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康熙王朝》席卷熒屏,再次成為大眾劇的爆款。
二月河也寫了兩部密切相關的歷史劇。好評如潮的背後,總有觀眾喜歡拿兩部劇做比較,尤其是兩部劇裏演過的演員。
反差特別大的,就是《康熙》的演員,陳和焦黃。
大多數電視觀眾無法就誰的演技更好達成壹致。有人說陳版康熙霸氣;還有人說焦黃的康熙不夠霸氣。
康熙兩個版本誰演得更好?
陳出生在天津的壹個知識分子家庭。
陳的父親畢業於燕京大學,是壹名翻譯。
陳出生的那壹年,19歲的焦晃,懷著對戲劇的熱愛,敲開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大門。
焦晃也出生在壹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焦和陳的父親陳是燕京大學的校友。
巧合的是,焦和陳都從事外語相關工作。
焦晃畢業後主要演話劇,電影演反派。他壹直處於沈默和匿名的狀態。
陳15歲開始跑龍套生涯。這壹跑就是七八年。
1978陳在天津跑龍套的時候,焦晃因為《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認識了演員。
兩人因劇相戀,卻有25歲的年齡差。由於家人的反對,焦晃最終錯過了李媛媛。
後來,在演錢鐘書改編的電視劇《圍城》時,和陳成了好朋友。
這就是娛樂圈,大大小小。焦晃和陳這兩位從未合作過的藝術家,用另壹種方式勾勒出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系。
當時兩人都沒有想到會接到康熙的戲,更沒有想到會有那麽多觀眾因為康熙而熱衷於比較他們。
1989年,陳因參演《末代皇帝》而闖入公眾視野。
壹年後,他的演藝事業更進壹步,在《圍城》中獲獎。
在成功的光環包裹下,陳開始有點飄忽不定。
此時,焦晃還沈浸在話劇舞臺中,認真研究每壹個角色。
因為在《圍城》中的出色表現,陳懷著虔誠的心,見到了原著作者錢鐘書。
在錢鐘書的家裏,陳感受到了壹屋子的書,感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華。
他擺脫了小人成功的外殼,扔掉了銅臭味。這件事花了九年才塵埃落定。
1999年,陳憑借電影《我的1919》成為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也是在這壹年,焦晃憑借《雍正朝康熙》獲得了金鷹獎最佳男配角和飛天獎最佳男主角。
但是焦晃接戲的時候拒絕了:“我不想演清宮戲,剃光頭,現代話。”
但他看劇本的時候主動跑到劇組說《雍正王朝》壹定會成功。
焦晃預言成功,壹炮而紅。他也為電視觀眾所熟知。
因為這部劇壹炮而紅,觀眾都說焦黃版康熙無法超越。
但這句話剛說了不到兩年,就被誇焦黃演技的觀眾扇了壹記耳光。
2001壹部電影《康熙王朝》席卷而來,收視率迅速超過《雍正王朝》。就連當年正在熱播的《大宅門》也只能與之相比。
此後,觀眾從未停止過對比兩個版本的康熙。
很少有人知道,在《康熙王朝》選角的時候,焦晃和陳有過壹次較量。
1992年,正在拍攝電視劇《武則天》的劉大印偶然在二月河邊看到了小說《康熙大帝》。
擅長操作古裝劇的劉大印眼前壹亮,立刻買斷了小說的版權。
沒想到,在《康熙皇帝》開拍前,導演胡玫拿著劇本去找焦晃。
雍正朝開播的時候,打開電視的劉大印看到這部劇耗盡了原著的精華,不禁百感交集。請軍旅作家朱蘇進重新創作劇本。
兩人悶在辦公室裏,拿著各種劇本,打磨了十天,才拿到後來的康熙王朝。
值得壹提的是,電視劇開拍後,劉大印成了鄭靜的扮演者。
劇本敲定後,選角的問題又來了。
焦晃在雍正朝有不錯的表現,投資人更喜歡他演康熙。但熟知劇本的劉大印認為這個版本的康熙不適合焦黃,因為該劇主要講述了康熙從青年到中年的曲折人生。當時焦晃已經60多歲了,根本不適合這個角色。
由於意見不合,劉大印和投資方產生矛盾,雙方甚至鬧上了法庭。為此,劉大印寧願承擔數百萬的違約金,也堅持選擇更合適的演員。
他先找到姜文,但被拒絕了。姜文覺得《雍正王朝》是先拍的,已經成為不可逾越的經典,不敢輕易嘗試。
走了壹圈,找到了陳。
很多觀眾覺得焦晃壹個人演技更好,因為他是話劇演員。
演員的演技有不成文的標準:演話劇的比演電影的好;演電影的比演電視劇的好。
原因是演話劇和拍影視劇不壹樣。所有場景只能通過壹次,中間沒有停頓的余地。考驗的是演員的演技。
焦煌,被譽為戲劇界的“南郊北域”,在圈內頗有威望。
陳演過影視劇,但在戲劇方面沒有焦黃專業,所以演技不如焦黃。
但這種觀點並不具有說服力。
話劇舞臺的表現力比拍電影電視劇更強。話劇演員演電視劇容易,容易出現“浮誇”的跡象。張凱麗和宋丹丹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演員是否演過劇來評判有失偏頗。焦黃版康熙雖然安全,但不足以證明陳的演技比別人好。
陳的演技非同凡響,即興發揮的實力同樣無人能及。他演康熙,才是真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沒有事先與演員溝通的情況下,陳給了扮演老大哥的壹記耳光。
壹個父親對兒子仇恨的無可爭辯的憤怒被他演得惟妙惟肖。如果不是入戲太深,把自己當成康熙,怎麽會有這麽爆棚的表現?
陳痛斥索額圖的那場戲沒有溝通,演員薛猝不及防被潑茶。
事後陳道歉,和薛都壹笑置之,這是演員之間的默契,也是對陳演技的肯定。
而同樣是壹部激情戲,焦黃卻多了壹份從容,少了壹份霸氣。在追討國庫所欠債務的場景中,焦晃飾演的康熙面對大臣時感到焦慮,而不是憤怒。
有網友說:焦黃說臺詞,嘴裏好像有糖。壹是他沒說清楚,二是他沒那個實力。另壹方面,焦老師晚年演康熙,表演有些老套,情有可原。但康熙歷史上,60歲還能彎弓射箭,根本不是焦晃玩的。
與去年同期相比,陳在劇終“千宴”上的表現實在令人驚艷。被稱為“千古壹帝”的康熙,沒有氣勢怎麽打動觀眾?
即使陳在他的表演中使用了太多的力量,他的表演也有點浮誇,但對比很弱。妳喜歡哪壹個?
我忍了臺詞,但他對我哥的態度更像父親而不是皇帝。《雍正王朝》兄弟敢和康熙頂嘴,《康熙王朝》裏沒有這壹幕。說皇帝本該展現的威嚴未能展現,不怒自威,未免牽強。
如果不是演技的問題,只能怪劇本和編劇。
但劇本不是原因,劇本是給觀眾看的。觀眾的收視率說明了壹切。我們來看看這兩部劇在豆瓣的評分:雍正朝9.3,康熙朝9.2。後者略輸,但得分人數也是亮點。
前者是6.8萬人的分數,後者是1.35萬。當兩者分數難分伯仲時,後者得分的人數約為前者的兩倍。用數據說話,誰贏誰輸,壹目了然。
在角色投入上,兩人都做了很多努力。
上臺前,焦晃會給自己設幾個問題:
如何演好康熙,怎麽走,怎麽站,怎麽坐,他做了很多案頭工作。所以康熙會被他演得特別有立體感,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焦晃曾經說過,演戲不是演戲,而是把角色和生活聯系起來。情感是不能發揮出來的,如果解讀出來就是故作姿態。
所以焦晃演康熙,更像他自己。
陳得到康熙朝的時候,也是很投入的。
那時候的陳在片場背臺詞都是走火入魔,拍攝的時候會準備幾套方案。壹個大罵群臣的打法,打了將近七分鐘,陳又壹次了。如果不是準備充分,絕對不會這麽順利。
《康熙王朝》成就了陳,但也給他帶來了很多麻煩。有人說陳演誰都像康熙,批評他難演。
焦晃演過康熙乾隆。他演的兩個角色有什麽大的區別?但只是那種味道。
很多人覺得陳明道演大家都像康熙,其實是對他的壹種肯定。看紅樓夢。誰能代替林黛玉演陳呢?看鄉村愛情,誰能代替謝大腳在於月仙的位置?
換句話說,每個扮演陳的人都有林黛玉的影子,每個扮演的人都長得像謝大腳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們的角色塑造是如此成功。觀眾很難擺脫原來的角色,演員也很無奈。
其實這是壹個吃力不討好的話題,無論偏向哪壹方,都不合適。
人們常說:“文無第壹,武無第二。”
所謂“文”,也應該包括文藝方面的表演。
誰能說陳的演技就壹定比焦黃好?反之亦然。
比如妳把《雍正皇帝》和《康熙皇帝》兩本小說給不同的人,問哪壹本好,妳會得到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