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
米歇爾的病情象征著傳統道德觀念對天然人性的壓抑。米歇爾出身於清教徒家庭,從小受到傳統道德觀念的束縛,這種束縛是如此地違背人的自然天性,使他不堪其重負,終於生起病來,而病痛正是由於人的身體正常機能受到損害引起的,是與天然健康的人相對立的。“我”經常咯血,在文中“我”以為自己得的是結核病,他沒有去醫院救治,卻反而到北非去旅行結婚,在北非優美的自然風景熏陶下竟然奇跡般的痊愈了。這實際上是作者的壹個暗示,米歇爾的病並非是真的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即人的自然天性得到了充分的恢復,這時的米歇爾已經是壹個純粹的人,擺脫了傳統道德觀念束縛的人,因此就是壹個健康的人了。作者在小說前言裏也寫道“如果幾位明公只肯把這出悲劇視為壹個怪現象的筆錄,把主人公視為病人;如果他們未曾看出主人公身上具有某些懇切的思想與非常普遍的意義,那麽不能怪這些思想或這出悲劇,而應當怪作者。”
瑪絲琳
瑪絲琳這個人物實際上是傳統道德觀念的象征,她壹心壹意愛自己的丈夫,在他生病時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這是壹個傳統道德觀念下賢妻良母式的人物。作為傳統道德觀念的象征最為恰當。但是米歇爾並不愛她,甚至可以說不了解她,“我很不了解我妻子,想到她也同樣不了解我。我娶她時沒有感情,主要是尊奉父命……雖說我不愛我的未婚妻,但至少我從未愛過別的女人。”“不了解”“不愛”表明“我”內心深處對傳統道德觀念的抵觸,“父親”是傳統權威的象征,是維護原有道德規範的象征,作者是被迫接受了傳統的道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