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壹生,既不像想的那麽好,也不像想的那麽壞。”
合上書,結尾這句話氤氳叆叇心中,遂再讀,幾分悲涼、幾分慶幸,沒有傳奇、惟有唏噓。當光陰漸漸瘦了下來,我們慢慢愛上回憶,沈浸於經歲月洗滌的陳年往事,宛如沐浴在披著金沙的夢中。雅娜尚未老就愛上了回憶,幸福似乎惟在回憶中,縱觀壹生又不盡然。
1
《壹生》是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六部長篇小說中影響較大的壹部。女主人公雅娜的壹生可謂悲劇的壹生,相比福婁拜的包法利夫人更接近平凡女人的壹生,也更讓人同情。雅娜對幸福的期許就是找個如意郎君,做個賢妻良母。包法利夫人卻不甘於平凡,飛蛾撲火般投入想象中的愛情,把自己燒得體無完膚。雅娜貌似樸素的願望因遇人不淑而破滅,卻也坎坎坷坷走到了老。
出生於破落貴族之家的美麗少女雅娜在修道院長大,17歲,正是懷春年紀,修道院的閉塞、單調枯燥乏味的生活讓雅娜渴望外面的世界,連普通的自然景物也被她賦予浪漫的色彩,更勿說對愛情的甜蜜憧憬。與未出嫁的包法利夫人壹樣好幻想。當父親把她從修道院接回家,住在臨海的白楊農莊時,雅娜旋即愛上這個地方,這也是她壹生中待的最多的地方。情竇初開,尚不知情為何物,惟有對愛情的幻想,很快就遇到了她壹生的愛人於連,以為上帝聽到她的呼喚,賜予她的白馬王子。於連英俊的外表、優雅的言談舉止不僅吸引了雅娜,也贏得了伯爵夫婦的喜愛,很快兩人便結婚了。雅娜對愛情的憧憬並不包括性,抑或也只有些許朦朧的期待。修道院封閉的生活、父母的教育,只想把她培養成溫柔閑靜的淑女,而沒有教她自立;當時的社會環境對女性的要求皆促使她對愛情的幻想精神多於肉體。新婚之夜,對丈夫的求歡,她只有厭惡和恐懼,倏然摧毀了對美好愛情的幻想。
婚後,兩人有過短暫的蜜月旅行,喚醒了雅娜肉體的欲望,卻又稍縱即逝,成了她壹生中最美的回憶。蜜月回來後,於連完全變了壹個人,英俊的相貌因不修邊幅變得邋遢,談舉止變得粗魯,對下人嚴厲冷酷,自私貪婪的本性暴露出來。軟弱善良的雅娜盡管失望卻盡量適應環境。莫泊桑把她那種對愛情幻滅的深深失望心理寫得微妙微肖、力透紙背。
“她身上滋長壹種陷於沈思的憂郁、壹種隱約的厭世情緒。她到底需要什麽呢?她還渴望什麽呢?這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她毫無世俗的需求,也毫不渴望人生的樂趣,甚至毫不向往可能得到的歡樂。況且,有什麽歡樂可言呢?正如客廳裏的扶手椅因年久月深而色彩黯淡了,在她看來,壹切都要逐漸褪色,壹切都要逐漸消泯,換上壹種灰蒙蒙的色調。”
生活已沒有什麽快樂可言,這種精神上的苦悶是昔日深閨怨婦常見的。雅娜還這麽年輕,生活才剛剛開始,快樂卻已遠去,她就要像老屋的家具壹樣慢慢褪色,在黑暗中壹點點沈下去。雅娜不知道生活中還有更大的打擊,這種苦悶究竟還算不上什麽。
2
很快,於連對雅娜失去了性趣,跟雅娜的使女羅莎莉有了私生子。雅娜痛苦得幾乎死去,卻被周圍人、甚至被父母勸回歸家庭,男人出軌,就算有了私生子,被當時社會容忍,即使現在,社會對男人這方面仍采取寬容的態度。雅娜屈服了,屈服於社會環境對男人的縱容、對女人的苛求,生活再無歡樂,愛情不過是個飄渺的夢。
就在雅娜絕望時,發現自己懷孕了。母親的天性、對小生命的期待,讓她生出希望,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氣。抑或,人生就是這樣,跌入谷底,卻總有些許光亮讓我們爬起來。雅娜不再奢望愛情,所有的心思皆放在小生命上。羅莎莉和私生子被伯爵用巨資打發走,許配給壹個鄉下人。對於有錢人來說,壹樁風流韻事釀成的惡果完全可用錢來擺平。於連繼續耀武揚威、雅娜繼續忍氣吞聲、伯爵夫婦繼續睜壹只眼閉壹只眼,所幸,兒子出生了。雅娜壹心撲在兒子身上,周圍壹切都不重要了。兒子壹生病,雅娜就心急如焚,脆弱的神經簡直受不了,遂想到再要壹個孩子。雅娜在神父的幫助下,費盡心思總算又懷孕了,雅娜感到她的生活又有了新的色彩,有壹兒壹女,沒有愛情又算什麽,這樣的人生已讓她滿意了。殊不知,更大的災難再次降臨。
3於連重新變得光鮮亮麗起來,對雅娜似乎也溫柔了。雅娜盡管壹心撲在兒子身上,但對於連與福爾維勒伯爵夫人的偷情不是沒有察覺,與其說說她不想管莫如說她根本管不了也無力管。雅娜對於連已徹底失望,對他的出軌也變得麻木,哀莫大於心死,相比丈夫的出軌,母親的去世對她的打擊更大。
雅娜沈浸在母親離世的巨大痛苦中,但更讓她痛心的是,竟然發現了母親與情人的大疊情書,母親生前把這些情書視若珍寶,每每翻啟又是哭又是笑。雅娜頃刻崩潰,自己原來壹直生活在謊言中,對親人的信任壹點點消失,生活充滿了欺騙。
“不幸和死亡。無不欺騙,無不弄假,無不給人造成痛苦,無不惹人傷心落淚。”徹骨的冰寒、孤獨裹挾著她,惟有孩子讓她感到些許溫暖。
雅娜對丈夫的出軌冷眼旁觀,不聞不問。在壹次幽會中,於連被憤怒的伯爵推下山崖,與情婦雙雙斃命。雅娜腹中的孩子也因悲傷過度夭折了。丈夫帶給她的傷痛也因他的死漸漸淡去。
“時光不停地流轉,日復壹日,月復壹月,遺忘好似積聚的灰塵,覆蓋了她的所有回憶和痛苦。此後她更是壹心撲在兒子身上。”
4
雅娜對兒子的愛可以說自私、偏執的,她需要壹個情感的寄托,只想兒子永遠陪伴在身邊,而不去考慮他的前途、未來。她恨不得兒子永遠不要長大、永遠做她的小寶貝。還是在她父親老伯爵的勸說下,才同意兒子保爾離開白楊農莊到外面上學。保爾在母親的溺愛下成了壹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子,沈迷於賭博和投機生意。四處借債,拋下母親.和壹個妓女私奔。為了償還兒子所欠的巨額債務,雅娜四處抵押產業,失去了父親和姨母,失去了白楊農莊那個有她半生回憶的地方。雅娜的人生再次跌入低谷,就在即將面臨人才兩空時,潑辣能幹心地善良的使女羅莎麗救了她。
羅莎麗幫她管理農莊,控制她給兒子錢。兩個上了年紀的女人相依為命生活在壹起。讓雅娜痛心的是,保爾跟妓女同居後便了無音訊,只有缺錢時才會寫信,而母親把要錢的信視若珍寶。壹趟巴黎之行,不但未見到兒子,反倒幫他還清部分債務。
失去生活中唯壹的光亮,雅娜行屍走肉地活著,,動不動就向羅莎麗抱怨自己這壹生命不好。
羅莎莉壹聽就嚷起來:“您還沒有去幹活糊口呢,還沒有早晨六點必須起來去上工呢,您若是到那種地步又怎麽說呢?世上有多少女人都不得不過那種窮日子,等到人老了,就要在窮困中死去。”
”雅娜的不幸更多精神上的苦悶,對於窮苦人家出生的羅莎莉認為只有缺衣少食才是苦,也在點醒自怨自艾的雅娜不要自尋煩惱。悲觀的人只看到自己沒有的,樂觀的人只看到自己擁有的。羅莎麗雖沒文化卻比雅娜明事理,有頭腦,也更易在社會中生存。若沒有羅莎麗的幫助,雅娜的人生又會怎樣呢。抑或,人生就是這樣,有幫妳的人、有害妳的人,起起伏伏方能走完波瀾不驚的壹生。
就在雅娜對生活感到無意義,對人生感到絕望時,兒子來信說,妻子快死了,新生的女兒沒人照料。小說就在雅娜滿懷激動地擁抱羅莎麗接回來的小孫女中結束了。
“太陽西沈,鮮亮的夕照鋪在田野上,而綠色的田野則點綴著油菜花的金黃色和虞美人的血紅色。壹片清明籠罩著萬物萌生的安寧的大地。”
壹幅美麗、靜謐,充滿生機的田園風光圖,暗示著雅娜的人生又有了起色。莫泊桑借雅娜的口道出對人生的理解“喏,人這壹生,既不像想的那麽好,也不像想的那麽壞。”
5
《壹生》並無跌蕩起伏的情節,文字卻蕩氣回腸,隔著翻譯也能感覺出莫泊桑文體的優美,不愧為福婁拜的學生。書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寫,維妙維肖展示人物心理,推動情節發展。白楊農莊在莫泊桑筆下宛如如世外桃源,雅娜在這裏從情竇初開的少女到垂垂老矣的婦人,每壹處景皆伴著她成長。無垠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廣袤的田野、繽紛的花朵、明媚的陽光、皎潔的月光……雅娜時常沈浸在這些自然景觀中,得以解憂、聊以自慰。然而,白楊農莊並非世外桃源。
《壹生》是以資本主義的發展給法國農村農莊經濟帶來深重災難為時代背景展開的。19世紀的法國,由於資本主義工業和現代文明的入侵.農村自然經濟面臨滅頂之災。莫泊桑把故事發生的地點設置在遠離城市的農莊,用了大量筆墨描寫自然景物,抑或也是對資本主義工業和現代文明入侵的抵制。假資本家於連同雅娜結婚後,便施展他的淫威,貪婪、吝嗇、殘暴,虐待雇農,讓流著諾曼底貴族田主血液的雅娜壹家無所事從。踢死下崽母狗的小神父,壹幅衛道士嘴臉,毫無人性,這壹切就發生在美麗如畫的白楊農莊。
“顯示藝術,隱藏藝術家”,莫泊桑遵循老師的教導,讓角色說話,不充當作品的代言人、不做道德的評判者。在巧妙隱藏自己的同時,傳達給讀者自己的觀點。
莫泊桑對雅娜給予了深切的同情,雅娜身上很可能有莫泊桑母親的影子。莫泊桑的母親因丈夫浪蕩而離婚。莫泊桑通過羅莎莉的話道出雅娜不幸命運的根源:尚未了解對方,就輕率地結婚,導致壹生的不幸。
雅娜美麗、善良、溫柔、純潔,這樣的女性應該是男人理想的伴侶,卻往往難得幸福。她是被男權文化塑造出來的最“正常”、最普通的女性典型。傳統禮教壓抑了她的激情,男權文化讓她沒有自己的欲望,更沒有獨立的人格,她人生的全部追求不過是做壹個依附於丈夫的妻子和兒子的母親。雅娜的命運完全操縱在別人手中;包法利夫人想左右自己的命運,卻成了別人手中的玩物。同樣渴望愛情,卻都未得到。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惟有愛情;雅娜可以沒有愛情,只要情感有所依托。雅娜的壹生更接近普通人的壹生。張愛玲說“短的是人生,長的是磨難。”恰如雅娜的壹生,我們太多人的壹生不也如此。
“生命殘酷的,看著我們縮小又縮小的願望,我總覺得有無限的慘傷,沒有壹件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張愛玲的話盡管悲觀,人生的苦難卻大都如此。夏日的絢爛總是轉瞬即逝,歲月流淌更多是秋日靜靜的時光,壹如雅娜月光下的人生。