,開展醫療工作,並擔任哈爾濱臨時政府衛生局長和哈爾濱第壹醫院院長。1946年4月任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院長,與張壹起,為防止1947年以來鼠疫在哈爾濱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賈連元學識淵博,精通英、日、德、法四國語言,尤其擅長精神病學研究和臨床治療。同時對傷寒、霍亂的防治也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在醫學教育方面,賈連元培養了壹批內科和精神科人才。賈連元是九三學社哈爾濱分會的創始人之壹,曾任副主席兼秘書長。車陳翔車陳翔(1898-1971)原名車清和。遼寧法庫人。早年就讀於法庫縣中學,1918考入北大補習班。1919參加過北京五四愛國運動。同年秋,考入中國大學法律系,後攻讀哲學。熱心教育救國,參與創辦中國大學平民夜校並任主任。1925大學畢業後回到沈陽,先後在省立第三高級中學、東北大學附屬中學、第壹高級中學任教,創辦平民學校,普及平民教育。1928年9月,奉天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總幹事。從65438年到0929年,夏發起組織了遼寧省常識促進會,並當選為主任和主席,他還經營常識雙月刊。在張學良的支持下,* *建立了41所城市平民學校和200所農村平民學校。他堅持反對日本侵略,進行愛國宣傳教育,還擔任禁毒聯合會負責人,動員會員開展禁毒禁煙活動。1931九壹八事變後,流亡北平,參與成立東北人民抗日救國聯合會,並當選常務委員。11年6月,他代表救國會赴南京面見蔣介石,提出出兵抗日、援助東北義勇軍等七項要求。1932赴東北慰問東北誌願軍,先後看望鄧鐵梅、唐居武、杜麗、馬占山、蘇炳文等部,慰問並勉勵他們堅持抗日鬥爭。3月1933帶領東北大學學生到長城前線慰問抗日部隊。1934年接管北平東北難民康復所,主持東北誌願軍眷屬生產自救。1935年夏,應東北軍將領王以哲之邀赴Xi安,創辦東北景村小學,任校長。同年冬,積極推動王以哲與紅軍實行停戰,聯合抗日。1936年9月,東北人民救國會發起,當選主席。他為Xi事件及其和平解決作出了貢獻。1937 1參與發起成立西北教育抗日救國同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經各方解救後釋放。此後,他主持了Xi安東北井村中學,並與他任教的地下黨員密切合作,培養了壹批革命人才。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 65438+2月去延安會見毛澤東等人。1946,回到東北,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嫩江省聯合中學校長。9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兼哈爾濱大學校長,主持東北解放區教育工作。65438+10月加入中國* * *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人民政府委員、教育部長,以及東北實驗學校校長、沈陽師範學院校長、遼寧省副省長兼省體委主任、沈陽體育學院院長。當選為第壹至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至第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遼寧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他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愛國民主戰士。1971年65438+10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張張(1899-1962),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人。名醫。張1915考入奉天南漫醫學院,學習6年,1920以優異成績畢業。之後在沈陽、長春鐵路醫院當醫生。65438年至0929年,張來到哈爾濱,先後在東省特區醫院、哈爾濱市第壹醫院擔任外科主任、院長。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社會上很有名氣。1935 12、抗日英雄趙壹曼在黑龍江賀鑄縣(今尚誌縣)的壹次戰鬥中負傷,傷口潰爛,生命垂危。為了從趙壹曼那裏得到重要情報,日本憲兵隊把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張柏延在那裏對她進行了治療。張伯顏欽佩趙壹曼高尚的民族氣節,以高超的醫術悉心救治,並嚴詞抗議日本間諜對趙壹曼的破壞,迫使敵人在趙壹曼治療期間不要“提審”趙壹曼,讓他專心治療趙壹曼的傷勢。由於張伯顏的精心治療,趙壹曼的傷勢有所好轉,壹直不能走路的他,可以拄著拐杖去散步了。後來趙壹曼沒能逃出敵人的魔掌,死了。但張以民族大義為重,冒著生命危險為民族英雄療傷的事跡,卻壹直被人們傳頌。65438至0946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任命張為市衛生局局長、防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45年8月,日本投降撤退時,炸毀了位於哈爾濱平房區“731軍”司令部的細菌工廠,導致1946年8月哈爾濱發生天花、鼠疫、霍亂疫情。在這關鍵時刻,張柏延奉命指揮防控工作。他和醫務工作者及群眾壹起,克服各種困難,終於撲滅了這場瘟疫。東北解放戰爭中,張率6支外科手術隊在1948到錦州戰役前線救治傷員,圓滿完成任務。從65438到0955,張成為哈爾濱市副市長。馮基平·馮基平(1911-1983)是遼寧法庫縣人。1931,加入中國* * *產黨。後歷任遼陽縣委書記、北平市委軍委東北八大隊書記。1932因出賣漢奸在北平被捕,關押在國民黨北平軍事反省分院(又稱草蘭子監獄)。1935被黨組織解救,取保候審。出獄後,任山西省犧牲救國團常委,同蒲鐵路、鄭泰鐵路工委書記,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山西國民軍官教第九團政治部主任,山西青年亡命四縱隊第十九團團長。1942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4至1949任綏蒙保衛部副部長、晉察冀邊區晉綏邊區辦事處政委、晉綏公安局平金工作站站長、中央社部直屬工作站站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副局長、局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檢察院檢察長,政法委副主任,建委主任,農委書記,副市長,北京市委常委,陜西省委書記,國務院副秘書長。他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3年9月29日,病逝於北京。徐天心徐天心出生於遼寧省法庫縣,1937。1960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年參加工作。35年來,先後在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鐵嶺縣評劇團、文化館、縣委宣傳部、文藝宣傳隊、周恩來青年讀書遺址紀念館、區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單位擔任教師、編劇、劇團團長、文藝隊長、宣傳科長、戲劇室主任。65438-0985任鐵嶺藝術研究所所長、黨支部書記,被授予高級研究員職稱。多年來,他對地方文化的研究感興趣,撰寫了數百篇文章,並出版了兩本書(合著):《遼北歷史》和《鐵嶺歷史名人》。他寫的大量文章有壹個鮮明的特點,就是開創性、地域性。他知道“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因此,他在寫論文和參加考試時,十分註意研究和表現遼北歷史、文化、藝術的面貌和內涵。研究當代文化藝術,不會忘記它在引導地域文化方面的應用價值。這主要體現在《遼北樂舞活動考證》、《從古詩詞看東北秧歌》、《遼北文化土層答疑》、《遼北秧歌歷史特點探討》等文章中。徐天心同誌的科研成果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其中部分被市政府采納,並入選鐵嶺市文化誌分冊《鐵嶺市誌》。他撰寫的《鐵嶺歷史名人》壹書,被視為政府編纂地方誌工作的傑出成果,成為鐵嶺人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材。市長專門為它寫了序言,向全市人民推薦。徐天心被譽為“遼北地方文化研究第壹人”,他所寫的《高與指畫》,闡述了鐵嶺指畫的起源。他寫過壹篇文章,介紹法庫任清泰是把中國戲曲搬上銀幕的第壹人。徐天心還考證發現,鐵嶺的張得壹是第壹個把外國戲劇介紹到中國的人。出版有《鐵嶺》、《李故裏軼事》、《魏及其詩作》等。他的壹些論文和考試被其他出版物轉載,壹些被外國翻譯。徐天心為遼北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顯著成績。由他主編的《中國屈直與遼寧卷》獲文化部紀念獎;參與主編的《中國民間舞集成,遼寧卷鐵嶺資料冊》獲省文化廳二等獎。論文《遼北樂舞活動考》獲遼寧省文化廳科研成果壹等獎。《太平鼓源流考略》獲省級論文壹等獎。省級重點藝術研究項目《鐵嶺戲曲誌》、《鐵嶺曲藝誌》均獲遼寧省藝術研究成果壹等獎。《中國戲劇年鑒》載有《遼寧戲劇四十年》壹文。在這部戲劇史上,徐天心被列為遼寧劇壇名人之壹。徐天心是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鐵嶺市民間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會員,鐵嶺市CPPCC特邀會員。王韻韻·王韻韻,女,錫伯族,黨員,大專學歷。她於1942年8月出生在法庫縣壹個貧窮的木匠家庭。1960年9月中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她做過代課老師,民辦老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經歷了20年的風風雨雨。1979她和當兵的愛人換了工作——回到了老家法庫縣。分配到法庫縣文化館創作股,從事文學創作輔導。現為中國民間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間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會會員、遼寧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鐵嶺市作家協會理事、鐵嶺市民間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在法庫縣文化館工作期間,還擔任過縣文聯秘書長、縣文化館副書記、副主任。1994從鐵嶺市文聯退休。多年來,她在吉林師範大學參加函授學習兩年,在1982、1984兩次參加省級民間文獻收集整理輔導班,在1985參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學學習,為收集整理民間文獻打下了壹定的基礎。65438年10月至0985年10月,接受《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的收集、整理和編輯工作。1987年4月,《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法庫》出版,是我市各縣區最早出版的圖書。由省委宣傳部、省民委、省民研融合辦授予,獲壹等獎。被鐵嶺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文聯、市民委評為壹等獎。她本人被文化部和中國民間科技整合研究所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她從小就喜歡文學。在國家、省、市級報刊發表故事、傳說、小說、散文、報告文學30余篇。近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各條戰線上都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為弘揚改革開放成果,弘揚正氣,近年來她撰寫了壹百多萬字的報告文學,編輯出版了《楊雨婷宋道鎮帶嶺村老牌軍閥楊雨婷(1886-1929)的鄞州守護者》等報告文學集。祖父楊在清同治年間隨家人逃亡國外,定居遼寧法庫縣佘山溝村。父親和母親張靠開大車店為生。當楊雨婷在1885年7月20日出生時,他的家庭已經有所改善。父親從勞動出發,認為讀書無用,所以反對余婷上學。經過勸說,他才勉強同意去私人法庫縣的菩提聖地。
舒。入校後,啟蒙老師高先生發現他才華橫溢,勤奮好學,才華橫溢。他怕自己錯過前程,就把他介紹給了鐵嶺縣的張秀才,楊雨婷以16歲的高齡考上了秀才。科舉廢除後,他由堂兄資助,到日本士官學校學習。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常與(後來的東北軍將軍)、邢世廉(後來的東北軍軍長)、奚洽(後來的東北軍吉林警備參謀長)談論國事,也與孫中山、蔣介石、傅有書信往來。回國後進入軍事領域,從排長、連長到軍械廠廠長。他治軍嚴格,軍紀嚴明。當少校教官時,他深夜搞緊急集合訓練,總是從隊列中挑出不穿襪子的士兵,當場處罰。有壹次他外出回來,哨兵聽出了他的聲音,沒問口令就讓他進去了。結果,他懲罰了哨兵。張非常賞識他的才能,任命他為第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幫助張逐步打開了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也壹舉成名,成為張身邊的紅人,被稱為東北“智囊”和“小諸葛”。
賈連元
賈璉從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尋訪袁(1897-1975)。名醫。1927南曼醫學院畢業後,留校做講師。65438年至0929年,賈連元隨同學張來到哈爾濱,任哈爾濱市立醫院內科主任、院長。1941在日本留學,獲得日本厚生省醫學博士學位。日本投降後,他和張自發組織衛生系統維護會議,組織醫務人員保護醫院,開展醫療工作,並擔任哈爾濱臨時政府衛生局長和哈爾濱第壹醫院院長。1946年4月任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院長,與張壹起,為防止1947年以來鼠疫在哈爾濱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賈連元學識淵博,精通英、日、德、法四國語言,尤其擅長精神病學研究和臨床治療。同時對傷寒、霍亂的防治也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在醫學教育方面,賈連元培養了壹批內科和精神科人才。賈連元是九三學社哈爾濱分會的創始人之壹,曾任副主席兼秘書長。
切·陳翔
車陳翔(1898-1971)原名車清和。遼寧法庫人。早年就讀於法庫縣中學,1918考入北大補習班。1919參加過北京五四愛國運動。同年秋,考入中國大學法律系,後攻讀哲學。熱心教育救國,參與創辦中國大學平民夜校並任主任。1925大學畢業後回到沈陽,先後在省立第三高級中學、東北大學附屬中學、第壹高級中學任教,創辦平民學校,普及平民教育。1928年9月,奉天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總幹事。從65438年到0929年,夏發起組織了遼寧省常識促進會,並當選為主任和主席,他還經營常識雙月刊。在張學良的支持下,* *建立了41所城市平民學校和200所農村平民學校。他堅持反對日本侵略,進行愛國宣傳教育,還擔任禁毒聯合會負責人,動員會員開展禁毒禁煙活動。1931九壹八事變後,流亡北平,參與成立東北人民抗日救國聯合會,並當選常務委員。11年6月,他代表救國會赴南京面見蔣介石,提出出兵抗日、援助東北義勇軍等七項要求。1932赴東北慰問東北誌願軍,先後看望鄧鐵梅、唐居武、杜麗、馬占山、蘇炳文等部,慰問並勉勵他們堅持抗日鬥爭。3月1933帶領東北大學學生到長城前線慰問抗日部隊。1934年接管北平東北難民康復所,主持東北誌願軍眷屬生產自救。1935年夏,應東北軍將領王以哲之邀赴Xi安,創辦東北景村小學,任校長。同年冬,積極推動王以哲與紅軍實行停戰,聯合抗日。1936年9月,東北人民救國會發起,當選主席。他為Xi事件及其和平解決作出了貢獻。1937 1參與發起成立西北教育抗日救國同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經各方解救後釋放。此後,他主持了Xi安東北井村中學,並與他任教的地下黨員密切合作,培養了壹批革命人才。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 65438+2月去延安會見毛澤東等人。1946,回到東北,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嫩江省聯合中學校長。9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兼哈爾濱大學校長,主持東北解放區教育工作。65438+10月加入中國* * *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人民政府委員、教育部長,以及東北實驗學校校長、沈陽師範學院校長、遼寧省副省長兼省體委主任、沈陽體育學院院長。當選為第壹至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至第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遼寧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他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愛國民主戰士。1971年65438+10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張白巖
張(1899-1962),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人。名醫。張1915考入奉天南漫醫學院,學習6年,1920以優異成績畢業。之後在沈陽、長春鐵路醫院當醫生。65438年至0929年,張來到哈爾濱,先後在東省特區醫院、哈爾濱市第壹醫院擔任外科主任、院長。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社會上很有名氣。1935 12、抗日英雄趙壹曼在黑龍江賀鑄縣(今尚誌縣)的壹次戰鬥中負傷,傷口潰爛,生命垂危。為了從趙壹曼那裏得到重要情報,日本憲兵隊把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張柏延在那裏對她進行了治療。張伯顏欽佩趙壹曼高尚的民族氣節,以高超的醫術悉心救治,並嚴詞抗議日本間諜對趙壹曼的破壞,迫使敵人在趙壹曼治療期間不要“提審”趙壹曼,讓他專心治療趙壹曼的傷勢。由於張伯顏的精心治療,趙壹曼的傷勢有所好轉,壹直不能走路的他,可以拄著拐杖去散步了。後來趙壹曼沒能逃出敵人的魔掌,死了。但張以民族大義為重,冒著生命危險為民族英雄療傷的事跡,卻壹直被人們傳頌。65438至0946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任命張為市衛生局局長、防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45年8月,日本投降撤退時,炸毀了位於哈爾濱平房區“731軍”司令部的細菌工廠,導致1946年8月哈爾濱發生天花、鼠疫、霍亂疫情。在這關鍵時刻,張柏延奉命指揮防控工作。他和醫務工作者及群眾壹起,克服各種困難,終於撲滅了這場瘟疫。東北解放戰爭中,張率6支外科手術隊在1948到錦州戰役前線救治傷員,圓滿完成任務。從65438到0955,張成為哈爾濱市副市長。
馮基平
馮基平(1911-1983)遼寧法庫縣人。1931,加入中國* * *產黨。後歷任遼陽縣委書記、北平市委軍委東北八大隊書記。1932因出賣漢奸在北平被捕,關押在國民黨北平軍事反省分院(又稱草蘭子監獄)。1935被黨組織解救,取保候審。出獄後,任山西省犧牲救國團常委,同蒲鐵路、鄭泰鐵路工委書記,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山西國民軍官教第九團政治部主任,山西青年亡命四縱隊第十九團團長。1942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4至1949任綏蒙保衛部副部長、晉察冀邊區晉綏邊區辦事處政委、晉綏公安局平金工作站站長、中央社部直屬工作站站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副局長、局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檢察院檢察長,政法委副主任,建委主任,農委書記,副市長,北京市委常委,陜西省委書記,國務院副秘書長。他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3年9月29日,病逝於北京。
徐天心
徐天心,1937,遼寧省法庫縣人。1960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年參加工作。35年來,先後在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鐵嶺縣評劇團、文化館、縣委宣傳部、文藝宣傳隊、周恩來青年讀書遺址紀念館、區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單位擔任教師、編劇、劇團團長、文藝隊長、宣傳科長、戲劇室主任。65438-0985任鐵嶺藝術研究所所長、黨支部書記,被授予高級研究員職稱。多年來,他對地方文化的研究感興趣,撰寫了數百篇文章,並出版了兩本書(合著):《遼北歷史》和《鐵嶺歷史名人》。他寫的大量文章有壹個鮮明的特點,就是開創性、地域性。他知道“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因此,他在寫論文和參加考試時,十分註意研究和表現遼北歷史、文化、藝術的面貌和內涵。研究當代文化藝術,不會忘記它在引導地域文化方面的應用價值。這主要體現在法庫縣,比如對遼北黃金樂舞活動的考證,從古詩詞看東北秧歌,對遼北文化土層的答疑,對遼北秧歌的歷史特點的探討。
在中間。徐天心同誌的科研成果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其中部分被市政府采納,並入選鐵嶺市文化誌分冊《鐵嶺市誌》。他撰寫的《鐵嶺歷史名人》壹書,被視為政府編纂地方誌工作的傑出成果,成為鐵嶺人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材。市長專門為它寫了序言,向全市人民推薦。徐天心被譽為“遼北地方文化研究第壹人”,他所寫的《高與指畫》,闡述了鐵嶺指畫的起源。他寫過壹篇文章,介紹法庫任清泰是把中國戲曲搬上銀幕的第壹人。徐天心還考證發現,鐵嶺的張得壹是第壹個把外國戲劇介紹到中國的人。出版有《鐵嶺》、《李故裏軼事》、《魏及其詩作》等。他的壹些論文和考試被其他出版物轉載,壹些被外國翻譯。徐天心為遼北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顯著成績。由他主編的《中國屈直與遼寧卷》獲文化部紀念獎;參與主編的《中國民間舞集成,遼寧卷鐵嶺資料冊》獲省文化廳二等獎。論文《遼北樂舞活動考》獲遼寧省文化廳科研成果壹等獎。《太平鼓源流考略》獲省級論文壹等獎。省級重點藝術研究項目《鐵嶺戲曲誌》、《鐵嶺曲藝誌》均獲遼寧省藝術研究成果壹等獎。《中國戲劇年鑒》載有《遼寧戲劇四十年》壹文。在這部戲劇史上,徐天心被列為遼寧劇壇名人之壹。徐天心是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鐵嶺市民間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會員,鐵嶺市CPPCC特邀會員。
王雲軍
王韻韻,女,錫伯族,黨員,大專學歷。她於1942年8月出生在法庫縣壹個貧窮的木匠家庭。1960年9月中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她做過代課老師,民辦老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經歷了20年的風風雨雨。1979她和當兵的愛人換了工作——回到了老家法庫縣。分配到法庫縣文化館創作股,從事文學創作輔導。現為中國民間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間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會會員、遼寧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鐵嶺市作家協會理事、鐵嶺市民間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在法庫縣文化館工作期間,還擔任過縣文聯秘書長、縣文化館副書記、副主任。1994從鐵嶺市文聯退休。多年來,她在吉林師範大學參加函授學習兩年,在1982、1984兩次參加省級民間文獻收集整理輔導班,在1985參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學學習,為收集整理民間文獻打下了壹定的基礎。65438年10月至0985年10月,接受《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的收集、整理和編輯工作。1987年4月,《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法庫》出版,是我市各縣區最早出版的圖書。由省委宣傳部、省民委、省民研融合辦授予,獲壹等獎。被鐵嶺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文聯、市民委評為壹等獎。她本人被文化部和中國民間科技整合研究所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她從小就喜歡文學。在國家、省、市級報刊發表故事、傳說、小說、散文、報告文學30余篇。近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各條戰線上都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為弘揚改革開放成果,弘揚健康風尚,近年來她撰寫了壹百多萬字的報告文學,編輯出版了《鄞州守護者》等報告文學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